問題詳情

7. 《世說新語.言語》:「桓公北征經金城,見前為琅邪時種柳,皆已十圍,慨然曰:『木猶如此,人何以堪!』攀枝執條,泫然流淚。」記下桓溫觸物生情的歷程。下列選項之敘述,表喻情感的內容及對象與上文最接近的是:
(A)葬我於一棵被狂風吹歪的小樹,或嚴重營養不良的花叢,我的一把灰,給它們施了「五穀豐登、六畜興旺」的散文味的肥
(B)那株拒絕開花的櫻終於棄械投降,在十多年後,開出幾朵怯怯生生的小花。我們恍若感受到了某種無法言喻的隱喻,隱隱覺得母親看到了我們的努力,藉花傳情來了
(C)美中不足的是,抬望眼,總看見園中西隅,剩下的那兩棵義大利柏樹中間,露出一塊楞楞的空白來,缺口當中,映著湛湛青空,悠悠白雲,那是一道女媧煉石也無法彌補的天裂
(D)現在我的窗前沒有東西遮望眼,一片空虛。十年樹木,只能略具規模,像這棵楓樹之枝葉扶疏,如張巨蓋,至少是百年以上物。然而三千大千世界,一切皆是無常,一棵樹又豈是例外

參考答案

答案:D
難度:困難0.333333
統計:A(0),B(2),C(0),D(1),E(0)

內容推薦

內容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