問題詳情
14.「□區乾季長降水季節分布不均,且農業民生工業用水的需求量大,水資源相當缺乏。因此,南水北調工程將長江流域豐沛的水資源輸送到水資源不足的□」。請問:上文所述的□地區位於中國的何處?
(A)甲
(B)乙
(C)丙
(D)丁。
(A)甲
(B)乙
(C)丙
(D)丁。
參考答案
答案:A
難度:計算中-1
書單:沒有書單,新增
內容推薦
- 【題組】「共玉高速公路全長 68 公里;其中多年凍土區路段達 227 公里,占線路總長約 36%。為防止行車產生的熱量引起路基熱脹、變形和位移,多年凍土區高速公路須運用一系列技術段使土地保
- 【題組】若深圳廠員工數縮減,對哪一經濟圈的發展產生重大衝擊?(A)ㄅ (B)ㄆ (C)ㄇ (D)丙。
- 若正 n 多邊形的一個內角為其一個外角的 ,則 n=? (A)5 (B)7 (C)9 (D)11
- 某一 n 邊形中,已知其 n 個內角度數成等差數列,若最大角的度數為 149°,最小角的度數為 121°,則 n 為何?(A)6 (B)7 (C)8 (D)105
- 等腰△ABC 中,若∠A=70°,則下列哪一個角度不可能是∠B 的度數?(A)45° (B)70° (C)55° (D)40°
- 如附圖,五角星形 ABCDE 中,∠A=35°,∠B=29°,∠C=31°,∠D=34°,則∠E=? (A)39° (B)41° (C)49° (D)51°
- 中國在 2015 年推動【一帶一路】的政策,希望和沿途國家貿易的往來更密切。看【圖四】,路線圖沒有經過那一洲? (A)美洲(B)歐洲 (C)非洲 (D)亞洲。
- 如附圖,∠A=56°,∠BDC=103°,∠DBC=51°,則∠ABC=? (A)98° (B)103° (C)107° (D)93°
- 【圖三】為中國煤、鐵、石油的分布狀況。下列中國的地理現象中,何者與此空間分布的關係最密切? (A)中華文化發源自黃河流域 (B)北部交通運輸以陸運為主 (C)北部的重工業較南部發達 (D)經濟特區
- 如附圖,∠1 為∠BAC 的外角,試問下列敘述何者錯誤? (A)∠1>∠C (B)∠1+∠BAC=180°(C)∠1=∠BAC+∠B (D)∠1=∠B+∠C
內容推薦
- 「冬春白茫茫,夏秋水汪汪,走路嘩嘩響,種啥啥不長。」此形容中國某地區為從事農耕,過度灌溉所引發的環境問題,以上狀況會出現在下表中的那一氣候區? (A)甲 (B)乙 (C)丙 (D)丁。
- 中國黃土高原的水土流失情況相當嚴重,其形成原因不包括下列何者?(A)植被稀少(B)土質疏鬆(C)乾溼季分明(D)年溫差擴大。
- 歸仁國中二年二十班四個同學在段考前討論中國水資源的狀況,那位同學的概念【錯誤】?(A)阿花:中國淡水資源東多西少,南多北少 (B)阿明:中國降水具有夏枯冬豐,時間不均的現象 (C)阿燕:中國降水
- 如附圖,∠A=51°,∠C=39°,且∠B+∠EDF=150°,求∠B=? (A)20° (B)25° (C)28° (D)30°
- 住在新疆維吾爾自治區的努哈文圖從小就在家中田地幫忙,他的家族自父親那代起從畜牧業轉向商業性農業,選擇了產量、品質和栽種面積皆為中國第一的作物,家中經濟狀況逐漸好轉。請問:若努哈文圖想了解同行競爭
- 如右圖, 相交於 E 點,則∠C=? (A) 29° (B) 32° (C) 35° (D) 39°
- 下列那一詩句可以形容【旱田】的景觀? (A)稻穀在風中像個身穿金色衣服的姑娘,跳着歡快的舞蹈 (B)紅紅的高粱像無數支的火把映紅了大地 (C)甘蔗田是青青的平原上青青的儀隊 (D)遙望茶山雲霧繞
- 光棍節商機成為一種熱潮,中國電商阿里巴巴集團旗下的「天貓商城」,今年一開賣 52 秒,就創下超過人民幣 10 億元的成交金額,刷新去年紀錄。請問:中國光棍節商機如此龐大,與下列哪一條件相關?(A
