問題詳情
4.1950年2月14日中國大陸與蘇聯簽署中蘇友好同盟互助條約,請問「同盟互助」是指締約國雙方保證共同盡力制止哪一個國家重新侵略與破壞和平?
(A)美國
(B)中華民國
(C)日本
(D)北韓。
(A)美國
(B)中華民國
(C)日本
(D)北韓。
參考答案
無參考答案
內容推薦
- 在中國大陸的農村,整隊整團荷鋤攜籃的農人排列成軍事隊伍,敲著鼓揚著旗,向田地前進,要對頑強的大自然開戰,在築堤堰、開溝渠、修水壩、墾荒地等方面有很大成就。請問這種農村景象會出現在哪一時期? (A)
- 曾小閔同學正在蒐集關於文藝復興三傑的資料,找到以下三張圖片的描述,它們應該分別放入不同的資料夾中。正確的整理應該為何? (甲)此幅作品將古希臘、羅馬時期的哲學家、科學家等眾多人物描繪在同一個空間
- 「托缽沿村修行之人,無論男女,應注意沿途至少四腕尺遠的路面情況,避免踩踏到路上的動物」,「我將成為無房產、無子嗣、無牲口的沙門……別人給我什麼就吃什麼……我將謹慎小心避免犯戒之行為。」請問以上所
- 羅馬的貴族們開始高聲讚頌歷史性的詩文:「奧古斯都‧查理!承上帝之命戴上金冠!天佑我羅馬人的皇帝,賜予他和平、勝利!」從此,「法蘭克王國變成了查理曼帝國」;「查理國王」變成了「查理曼」,「曼」就是
- 西方對於基督教創立後,就其發展與傳播方向的角度切入,某些城市顯得意義非凡。基此,若「第一羅馬」指的是羅馬,則「第二羅馬」就是君士坦丁堡,那麼「第三羅馬」應該是哪座城市? (A)耶路撒冷 (B)伯
- 以下話語引自描述中古歐洲情形的史料:「領主,我以我的忠誠,承諾給您的生命、身體、財產及榮譽予以保障。願上帝及這些聖徒遺骸助我!」請問這段話較應出自何種身分之人? (A)騎士 (B)教士 (C)農
- 「一、各王侯可以自行決定其統治區內的臣民信仰;二、新教可以保留在1552年以前握有的教會財產;三、羅馬教會的主教改變信仰時須放棄其教區;四、除路德教派外,禁止其他教派。」以上條款規定於那一條約或
- 15~16世紀,歐洲逐漸出現一些「新式君主國」,這類國家有哪些共同特色? (甲)信仰自由;(乙)王權強大;(丙)民族國家 (A)甲乙 (B)乙丙 (C)甲丙 (D)甲乙丙
- 東晉時,僧人法顯由陸路出發到印度取經,他把自己的取經歷程記錄下來,這就是《佛國記》,又名《法顯傳》或《歷遊天竺記傳》。請問當時的印度應該是那一個王朝統治期間? (A)孔雀王朝 (B)貴霜王朝 (
- 【題組】承上題,某書上載:「……在13世紀末時,它已經成為全歐洲最繁榮的都市。在勢力與財富最顛峰的時期,擁有三萬六千名水手來駕駛三千三百艘船,並且主宰了中古時代的商業活動……」由以上資料判斷,該
內容推薦
- 美國方面聲明:「美國認識到,在臺灣海峽兩邊的所有中國人都認為只有一個中國,臺灣是中國的一部分。美國政府對這一立場不提出異議。但重申對由中國人自己和平解決臺灣問題的關心。考慮到這一前景,美國確認從臺
- 1954年簽訂的中美共同防禦條約,是美國總統艾森豪在維護中美關係上最重要的一項遺產,共持續約二十餘年。此條約使美國不僅在軍事上協防臺灣,也相對阻止了臺灣對中國大陸發動軍事攻勢,維持杜魯門總統海峽中
- 這是一段出自某部百科全書的辭條:「1945年6月26日,五十一國代表簽署聯合國憲章。……中美英法蘇五個常任理事國享有否決權。10月24日,聯合國正式成立。五十一個憲章簽字國為創始會員國,中國是聯合
- 下列中共的順口溜與詩句中,何者的概念與其他三者不同? (A)整個國家已吹起「共產風」、「浮誇風」、「瞎指揮風」、「強迫命令風」、「特殊化風」等五風 (B)稻粒賽玉米,黃豆像地瓜,花生像山芋,山芋趕
- 共產國家採取極權統治,對內進行鬥爭與革命,因為媒體被當局嚴格管控,外界通常只能根據官方資料片面了解或自行揣測。但是1989年的六四天安門事件中,卻有許多珍貴的資料與照片公諸於世,其最主要的原因是
- 美國中情局副局長訪問臺灣,分析中國局勢時說道:「中國此時進行的某項運動,是中蘇分裂下(後史達林時期)延伸的病態現象,毛澤東希望激發中國大陸勞動者的士氣,建立一套比蘇聯更純粹的馬克思主義。」請問此
- 一尊雕著一位西元前十四世紀末期埃及法老軀體的雕像,法老雙手交錯胸前,一隻手拿著牧羊人的手杖,一隻手拿著鋤頭。這尊雕像的樣式具有什麼涵義? (A)意謂埃及珍惜以農立國的傳統 (B)強調對上、下埃及
