問題詳情
南美洲的艾馬拉人長期生活在歐洲殖民下,進行務農、採礦、傭人等工作,放棄其原本種植玉米的農業生活,被迫在熱帶植叢中的可可種植園裡勞動。一直到何時其地位才有所改善?
(A)殖民地宣布脫離西班牙王國獨立後
(B)英西海戰,西班牙戰敗後
(C)美西戰爭,美國擊敗西班牙後
(D)維也納會議後,基於正統原則恢復舊有秩序
(A)殖民地宣布脫離西班牙王國獨立後
(B)英西海戰,西班牙戰敗後
(C)美西戰爭,美國擊敗西班牙後
(D)維也納會議後,基於正統原則恢復舊有秩序
參考答案
答案:A
難度:適中0.666667
統計:A(60),B(5),C(6),D(9),E(0)
內容推薦
- 「印度的某種制度約創立於西元前七世紀,但它有個難以理解的地方:它不僅是等級的劃分,也同時規範了職業,而且在血緣上,等級是世襲不可改變的。」今日的印度社會仍可見上文所提的制度,請問是什麼原因使得此
- 同學正在討論中東地區穆斯林地區的近況:1970年代科威特婦女開始拋開面紗,穿著西服;沙烏地阿拉伯政府宣布自2015年起婦女可享有選舉權與被選舉權;2010年代,約旦、敘利亞、伊拉克的都市化程度預計
- 「這些人,有些是我們抓來的,有些是和酋長用火藥交換來的。我們讓他們搬運象牙和獸皮,把他們運往沿海,在港口邊的市集進行挑選。對於狀況不好的,有時我們會為了方便全部殺掉。剩下的人會被運往西印度群島,
- 法國國會通過一項規定,禁止信仰伊斯蘭教的女性在公共場合穿著「布卡」,但對伊斯蘭女性來說,穿著「布卡」是一種宗教義務,故而引起許多自由派人士的批評,認為此項規定已侵害人們的宗教信仰自由及對人權的尊
- 以下何者並非印度難以維持政治上統一的原因? (A)土地遼闊、地形複雜,導致交通不便 (B)族群隔閡分明,語言、文化差異相當大 (C)數次遭到外族入侵,文化受此影響更加多元 (D)上下階級分明,人
- 鄂圖曼帝國原先在小亞細亞建國,隨後因掌控東、西貿易要道,壟斷西歐及亞洲間的貿易,帝國的經濟因而蓬勃發展。此情形到何時才有所轉變? (A)十字軍東征 (B)大航海時代 (C)三十年宗教戰爭 (D)工
- 老師指出某國遭拿破崙入侵時,王室的成員隨即逃往其殖民地,為爭取當地人支持,王室宣布該殖民地人民可與其享有同等權利,最後在1822年宣布殖民地獨立。某國家與其殖民地是 (A)巴西、葡萄牙 (B)西
- 有一支氣壓缸推動 50kgf 的床檯往復運動(運動圖如下所示),請問最大衝擊力為多少牛頓?(A)150(B)300(C)750(D)145。
- 十九世紀中、南美洲的殖民地爭取獨立,反映的是長期以來對殖民者的抗議,其中尤其以克里奧人最具代表性,請問他們不滿殖民母國的主因為何? (A)貧富差距過大 (B)外國資本壟斷 (C)無土地經營權 (D
- 二次函數y=f(x)=X2~6X+7的最大值=( );最小值=( )
內容推薦
- 要了解殖民時期的中南美洲的風土文化、殖民情況,參考以下那一文獻資料較無幫助? (A)秘魯聖方濟各修道院內部的宗教壁畫 (B)傳教士薩阿貢所寫的佛羅倫薩抄本 (C)紀錄哥倫布探險情況的航海報告 (D
- 我們說「阿拉伯醫學」、「阿拉伯哲學」或「阿拉伯數學」的時候,不是指阿拉伯人所創造的,或阿拉伯半島的居民所發明的。我們所指的,只是用阿拉伯文寫作的文獻中所包羅的知識,著作人主要是生活於哈里發帝國的
- 身為一位佛教徒,不會支持以下那一想法? (A)批評階級差別,認為人人都是平等的 (B)強調不殺生,鼓勵教徒棄農從商 (C)即使不經苦修,亦能達到涅槃 (D)要跳脫輪迴,就要去除自我意識
- 英國支持門羅宣言的理由不包括以下何者? (A)英國經歷美國獨立戰爭,財政上相當吃緊 (B)中、南美洲為一新興市場,有利可圖 (C)美國願意出售軍艦給英國,作為支持的交換條件 (D)拿破崙戰爭期間
- 某二階系統轉移函數的分母為 s2+ 2s + 4,試問其阻尼比(Damping ratio)為:(A) 0.1 (B)0.2 (C) 0.4 (D) 0.5
- 關於殖民時期中南美洲社會概況的敘述何者正確? (A)西班牙人消滅阿茲特克後,將其首都塔諾奇提蘭改名為聖多明哥城,改建為歐式風格 (B)印地安人雖接受西葡等拉丁語言,但母語多有保留未失傳 (C)殖民
