問題詳情
24 關於河口生態系的敘述,何者錯誤?
(A)富含營養鹽
(B)鹽份變化大
(C)泥沙有利種子發芽
(D)食物網複雜
(A)富含營養鹽
(B)鹽份變化大
(C)泥沙有利種子發芽
(D)食物網複雜
參考答案
答案:C
難度:適中0.5
統計:A(0),B(0),C(0),D(0),E(0)
內容推薦
- 依勞動基準法規定,勞工每7日中應有2日之休息,其中下列何者正確?(A)均為例假(B)均為休息日(C)一日為例假,一日為休息日(D)一日為例假,一日為休假。
- 有關勞資爭議處理法罷工之規定,下列何者正確?(A)罷工係指勞工所為暫時拒絕提供勞務之行為(B)經調解成立,仍得罷工(C)調整事項之勞資爭議不得罷工,但違反工會法第35條而經裁決認定者,不在此限
- 有關周代封建與秦代郡縣之比較,下列何者正確? (A)封建:以皇帝為尊,郡縣:以天子為共主 (B)封建:地方長官聽命於中央,郡縣:中央無權過問地方事務 (C)封建:中央集權,郡縣:地方分權 (D)
- 二、 單一選擇題(每題 2 分,共 25 題 50 分) ( )家豪與家人寒假去了中國大陸一趟,全家登長城一探壯麗山水。家豪不禁回想上歷史課時,長城以北的壯麗山水在清末的瓜分風潮中一度成為他國
- 歷史學家認為商朝已經進入信史的階段,與以下何種文物的發現有關? (A)寫著小篆的竹簡 (B)碳化的水稻遺跡 (C)龐大的宮殿基址 (D)刻有文字的龜甲或獸骨
- 小渝以水平方向的力F,推動40公斤的木箱,使木箱以1公尺/秒的等速度在水平地面前進10公尺。如果地面與木箱之間的摩擦力為4牛頓,則小渝對木箱作功多少焦耳? (A)(B)(C)40
- ( )如圖所示,甲、乙兩長直導線載有相等的電流,其電流方向均為由南向北,乙導線會受到甲導線之電流產生的磁場作用,乙導線的受力方向為何?(A)東 (B)西 (C)南 (D)北。
- ( )黑潮在臺灣南部分支,下列敘述何者正確?(A)主流經臺灣海峽,支流回流太平洋 (B)主流與支流均在臺灣東部海域,但離臺灣海岸遠近不同 (C)主流經臺灣海峽南部,支流入東部海域 (D)主流經
- 考古學家如何定義舊石器時代與新石器時代的區分? (A)以地點劃分 (B)依石器製作精細程度區分 (C)依石器大小區分 (D)依提煉的金屬物質來區分
- 右圖是物質三態變化時的粒子示意圖,請參考右圖,回答 14~15 題:【題組】關於三態變化,下列敘述何者有誤? (A)乙變成丙的過程需吸收熱量 (B)甲變成乙,粒子間的距離變大,體積一定變大 (
內容推薦
- 手電筒的燈頭、汽車的車前燈使用哪一種鏡子,可以將光源的光線反射後平行射出,以增加照射光線強度?(A)平面鏡 (B)凹面鏡 (C)凸面鏡 (D)以上三種都可以。
- 教師節也就是孔子誕辰紀念日,而今年為自從有週休二日以來首次教師節放假,請問下列有關孔子的敘述,何者有誤? (A)屬於儒家學派 (B)學說的中心思想是「仁」 (C)主張「兼愛」與「非攻」 (D)他
- 西元十九世紀之後,巴爾幹半島成為歐洲列強必爭之地,主要是因為何者的衰弱,使得該地成為爭奪的目標? (A) 德意志帝國 (B) 奧匈帝國 (C) 俄羅斯帝國 (D) 鄂圖曼土耳其。
- 西元十九世紀初,巴爾幹半島最早獨立的國家,曾經在歷史上締造何種文化事蹟? (A) 奧林匹克運動會的發源地 (B) 發明楔形文字 (C) 創辦最早的一神教 (D) 制定世界第一部成文憲法。
- 以下是為日治時期臺灣某運動譜寫的歌詞:「世界和平新紀元,歐風美雨,思想波瀾,自由平等,重人權,警鐘敲動,強暴推翻……日華親善念在茲,民情壅塞,內外不知,孤懸千里,遠西陲,百般設施,民意為基……」
- 請問下列哪一種智慧財產權,不需向主管或專責機關提出申請即可享有?(A)著作權(B)專利權(C)商標權(D)電路布局權。
- 依私立就業服務機構許可及管理辦法規定,求職人或雇主已繳付登記費,原則得請求原私立就業服務機構於最長幾個月內推介3次?(A)1個月(B)3個月(C)6個月(D)9個月。