- 聖經中認為,上帝用六天創造世界萬物,在第七天休息,這七天是從星期日開始的,第七天是星期六,所以猶太教以星期六為安息日,在基督教成為古羅馬國教後,因為耶穌是在星期日復活的,所以將作禮拜之日改為星期
- 波斯是世界歷史上第一個疆域橫跨歐、亞、非三洲的大帝國。以下哪個國家在其擴張過程中遭滅亡? (A)迦爾底亞 (B)斯巴達 (C)亞歷山大帝國 (D)迦太基。
- 比較印度的哈拉帕文化、中國的二里頭文化與臺灣的十三行文化,三者有何共同之處? (A)都在鄰近大河的高地 (B)都有金屬器具的出土 (C)都有格局完整的城市 (D)都有稻穀遺跡的發現。
- 希臘半島在西元前800年左右發展出城邦,請問下列何者不是希臘城邦形成的原因? (A)海外貿易使村落逐漸發展為城市 (B)為抵禦外人侵害、保障居民安全,村落興建防禦工事,形成城邦 (C)由君主制進
- 在拉斐爾的名畫「雅典學院」中有兩個人物,其中一位手指向天,象徵他認為美德來自於智慧的「形式」世界。另一位手指向地,象徵他認為知識是透過經驗觀察而來。請問這兩位哲學家分別是誰? (A)蘇格拉底、柏
- 「我命令:凡信奉這道理的應有『公教基督徒』的名號;其他人,照我的判斷,既係狂妄不經之徒,應以『異端者』的污名稱之,他們的會所不得擅稱『教堂』;他們將遭受到的,不僅是天主的懲罰,而且依照天主的旨意
- 胡適曾說:「我們隨便翻開這兩三年以來的新雜誌與新報紙,便可以看出兩種趨勢:在研究問題上,我們可以指出(1)孔教問題,(2)文字改革問題,(3)國語統一問題,(4)女子解放問題,(5)貞操問題,(6
- 民初有一位學者在雜誌上發表一篇文章,提出四個口號:(1)要有話說,方才說話;(2)有什麼話,說什麼話;話怎麼說,就怎麼說;(3)要說我自己的話;(4)是什麼時代的人,說什麼時代的話。請問這些口號最
- 學者指出,對國民政府而言,這是一次很重要的貨幣改革,中國貨幣就此統一。因為使用鈔票,使得幣值不再受到銀價波動的影響,實施後即得到很大的成效。這次的改革是 (A)發行法幣 (B)廢兩改元 (C)關稅
- 某位古希臘哲學家說:「在有生之年,我欲盡此全副心神追尋智慧之理,並將致力勸服每一位我所遇到的你們真理存在及應該追求真理。」於是他以不斷反問的方法探求其所謂的真理。請問這位哲學家是誰? (A)亞里
- 一位希臘化時代的人民可能會接觸到哪些宗教信仰? (甲)印度的婆羅門信仰;(乙)希伯來人的猶太教;(丙)埃及的奧塞利斯崇拜;(丁)巴比倫的占卜與星象;(戊)波斯的祆教 (A)甲乙丙丁戊 (B)甲乙
- 有一支民族因為饑荒的緣故移居埃及,但因為生養人口眾多,引起埃及法老的政治危機感,因此法老一方面頒布命令阻止他們的生育,另一方面奴役他們去作苦工。下列關於此民族的敘述,何種正確? (A)此時他們已
- 若以「外抗強權,內除國賊」這句口號來形容十年建設時期(1928~1937年)的國家情勢,對國民政府而言,誰是最大的「強權」? (A)蘇俄 (B)德國 (C)日本 (D)英國。
- 有一個國家,其地曾經被亞歷山大大帝、波斯王朝及成吉思汗所征服;十九世紀以後,又遭西方強權統治;二十世紀初,該地重獲獨立,卻內亂不斷。歷史上,這裡是佛教傳教的重要據點,但現在居民主要信奉伊斯蘭教,
- 資料一:「法是一種永恆的意志,它給每一個人以應有的權益。法的基本原理是:『為人應該公正,不得損害他人,並且給予每一個人以應有的權益。法學是一門有關人的神聖的學問,是一門區分公正與不公正的學科。』
- 以下有關西元前八世紀到西元前四世紀末希臘城邦的敘述,哪些符合史實? (甲)初時城邦各自保持獨立,且彼此相爭 (乙)城邦的政體只有民主政治及專制王政,各以雅典及斯巴達城邦為代表 (丙)西元前六世紀
- 1989年六四天安門事件,從4月15日學生聚集天安門,經5月4日到6月4日撤離,期間學生絕食請願,要求與政府對話,結果到廣場探視絕食學生的哪一位政治高層人物卻被迫辭職,終身未再獲重用?(A)中央總
- 一位外國人前往某城市旅行,搭火車要先取得通行許可證明,才能買車票;到了目的地,看到滿城盡是腳踏車;在路邊攤買燒餅時,攤販向他要糧票。這位觀光客見到的景象最可能在 (A) 1919年的上海 (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