- 歷史老師規定同學閱讀明代小說。請問:下列哪一本不是明代著名的小說? (A)《三國演義》 (B)《水滸傳》(C)《西遊記》 (D)《紅樓夢》。
- 小明參觀北京的長陵,領隊先生介紹此乃明代因發動宗室之亂而當上帝王者的陵墓。請問:此一帝王是何人? (A)明太祖 (B)明成祖 (C)明神宗 (D)明思宗。
- 清朝以少數民族入主中國,為鞏固政權,採取高壓與懷柔並行的策略。請問:下列何者屬於懷柔的措施? (A)薙髮留辮 (B)興文字獄 (C)舉行科舉 (D)禁止結社。
- (甲)《天工開物》(乙)《夢溪筆談》(丙)《資治通鑑》(丁)《皇輿全覽圖》。欲了解中國古代的科技成就,可參閱上述哪些書籍? (A)甲乙 (B)乙丙 (C)甲丁 (D)丙丁。
- 如右圖,家豪繞著五邊形公園散步,從 P 點出發,沿著公園步道散步,經過 D、E、A 後到達 Q 則家豪共轉了多少度? (A)220° (B)230° (C)70° (D)80°
- 「這是第一個統治整個中國的草原民族,但因為帝位繼承之爭不斷,加上財政紊亂、災荒連年,終於引發各地的反抗 行動,結果在中國的統治不到一百年就滅亡了。」上述這個由草原民族所建立的朝代,位於附圖歷史年
- 明清政府為了防堵倭寇、打擊臺灣鄭氏政權,長期實施海禁政策,嚴禁沿海居民出海貿易;清乾隆以後至鴉片戰爭之前,只允許外商在何處進行貿易? (A)香港 (B)廣州 (C)泉州 (D)北京。
- 明清之際,西方文化曾大量傳入中國,而中國思想與技術也傳至西方,這樣的文化交流,因清代發生哪一事件而告中斷? (A)實施禁教,驅逐西洋傳教士 (B)大興文字獄,排斥西學洋教 (C)厲行海禁政策,阻
- 宋神宗時,王安石的變法雖然終歸失敗,但針對改革內容而言,多能切中時弊、對症下藥。其中首要解決者,乃「冗官」、「冗兵」造成的財政危機問題。請問:冗官冗兵之陳疴又因何而生? (A)漢武帝獨尊儒術,形
- 宋太祖趙匡胤議定之基本國策,非但造成外交國防之積弱不振,更使得此後的四百餘年,兩宋須以卑躬屈膝之政策,第二頁/共四頁/請繼續作答來跟外族換取和平 ,最後甚而採『以夷制夷』策略以求生存。以下列舉五
- 「陳橋兵變」與「黃袍加身」的典故,發生於五代後期,乃趙匡胤自導自演的戲碼。他之所以能奪取皇權,關鍵在於握有何種優勢? (A)財政權(B)軍事權(C)外交權(D)人事權。
- 關於元朝所實施的「種族歧視」政策,使元朝統治中國不足一百年即亡國。以下敘述何者為「是」? (A)將國人分為四個等級,其中除了『蒙古』人,其他三等人皆備受歧視(B)『色目』人包括西域各族及西夏國人
- 「在過去一千年中,大部分時間中國的糧食狀況要避歐洲好的多,這正是因為有更充足的糧食供給,使得中國的人口從11 世紀開始增長較快,而西歐人口則是到了 18 世紀以後才得到迅速發展。」促使 11 世
- 最近於歷史老師的講述,同學們進一步體會了宋朝在應用科技上之進步發展。請問:下列何者「非」宋朝劃時代的發展? (A)火藥(B)指南針(C)造紙術(D)活字版印刷。
- 由於朱元璋出身民間,因此最能了解民間疾苦;也因出身清苦,對帝位之把持亦最無所不用其極。請問:以下有關論述,何者為「非」? (A)大肆分封諸子,以屏障皇室,卻導致明初發生骨肉相殘的「靖難之變」(B
- 明神宗即位之初,大臣張居正主導變法改革;而在宋神宗時,亦有王安石的改革。下列就兩者變法進行比較,何者正確? (A)原因皆與外有女真人威脅,內有宦官亂政有關(B)前者變法的稅收內容,是將田賦和力役
- 『鄭和下西洋』的事蹟發生於明成祖至明宣宗的三十年間,相較西方如哥倫布、麥哲倫等偉大的航海家,早了近一世紀。若非以後各代的君主缺乏開拓海疆的視野,近代中國不至落難為「東亞病夫」的地步。以下敘述何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