- 某人說:本島人諸君,要自己省察,你們對帝國盡忠只有二十餘年,「內地」人已有二千餘年,所以不應奢望權利與待遇與「內地」人相同。說這段話的人應是 (A)鄭氏官員對在臺漢人所說的話 (B)施琅入臺對明
- 1930年,新民會發表一篇專刊,內容為:「臺灣自歸屬日本統治……迄今尚有26,942人的鴉片癮者……可以說,誠日本之一大污辱。然而臺灣總督府當局不但不醒悟,最近更欲特許鴉片吸食癮者一萬餘人左右的
- 依雇主聘僱外國人許可及管理辦法規定授權訂定之「雇主辦理與所聘僱第二類外國人終止聘僱關係之驗證程序」規定,雇主與所聘僱之外國人雙方合意終止聘僱關係,應於合意終止聘僱關係日至少幾日前,檢附通知書等
- 如附圖,志明泡了兩杯溫度相同的鹽水,結果發現甲杯比乙杯鹹,於是把甲、乙兩杯混合成丙杯,但發現丙杯中仍有少部分未溶解的鹽。請問:甲、乙、丙之濃度大小關係為何?(注意:甲中尚有未溶解的鹽) (A)
- 秦始皇之所以被認為是暴君,是因為利用嚴格的法律和權勢來統治天下,這種統治方式符合下列哪一家的主張? (A)儒家 (B)道家 (C)墨家 (D)法家
- ( )大氣的成分中,可以吸收紫外線,保護地表生物的氣體是下列何者?(A)二氧化碳 (B)水氣 (C)氧氣 (D)臭氧。
- ( )臺灣地區河流上游山洪暴發的原因常為何?(A)颱風、梅雨帶來豪雨 (B)皆因夏日午後局部雷陣雨 (C)春天來臨時的綿綿春雨 (D)東北季風帶來的雨水。
- ( )臺灣流傳一首歌謠,歌詞內容提到:「阿里山的姑娘,美如水啊。阿里山的少年,壯如山……。」請問:阿里山上的原住民族群應是下列哪一族? (A)邵族(B)鄒族(C)噶瑪蘭族(D)阿美族
- 在某溫度下,某物質的溶解度為 25 公克/100 公克水,如果在同溫度下於 700 公克的水中加入 100 公克的某物質,則其重量百分濃度為多少? (A)5% (B)20% (C)25%
- 強調「此時此地、同理心、無條件的尊重及誠摯等概念,以促使求職者開放自己的經驗,更相信自己,發揮自我導向的能力」,是屬於哪一個就業諮詢會談理論?(A)個人中心理論(person-centered
- ( )附圖是某個語系包含有 1200 種以上的語言,人口多數居住在東南亞地區,分布區域東達復活節島,西到馬達加斯加島,南至紐西蘭,最北端則為臺灣。上文所述的語系應為下列何者?(A)印歐語系 (B
- ( )清領時期,清廷將原住民區分成「熟番」、「生番」。請問:下列哪一項要素不是他們區分的依據? (A)漢化的程度 (B)是否有納稅(C)鐵器的使用 (D)是否服勞役。
- 「周王分封周的宗室、親戚與功臣駐守各地,受封的諸侯有服從周王命令、鎮守疆土、隨從作戰、交納貢賦和朝覲述職的義務。此制度使周朝鞏固了統治,擴大了疆域,然而受封諸侯在其國內具有相對的獨立性,為日後的
- 40 公克的糖加入 100 公克的水中,若有 16 公克的糖沉澱而未溶解,試問糖水溶液的質量為多少公克?(A)116 (B)120 (C)124 (D)140
- 電氣設備接地之目的為何?(A)防止電弧產生(B)防止短路發生(C)防止人員感電(D)防止電阻增加。
- 阿怡將質量10公斤的物體沿一粗糙水平面上以5 m/s的初速滑行,在5秒末停止,下列何者錯誤? (A)摩擦力為10 N (B)初動能為125 J (C)末動能為0 J (D)摩擦力對該物體作功1
- 一九七○年代,中國陜西臨潼一位農民發現了兵馬俑坑,後來陸續發掘出八千餘件文物,包括陶馬、戰車、步兵與騎兵俑等。這些遺物可以見證哪個帝王積極整軍經武? (A)商紂王 (B)周武王 (C)周幽王 (
- 有關夏朝文化的敘述,下列哪一項是最不可能? (A)君位的傳承沿用「禪讓」的方式 (B)世襲制度的開始 (C)二里頭文化可能和夏朝文化有關 (D)最後一任君主是夏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