問題詳情
46.( )取一冬天校準的直尺,在夏天時測量一原子筆長度,得 12.cm,則該原子筆實際的長度應為下列何者?
(A)大於 12.cm
(B)小於 12.cm
(C)等於 12.cm
(D)無法預測。
(A)大於 12.cm
(B)小於 12.cm
(C)等於 12.cm
(D)無法預測。
參考答案
答案:A
難度:適中0.5
統計:A(0),B(0),C(0),D(0),E(0)
內容推薦
- 當一化學反應的正、逆反應速率相同時,這種狀態稱為此反應達到何種狀態?(A)正常狀態 (B)靜止狀態 (C)平衡狀態 (D)不可逆狀態
- ( )下列有關 原子與 原子的敘述,何者錯誤? (A) 與 是相同元素的原子 (B) 原子與 原子的質量不同 (C)比較中子數大小: < (D)比較電子數大小: ≠ 。
- ( )下列哪一種方式是化學家將元素分類的最好依據? (A)依化學變化性質相似的特性 (B)依金屬及非金屬的特性 (C)依導電性與不導電性的特性 (D)依可溶於水及難溶於水的特性。
- ( )何種狀態的物質可以當做溫度計? (A)只有固態 (B)只有液態 (C)只有液態和氣態 (D)固態、液態、氣態都可以。
- ( ) 如下圖為某金屬元素的表示方法,有關此元素的敘述,下列何者錯誤?(A)元素符號為Pt (B)1個原子中含有78個質子 (C) 個原子中含有個中子 (D)質量數為195,是所有的
- 下圖電路中,A點導線處正、負電荷的實際運動情形為下列何者?(選項中 代表正電荷,而 代表負電荷) (A) (B) (C) (D)
- ( )甲.無法分解成兩種或兩種以上的新物質;乙.能導電、傳熱、且富延性及展性。下列哪一種物質兼具上述甲、乙兩種特性? (A)硫 (B)水 (C)鐵 (D)氧。
- ( )從冰庫中取出金屬製的結冰盒子,用溼布擦拭時,會有被黏住的感覺,其原因為何? (A)溼布與冰盒摩擦生熱,使水變黏 (B)溼布與冰盒接觸傳熱,使水結冰 (C)溼布與冰盒摩擦生電,兩者相吸 (D
- ( )物質的哪些物理量,會隨溫度的改變而發生變化?(甲)質量;(乙)重量;(丙)體積;(丁)密度。 (A)甲乙 (B)乙丙 (C)乙丙丁 (D)丙丁。
- 將圖(十二)置於複式顯微鏡下觀察時,可看到下列哪個影像? (A) (B) (C) (D)
內容推薦
- ( )下列哪一種變化過程中,會吸收能量? (A)鐵塊生鏽 (B)水蒸氣凝結成小水滴 (C)酒精燃燒 (D)植物行光合作用。
- 有一杯未飽和 K2CrO4 溶液,已知 K2CrO4 在溶液中解離的反應式為 2CrO42-+2H+⇌ Cr2O72-+H2O,又 CrO42-為黃色,Cr2O72-為橘紅色。若要使杯中溶液的
- ( )在實驗室中標示為 12 M 的濃鹽酸 50 mL 溶液,梓綾想將它稀釋成為 2 M,則需再加入多少水?(A)250mL (B)300mL(C)600mL (D)100mL。
- 有關道耳頓的「原子說」,下列何者正確?(A)原子可再被分割 (B)相同元素的原子,其質量與大小不一定相同 (C)化合物是由不同種類的原子以固定的比例化合而成 (D)化學反應的過程中,原子的種類
- ( )為何溫度計都做成細細長長的? (A)高度變化較明顯 (B)受熱較均勻 (C)較不受熱輻射影響 (D)溫度計內管中的液體對流效果較佳。
- ( )有甲、乙、丙三個物體,當甲和乙接觸時,熱能由乙流向甲;當乙和丙接觸時,熱能由丙流向乙,則下列敘述何者正確? (A)甲物體所含熱量一定比丙物體多 (B)甲物體的比熱一定比丙物體大 (C)甲
- 在便利商店所賣的御飯糰,常以 5℃ 冷藏的方式儲存數天而不壞。按反應速率而言,是什麼因素使它如此?(A)溫度 (B)表面積 (C)濃度 (D)催化劑