- 美國在經歷九一一事件後,便宣誓和恐怖主義奮戰到底,美國和其盟國共同發起了「反恐怖主義戰爭」,宣誓將不惜一切代價終結國際恐怖主義。請問美國受恐怖襲擊的肇因與以下何者有關? (A)堅持發表門羅宣言以
- 從歷史背景來判斷,今日到中美洲旅行,與當地居民溝通,以那一種語言最方便? (A)英語 (B)葡萄牙語 (C)法語 (D)西班牙語
- 阿強在看一部動畫片「神槍手的革命時」,注意到動畫的背景是「馬德羅號召墨西哥人民起義,推翻三十多年的獨裁統治,並於隔年當選總統。然而他未實現土地歸還農民的諾言,1913年韋爾塔利用人民不滿情緒,發
- 某二階系統轉移函數的分母為 s2+ 2s + 4,試問其單位步階響應的振盪頻率為:(A) 2 (B)√3 (C) 2 (D) 1
- 喬巴在電視上看到關於剛果王國、盧巴王國以及莫塔帕王國的介紹,他發現這幾個王國的滅亡都與某國有一定程度的關係。某國是 (A)摩洛哥 (B)西班牙 (C)英國 (D)葡萄牙
- 十九世紀末英國維多利亞女皇在詔書中指出:「凡印度人民不論屬何宗教種族,皆依其教育、能力及品德,均有服務國家的平等機會。」此詔書,我們應如何判斷? (A)未必真的,直到二十世紀,印度民族主義浪潮洶
- ( ) 某些人會搶先註冊登記一些公司或品牌名稱的網域名稱,以便日後高價出售給需要這些網域名稱的企業,請問這種人俗稱為(A)網路蟑螂 (B)網路小偷 (C)網路駭客 (D)網路蚱蜢
- 歐洲人與非洲數百年間,有著愛恨交織的關係,許多措施深深影響現今非洲的局勢,請問以下何者與歐洲的殖民較無關係? (A)咖啡、甘蔗、棉花等作物的種植 (B)非洲人在足球方面的表現突出 (C)衣索比亞
- 某穩定系統的單位步階響應最高值為 2,試求其超越量(Overshoot)為:(A) 20% (B)50% (C) 100% (D) 120%
- 我們若以非洲為本位來思考十九、二十世紀西方殖民帝國對非洲造成的影響,何種思考才是正確的? (A)經濟的發展使非洲人在當時受到更多不平等的對待 (B)歐洲是非洲走向現代化的大功臣 (C)因為歐洲的努
- 麗子看到一篇新聞報導:「莫迪在2014年當選印度總理,上任後第一件事情就是進行印地語化運動,包括莫迪5月26日的宣誓就職、新政府大小會議,甚至莫迪與外國領袖交流時,都只講印地語,再透過人員翻譯。
- 「驚人的是,這個很早成立廢奴法案的『甲』國家,使黑人人權終於緩慢地翻轉,但她曾經的殖民地『乙』竟是最晚推翻種族隔離政策的國家之一。」前段敘述的甲、乙最可能是指 (A)美國、賴比瑞亞 (B)英國、
- 三、計算題:[每題5分(計算過程3分,採部份給分;答案2分,計算過程 正確答案才有分),共10分] 設△ABC之 3 頂點座標為:A(-2,-1)、B(4,-3)、C(3,5),試比較 3個内角的
- 「哭泣女妖」是中南美洲相當著名的傳說,敘述一位西班牙男子與印第安女子相愛,兩人生了兩名兒子,但西班牙男子最後拋棄印第安女子,回到家鄉迎娶一位歐洲貴婦,印第安女子憤怒而絕望的殺掉孩子,並自殺而死。
- 美洲發展出的許多音樂受到非洲音樂的影響,如藍調、森巴、爵士等。上述情形可能與何有關? (A)非洲黑奴在奴隸貿易中來到美洲,帶來他們的音樂 (B)歐洲殖民者在非洲學會當地的音樂,並引入到美洲 (C)
- 「亞果出任務」是2012年上映的一部美國電影,內容講述發生於1979年一件真實事件。1979年由於某國國內發生革命,推翻了舊政權,新上任的宗教領袖在國內施行伊斯蘭教法,採行反西化的政策。在此背景
- ⑵由下列實驗數據計算活化能。速率常數k(min-1) 0.001 0.050溫度(℃) 0.0 100.0
- 中南美洲的城市與其他地區相比,更早開始高度都市化與顯著的城鄉差距,造成上述情形的原因為何? (A)歷史因素,殖民者不重視主要城市之外地區的建設 (B)教育因素,只有都市建有學校,當地人必須前往都
- 一位反政府的人士曾這麼說:「美軍去沙烏地阿拉伯是爲了阿拉伯人?笑話!美國去沙烏地阿拉伯,是爲了保護中東的石油,爲了保護腐敗的阿拉伯政府而已。」請問我們可以怎麼解釋這段話? (A)美國的行徑受到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