問題詳情
24.兩位原住民族人於參加祭典活動時相聚,根據附圖可知,兩人談論的內容應屬於哪一類的社會規範?
(A)倫理道德
(B)風俗習慣
(C)宗教信仰
(D)法律。
參考答案
答案:B
難度:計算中-1
書單:沒有書單,新增
內容推薦
- 請根據附圖的情境判斷,圖中內容顯示下列何種意義? (A)公權力維持社會的穩定(B)衝突為社會互動的本質(C)法律無法規範外在行為(D)社會大眾輿論的影響效果。
- 「4」這個數字在國人心中是個不好的數字,所以在飯店有些房間號碼順序是「202」、「203」、「205」,就獨缺了「204」。但泰國人正好相反,他們覺得「4」這個數字非常好,會為他們帶來好運。同樣
- 宗教信仰是藉著下列何者來獎善懲惡,用以約束社會成員的日常生活? (A)公權力 (B)法律條文 (C)各種經典和戒律 (D)第六倫。
- 妙妙和麗麗看到電視新聞報導一名嫌犯殺害孩童的消息而交談,如附圖所示。請問:兩人的對話內容顯示出下列何種意義? (A)社會規範對建立社會秩序的重要性 (B)人權與社會公益面臨兩難的局面 (C)角色
- 公民課時,同學們正在討論社會規範的意義,下列何人的論點最正確? (A) (B) (C) (D)
- 只要是群體生活,就會有規則提供成員遵守,比如:班有班規,校有校規,社會則有社會規範。下列關於社會規範的敘述,何者正確? (A)社會規範可建立符合社會規定的行為模式與價值觀 (B)社會規範是自然
- 佐瑤為主題報告所做的訪談記錄如右圖,依照受訪者的自述,凸顯何者造成的問題? (A)次文化 (B)文化普遍性 (C)文化創造力 (D)我族中心主義。
- 身處擁有多元文化的臺灣,我們應該以下列何種態度來面對和自己不同的文化?(甲)欣賞與包容不同文化的特性(乙)消弭文化間的差異性(丙)尊重文化的獨特性(丁)統一文化的差異性 (A)甲乙 (B)甲丙
- 第二次世界大戰後,許多殖民地脫離原殖民母國獨立而成為新興國家,但由於當初列強占領時未考慮該地區族群、宗教等因素,導致這些新興國家境內常因不同立場、生活方式等而發生衝突。下列何種作法最有助於減緩上
- 兩位同鄉好友閒聊近況,根據內容推斷,以下哪一項敘述較符合他們的對話情境? (A)過於強調族群在地化精神 (B)欠缺對主流文化的理解力 (C)對母語文化產生認同危機 (D)推崇多元文化的發展空間。
內容推薦
- 下列何種行為會受到國家以公權力加以處罰? (A)未成年的小明騎乘機車 (B)昇平坐公車時,沒有禮讓座位給老人 (C)琳達與永吉沒有訂婚就結婚 (D)伍進在音樂廳欣賞表演時,手機鈴聲大聲響起。
- 社會規範對個人具有約束效果,附圖中兩人所為應屬於哪一種社會規範? (A)法律 (B)倫理道德 (C)風俗習慣 (D)宗教信仰。
- 具有以下三種特徵的社會規範是下列何者? (A)倫理道德 (B)風俗習慣 (C)宗教信仰 (D)法律。
- 附表中有關四種社會規範的比較,何者錯誤? (A)甲 (B)乙 (C)丙 (D)丁。
- 「一名公車司機撿到 萬元,因擔心失主有急用,馬上送至警察局,該名失主為了感謝司機,包了一個紅包要送他,但司機婉拒並稱這是應該的,經媒體報導後,輿論稱讚司機拾金不昧且有善心。」上述中,這名司
- 下列何人的行為符合「第六倫」? (A)孔融讓梨 (B)岳飛精忠報國 (C)偉任在圖書館輕聲細語。 (D)小哲不讓座位給老弱婦孺。
- 各種社會規範對行為的約束力不盡相同,根據附圖情境判斷,下列敘述何者正確? (A)風俗習慣對外在行為產生約束力(B)法律對外在行為無規範效果(C)違反風俗習慣將受到公權力處罰(D)違反法律只會受到
- 國外重量級學者來訪,負責接待官員因個人因素於交流會議遲到,由於日本社會極度重視「守時」,官員未能準時到場引發輿論批評。根據上文,以下哪一項說明正確? (A)與朋友相約遲到,將受到公權力處罰 (B
