問題詳情
31. 如欲使殼模用矽砂之表面與樹脂粉均勻接觸,可以加入少量之
(A)水
(B)重機油
(C)酒精
(D)煤油。
(A)水
(B)重機油
(C)酒精
(D)煤油。
參考答案
答案:D
難度:非常簡單1
統計:A(0),B(0),C(0),D(2),E(0)
內容推薦
- 澆口陶管是由耐火黏土高溫胚燒而成,下列敘述何者正確?(A)可防止沖砂缺陷(B)可重複使用(C)可提高鑄件品質(D)降低砂模製作成本。
- 下列何者不是有機性黏結劑(A)殼粉(B)樹脂(C)水泥(D)糊精。
- 鋁合金低壓鑄造較一般重力鑄造之成品率(A)低(B)高(C)差不多(D)無法比較。
- 冒口依材料使用種類而不同,下列何者正確?(A)保溫冒口是採用保溫材料(B)採用保溫冒口,液態保持時間比一般冒口長(C)發熱冒口是使用發熱劑保溫(D)使用冒口保溫套會增加去除冒口的工時。
- 消失模一般使用之材料為(A)木材(B)石泥(C)保利龍(D)石膏。
- 利用嵌板造模主要是可節省那個造模步驟之時間(A)做組合記號(B)開分模面(C)搗砂(D)做通氣孔。
- 一位6個月大嬰兒過去5個月所吃的食物內容如下:105 calories/kg/day,其中protein佔4%,fat佔50%,carbohydrates 佔46%,此病人可能是下列何者症狀?
- 為能獲得較佳之鑄造品質,採上下分模之模具,其鑄件加工面及重要面最好能設計在(A)下模(B)上模(C)全部以砂心製作(D)上下模均可。
- 流路系統設計中的窒口面積是重要參數,下列何者正確?(A)是流路中的最小截面積(B)用來控制金屬液流入模穴之流速及澆鑄時間(C)通常位於橫澆道底(D)窒口不會影響金屬液凝固時間。
- CO2造模法中,鑄砂愈細,則水玻璃用量(A)較多(B)較少(C)一樣(D)不一定。
內容推薦
- 塗料的基本用途是用來避免(A)金屬滲透(B)夾渣(C)熱裂(D)變形。
- 製作殼模時,儲砂槽內之殼模砂,以下列何種方式充填於加熱的模具中(A)加壓(B)減壓(C)真空(D)油壓。
- 砂心骨主要作用為(A)增加砂心通氣性(B)固定砂心位置(C)增加砂心重量(D)增加砂心強度。
- CO2鑄模使用液態 CO2鋼瓶時,除調壓外尚須(A)經常搖動(B)出口冷卻(C)出口加熱(D)定時捶打。
- 以 50g 樣砂作水分試驗後,秤其重為 5g,則水分含量為(A)5%(B)5%(C)5%(D)15%。
- 沾漿液無法被覆蠟型時,則漿液中需添加(A)水玻璃(B)矽膠液(C)消泡劑(D)濕潤劑 以改善。
- 下列何種合金最適合壓鑄(A)鑄鐵(B)鋅合金(C)鑄鋼(D)不銹鋼。
- 矽砂的耐熱溫度比鋯砂(A)高(B)低(C)相同(D)視當時情形而定。
- 鑄模澆口朝下澆鑄的方式是屬於(A)低壓(B)油壓(C)大氣壓(D)連續 鑄造法 。
- 耐火度 SK34 的耐火磚其軟化溫度約為(A)1500℃(B)1650℃(C)1700℃(D)1750℃。
- 鑄砂試驗中,能測出活性黏土含量的測試為(A)甲基藍(B)水玻璃(C)矽酸執(D)氫氧化鈉 試驗法。
- 鑄砂通氣度試驗時,2000 ㏄空氣通過標準試片需時 50 秒,水柱高為 60 ㎜,則該試片的通氣度約為(A)1(B)10(C)100(D)1000。
- 在鑄砂試驗中,濕態抗壓強度以下列何者為單位(A)g∕㎜(B)㎏∕㎝2(C)㎏∕cm3(D)g∕cm3。
- 鑄鐵件砂模常用之塗料為(A)石墨(B)水玻璃(C)黏土(D)糊精。
- 二峰砂比四峰砂其透氣度較(A)大(B)小(C)不一定(D)無關。
- 普通鑄鐵之鑄模通常鑄砂砂需要量,約相當於鑄件重量之(A)1~4 倍(B)6~10 倍(C)12~16 倍(D)18~20 倍。
- FC200 比 FC250 的強度(A)高(B)低(C)相同(D)不一定。
- 壓鑄鋁合金生產過程中,模溫約控制在(A)50~100(B)150~250(C)250~350(D)350~450 ℃鑄件表面最佳。
- 日本工業標準的代號為(A)CNS(B)DIN(C)ANSI(D)JIS。
- 常溫自硬性呋喃樹脂砂的回收狀況為(A)不能回收(B)少量回收(C)回收 50%(D)回收 90%。
- S45C 為含碳量(A)45%(B)5%(C)0.45%(D)0.045%。
- 鑄砂試驗中,那一種試驗用來量度鑄砂之孔隙性(A)濕砂強度(B)透氣性(C)抗剪強度(D)抗壓強度試驗。
- 下列何種鑄模可不經烘乾即可澆鑄(A)地坑模(B)乾面模(C)濕砂模(D)乾砂模。
- 利用 90 號坩堝熔化鋁合金時(黃銅比重約為 6 鋁合金比重約 87),每一爐次最多可熔多少公斤(A)30(B)40(C)50(D)90。
- 常溫自硬性呋喃樹脂砂的混合方法為(A)砂+樹脂→(混練)+硬化劑→(混練)(B)砂+(硬化劑與樹脂)一起混練(C)砂+硬化劑→(混練)+樹脂→(混練)(D)砂→(混練)+樹脂→(混練)+硬化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