- ( )基於安全及快速的考量,超音速客機常在大氣中的平流層飛行,並將引擎廢氣直接排放在該氣層中,容易造成該層中臭氧層破洞的危機。已知在平流層中所發生的一連串反應如下:(1)NO + O3→ O2
- 下列有關「鋁」敘述何者錯誤?(A)鋁是地殼中含量最多的元素 (B)氧化鋁質地緻密而不易脫落 (C)鋁合金是一種混合物 (D)鋁的質地軟。
- ( )甲杯中的水溫度 50℃,乙杯中的水溫度 100℉。則甲、乙兩杯水的溫度何者較高? (A)甲較高 (B)乙較高 (C)一樣高 (D)無法比較。
- ( )取A、B兩個不同物質,但質量相等且吸收相同熱量時,升高的溫度比是5:3,若B物質為水,則A物質的比熱為多少cal/(g.℃)? (A)0.(B)0.(C)0.(D)1。
- 一般而言,關於催化劑的敘述,下列哪一項是正確的?(A)任何催化劑都不參與化學反應 (B)催化劑可增加生成物的量 (C)催化劑可使任何的反應加快 (D)化學反應後,催化劑的質量及化學性質不變
- ( )貝殼(CaCO3)與稀鹽酸置於密閉的錐形瓶中,反應初期會產生二氧化碳(CO2)的氣泡;靜置一段時間後,看到錐形瓶內不再產生氣泡;此時拔開橡皮塞,又可看見氣泡從溶液中冒出。下列解釋何者正確?
- 如何將白色硫酸銅粉末變成藍色硫酸銅,而此過程應為何?(A)加水;吸熱反應 (B)加水;放熱反應 (C)加熱;吸熱反應 (D)加熱;放熱反應。
- ( )水在 大氣壓下,水銀溫度計與正在結冰的冰水接觸,達平衡時,在水銀液面畫下刻度 A,與正在沸騰的開水接觸達平衡時畫一刻度 B,測得 A、B 距離為 cm。水銀溫度計插入某液體後,水
- 假設有一個反應式必須經過兩個反應才算完成,其步驟如下:(1) X+Y→ XY;(2) Z+XY → XZ+Y。由此我們可以判斷出下列何者敘述為正確? (A) X和Y是反應物 (B) XZ和Y是生
- 請選出有關原子結構的正確敘述?(A)原子核帶負電(B)質子和電子的總質量大約等於原子的總質量(C)原子核內的中子數必須與質子數相等,原子才會保持電中性(D)原子核內的質子數必須與核外電子數相等,
- ( )燒杯中盛有 0.1 M 氫氧化鈉水溶液 100 mL,若在燒杯中逐漸滴入 0.1 M 稀鹽酸 100 mL,則有關燒杯中水溶液的氫離子濃度變化的敘述,下列何者正確?(A)氫離子濃度漸增 (
- 下列何者關於化學式的中英文命名配對,皆正確的選項是?(A)鈉化氯:NaCl (B)氫氧化鎂:Mg(HO)2 (C)碳酸鈣:CA CO3 (D)氧化鎂:MgO
- ( )已知水在 0℃時凝固、100℃時沸騰,水銀在-37℃時凝固、357℃時沸騰,而酒精則在-114℃時凝固、78℃時沸騰,今要測量的溫度範圍約在 40℃至 128℃,則選用何種物質製造溫度計較
- 翰在畫有「+」字記號的白紙上置一錐形瓶,將一定量的硫代硫酸鈉溶液及鹽酸溶液倒入錐形瓶中,並開始計時,直到溶液顏色恰可遮住紙上的「+」字為止,實驗數據如下表所示,請回答下列問題: 【題組】I.欲探討
- ( )所謂化學平衡是指以下何者?(A)反應物與生成物的濃度相等 (B)正逆反應速率完全停止,不再變化 (C)正逆反應速率相等 (D)反應物與生成物質量相等。
- 下面 4 圖是利用每秒閃光 10 次的照相裝置,拍攝到 4 個物體運動中的照片,其中哪個物體做等速度運動?(A) (B) (C) (D)
- ( )頡瑜欲以相同量的雙氧水製備氧氣,若加入不同量的二氧化錳,則生成氧的量會有什麼不同?(A)加入二氧化錳的量愈多,生成的氧也就愈多 (B)加入二氧化錳的量愈少,生成的氧就愈多 (C)加入二氧化
- 【題組】若將蠟燭由乙區移向甲區,則紙屏上成像有何變化?(A)成像位置往透鏡遠離且變小(B)成像位置往透鏡靠近且變小(C)成像位置往透鏡遠離且變大(D)成像位置往透鏡靠近且變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