問題詳情

        有些蜥蜴和蛇也有類似胎盤的構造,因此要界定一種爬行動物是卵胎生或胎生並不容易,即使沒有明顯的養份供給構造,也不能保證牠們的胚胎真的沒有從母體獲得養份。實驗發現,有些種類若從母體內注入特定的電解質,很快的就能在胚胎體內找到這些電解質,顯然不一定要有胎盤的構造,母體才能將養份傳給胚胎。如果微量元素、水份或甚至於氧氣都視為廣義的養份,原來卵胎生的界定將面臨嚴重的考驗,因為這些物質在沒有胎盤的情況下很容易從母體傳到胚胎體內。早在 1952 年便有學者提出卵胎生和胎生的區分並不精確,也過於武斷,這樣的看法後來又陸續受到其他學者的支持,所以在 1970 年當爬行動物學者在整理這類動物的生殖方式時,便只以胎生和卵生這兩種生殖方式來稱呼,而丟棄了卵胎生的名稱。         爬行動物現生的四個目中唯獨有鱗目具有胎生的方式。有鱗目的種類數佔了整個爬行動物的 96%以上,據估算約有 1/5 的有鱗目是胎生的,而卵生的種類又大多會保留受精卵在母體內,受精卵在體內的時間常佔整個發育期的一半左右。胎生和卵生各有優缺點,胎生的好處是胚胎可以受到較完善的保護,這樣的保護是多方面的,如減少掠食者的捕食和真菌的感染,或改善胚胎發育的環境,使水份和溫度的恆定性更好,然而這些好處也不是沒有代價,將胚胎放在母親的體內顯然會增加母親的負擔,當胚胎在雌體內的時間延長時,雌體能順利攝食的時間便相對的縮短,可以再生一胎的機會也變小,而懷孕時增加的體重會降低其爬行的速度,所以被天敵捕殺的機會也可能上升。 
98.下列何者的敘述正確?
(A) 蜥蜴和蛇都屬於有鱗目
(B) 沒有胎盤的構造,雌體的養份便無法傳給胚胎
(C) 有無胎盤的構造可以做為胎生或卵胎生的分界依據
(D) 早在 1952 年,爬行動物學者便丟棄了卵胎生的名稱

參考答案

答案:A
難度:簡單0.877419
統計:A(136),B(3),C(11),D(5),E(0)

內容推薦

內容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