- 小凱騎乘家中的機車上街,經交通警察臨檢發現他無照駕駛,依法被開處罰單且扣留機車牌照,並通知小凱的父母將車子取回。上述警察機關的做法,最能彰顯法律的哪一項特徵?(A)法律無法規範人民的內在真實想法
- 在社會生活中,個人行為常受到內在心理及外在環境的影響,其中有些規範具有強制力。下列哪一項敘述符合這種特性?(A)大年初二女兒回娘家 (B)在網路上散播假消息 (C)縣市長選舉返鄉投票 (D)會
- 有一混合氣體由 80 mol % 甲烷 ( CH4 ) 及 20 mol % 丁烷 ( C4 H10 ) 兩種氣體所組成,若要使100 莫耳的混合氣體都能與氧氣完全燃燒成 CO2 與 H2O ,
- 圖 ( 一 ) 為理想氣體在不同溫度下的壓力 ( P ) 與莫耳體積倒數 ( ) 關係圖,圖中三條等溫線T1 、 T2 與 T3 的溫度高低關係為何? (A) T1 > T2 > T
- 氮氣和氧氣有相等的臨界壓縮因數 ( Zc ) 值,已知氮氣和氧氣的臨界壓力、臨界莫耳體積分別為 5 atm、0.0901 L · mol – 1 和 7 atm、0.0744 L ·
- 關於氣體液化的敘述,下列何者正確?(A) 冷卻與加壓是氣體液化的主要方法(B) 氣體液化的溫度須高於氣體的臨界溫度(C) 將液態空氣進行蒸餾,氧氣會最先氣化而被分離(D) 儲存液化氣體的杜耳瓶採
- 以液體蒸氣壓之對數 ( Y 軸 ) 與絕對溫度之倒數 ( X 軸 ) 作圖,可得一直線,下列敘述何者正確?(A) 直線的斜率值即等於液體的莫耳汽化熱(B) 繪製此關係圖是依據拉午耳方程式(C)
- 已知有一極性液體遵守沸點定則與曲吞法則 ( Trouton’s Rule ),若該液體的正常沸點 TB 為127 ℃,則其臨界溫度 Tc 和在正常沸點下的莫耳汽化熱 △ H vap 分別為多少
- 有關在恆溫槽內以奧士瓦 ( Ostwald ) 黏度計量測待測液體黏度的敘述,下列何者正確? ① 常選用已知黏度的標準液體作為待測液體的比較標準 ② 待測液體與標準液體需分別使用不同支黏度計同時
- 關於分子固體的敘述,下列何者正確?(A) 原子間是以網狀共價鍵結合(B) 分子結構中具有極性鍵,該分子一定為極性分子(C) 分子間吸引力弱、熔點低(D) 導電性及導熱性都比金屬固體佳
- 關於界面現象與膠體的敘述,下列何者正確?(A) 部分互溶之兩液體,其界面張力為零(B) 接觸角愈大,液體對此固體表面之濕潤性愈好(C) 界面活性劑 HLB 值小於 3 者,適合做為消泡劑(D)
- 關於溶液的敘述,下列何者正確?(A) 混合後溶質與溶劑分子間引力等於混合前溶質與溶質、溶劑與溶劑分子間引力者,則溶液形成過程無能量變化(B) 負偏差溶液之蒸氣壓大於拉午耳定律之蒸氣壓計算值(C
- 取酚及水共 100 g,形成兩液層之混合溶液,其中水相層質量 20 g,酚之質量百分率為 10 %,酚相層質量 80 g,酚之質量百分率為 70 %,則水在此混合溶液之質量百分率為多少 %?(
- 關於熱力學的敘述,下列何者正確?(A) 理想氣體內能變化量僅為壓力的函數(B) 功與熱量為狀態函數(C) 系統與外界無質量與能量交換,稱為密閉系統(D) 任何氣體經歷一循環過程,其焓值變化量必
- 3 莫耳雙原子理想氣體在等壓可逆下,由 250 K 加熱至 500 K,需吸收多少焦耳之熱量?( R = 314 J · mol – 1· K – 1)(A) 3726 (B) 5216
- 某定量理想氣體在 3 atm 下,由 2 L 可逆等壓膨脹至 8 L,內能變化量為 15 cal,則此過程吸收之熱量為多少 cal?( 1 atm · L = 22 cal )(A) 4
- 關於化學動力學的敘述,下列何者正確?(A) 半生期與反應物初始濃度無關者為二級反應(B) 對於同一反應,溫度不能改變活化能及反應級數(C) 催化劑參與反應,將影響平衡常數(D) 反應物濃度越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