問題詳情
4.在陽光下觀察竿影變化時,太陽的高度角愈大,竿影會有什麼變化?
(A)愈細
(B)愈粗
(C)愈長
(D)愈短
(A)愈細
(B)愈粗
(C)愈長
(D)愈短
參考答案
答案:D
難度:計算中-1
書單:沒有書單,新增
內容推薦
- 太陽、立竿頂端到竿影頂端的連線和地平面之間形成的夾角,稱為什麼? (A)方位 (B)直角 (C)太陽高度角 (D)溼度
- 下列哪一種天氣最適合做「竿影觀測」? (A)雨天 (B)晴天 (C)陰天 (D)颱風天
- 台南縣某國小學生於夏季進行太陽高度角觀測,能測量到太陽高度角90度。(A)O(B)X
- 「日晷」常被用來推算一年有多少天。(A)O(B)X
- 晚上也可以利用日晷得知當時的時刻。(A)O(B)X
- 陽光可以殺菌,也可以晒乾衣物。(A)O(B)X
- 利用太陽能發電,不僅環保又可以節約能源。(A)O(B)X
- 新竹有名的柿餅,是利用太陽的熱將柿子晒乾。(A)O(B)X
- 現在我們生活的地球如此溫暖舒適,是因為有太陽的熱。(A)O(B)X
- 在嘉義,夏至當天的日落時間比冬至當天的日落時間早。(A)O(B)X
內容推薦
- 竿影的長度愈短時,表示太陽的位置有什麼變化? (A)高度角愈大 (B)高度角愈小 (C)方位在東方 (D)方位在西方
- 同一天且是晴天,從早上8點到下午4點每隔一小觀察同一棵樹的影子,可以發現樹影的長度會如何變化? (A)先由短變長,再由長變短 (B)由短變長 (C)由長變短 (D)先由長變短,再由短變長
- 同一天中,哪一個時間所測得的竿影最短? (A)8:00 (B)10:00 (C)12:00 (D)15:00
- 想要知道一天中太陽在天空中的位置變化,多久觀測太陽一次最合適? (A)5分鐘 (B)1小時 (C)12小時 (D)1天
- 太陽的高度角愈大時,太陽、立竿頂端到竿影頂端的連線與地平面形成的夾角會有什麼變化? (A)愈小 (B)愈大 (C)無法判斷 (D)可能愈大或愈小
- 在北回歸線經過的地區,哪一天中午時的氣溫通常最低? (A)春分 (B)夏至 (C)秋分 (D)冬至
- 盈盈在北回歸線經過的地區觀測太陽,哪個日期中午12點的太陽幾乎在頭頂正上方? (A)2月22日 (B)6月22日 (C)8月22日 (D)11月22日
- 在北回歸線經過的地區,春分當天的日出方位在哪裡? (A)正東方 (B)正西方 (C)東偏南方 (D)東偏北方
- 在北回歸線經過的地區,秋分當天的日落時,竿影的方位為何? (A)正東方 (B)正西方 (C)東偏南方 (D)東偏北方
- 在同一地方觀測太陽,四季代表日中,哪兩天的日出位置大致相同? (A)春分、夏至 (B)春分、秋分 (C)秋分、冬至 (D)夏至、冬至
- 在北回歸線經過的地區,四季代表日的哪一天中午,太陽會在頭頂正上方? (A)春分 (B)夏至 (C)秋分 (D)冬至
- 在北回歸線經過的地區季節為夏季時,則南迴歸線地區的季節為何? (A)春季 (B)夏季 (C)秋季 (D)冬季
- 日晷是利用太陽照射哪一個部位所形成的影子來計時? (A)底座 (B)指北針 (C)晷面 (D)晷針
- 關於日晷的敘述,哪一項錯誤? (A)一定有晷面 (B)有陽光時才能使用 (C)可以用來測量白天當時的時間 (D)可以用來測量一個月有幾天
- 在臺灣,日晷中的晷針指向北方的原因是太陽偏向哪一個方位運行? (A)西 (B)南 (C)東 (D)北
- 【題組】由方位指示線對準指北針的刻度,讀出當時太陽的方位。(A)O(B)X
- 【題組】調整吸管和地面的角度,使陽光照入吸管,直到吸管的影子邊緣線條最細時為止。(A)O(B)X
- 【題組】地面到天頂的垂直線、吸管和太陽的連線,兩線之間形成的夾角,就是當時太陽的高度角。(A)O(B)X
- 【題組】(2).(A)ㄅ.春分(B)ㄆ.秋分(C)ㄇ.夏至(D)ㄈ.冬至
- 【題組】(3).(A)ㄅ.春分(B)ㄆ.秋分(C)ㄇ.夏至(D)ㄈ.冬至
- 【題組】(A)甲.7時(B)乙.11時(C)丙.9時
- 【題組】(A)甲.7時(B)乙.11時(C)丙.9時
- 【題組】(A)甲.7時(B)乙.11時(C)丙.9時
- 【題組】(A)春分(B)秋分(C)夏至(D)冬至
- 【題組】(A)春分(B)秋分(C)夏至(D)冬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