問題詳情
承上題,這場會議所建立的國際均勢局面,何時後開始崩潰?
(A)第一次世界大戰前夕,歐洲三個同盟與三國協約的對立
(B)1885年後歐洲新帝國主義在非洲的殖民競爭
(C)德、義兩國建國後
(D)1917年俄國革命後,向外推展共產勢力
(A)第一次世界大戰前夕,歐洲三個同盟與三國協約的對立
(B)1885年後歐洲新帝國主義在非洲的殖民競爭
(C)德、義兩國建國後
(D)1917年俄國革命後,向外推展共產勢力
參考答案
答案:[無官方正解]
難度:適中0.5
統計:A(0),B(0),C(0),D(0),E(0)
內容推薦
- 有一本小冊子廣為流傳,內容為:「第三階級是什麼?是一切!但直到現在,他們在政治上怎樣呢?毫無地位」、「沒有特權階級,凡是將會更順利」、「貴族正是國家的累贅」,這本小冊子會在哪裡出現?(A)七年戰爭
- 在織布工程方面,1785年英國人,阿克萊特發明了新型織布機,增加了生產效能,讓棉紡織業開始煥然一新,而這種新型織布機的動力來源為?(A)獸力(B)水力(C)風力(D)人力
- 朱嘉權老師找到一份史料,內容寫到:「諾曼第的工業革命比較緩慢,不過棉業中心的亞爾薩斯確有急速的發展,當□之後,諾曼第的紡錘數量就從1806年的七萬枚,增加到1816年的五十萬枚。」試問□應是下列
- 這次會議名義上是為了重建歐洲和平,實際目的卻是復辟封建王朝,打壓各國的民族、民主運動。致力使歐洲回歸到1789年法國大革命前的原狀,重新建立歐洲的保守勢力。【題組】試問:上述指的是哪一場會議?何
- 00地理上具有分界意義的山岳、河海、城關,有時也是內心感覺的分野。人們常想像:分界的此邊,是熟悉而心安的家園;分界的彼邊,則是令人陌生而憂懼的荒遠地域。下列選項「 」中的詞語,在詩中亦具有此種感覺
- 王曾才教授指出:「這種獲得參政權的思想與願望,就是觸發法國大革命的原動力量,所以革命思想家、策劃家、指導人,就都是出身自這個階段。」試問這個階級指的是?(A)僧侶階級(B)貴族階級(C)農工階級(
- 最初,工人紡織是用手工織布機織布,將線梭從一隻手上拋到另一隻手裡,再用腳踏一下織布機,雖然這是簡單的重複動作;但一天工作下來,仍效率有限,至從那個工具發明後改變了這種情況?(A)軋棉機(B)珍妮
- 幾年以後來自母國的移民,其祖國的概念已經淡化起來,隨著經濟的發展,各地的聯繫日益密切,及郵政制度公路的鋪設更推動了這個進程,許多人忽略了原本的國籍與種族,在語言、生活、習俗等方面開始融合。試問:
- 朱嘉權老師於任課時提出一個觀點:「一個人僅僅是因為擁有一臺機器,就可以像貴族對待他的農民那樣地對待其他人,這是不公平的,他們認為正是像工廠和機器這樣的事物,誰佔有了它們就可操縱別人的命運,所以他
- 00下列詩句均是文學史上名家詩篇的名句摘錄,請仔細閱讀,並選出敘述正確的選項:甲、夕陽無限好,只是近黃昏乙、感時花濺淚,恨別鳥驚心丙、舉杯邀明月,對影成三人丁、花徑不曾緣客掃,蓬門今始為君開戊、問
內容推薦
- 「在弱肉強食的環境中,能調適環境變化與創造趨勢的強者便是贏家,而英國累積的資本,在國內壟斷稱霸以後,向世界進軍尋求資本的投資地。」試問此時的英國屬於哪一類型的國家?(A)舊帝國主義國家(B)重商
- 路易十六在7月14日的夜裡,疑惑地詢問身邊的公爵:「這是一場叛亂嗎?」公爵對路易十六說道:「不,這是一場革命!」試問:他們是在討論哪一件事情?(A)網球場宣誓(B)婦女進軍凡爾賽宮(C)三級會議改
- 00下列文句「 」內的敘述,涉及天文星象的選項是 (A)〈古詩十九首〉:「玉衡指孟冬」,眾星何歷歷 (B)杜甫〈贈衛八處士〉:人生不相見,「動如參與商」 (C)蘇軾〈赤壁賦〉:月出於東山之上,「徘
- 一旦工業革命開始傳播,鋼鐵的充分供應和自由的流動勞動人口,是非常重要的,某個國家在1830年代的革命風潮後獲得獨立,滿足了這兩方面的要求,因此成為繼英國之後歐洲大陸上第一個工業化國家,這個國家指
- 1870年代英國產生的總動力約有四百萬匹馬力,相當於四千萬人的人力。試問:當時英國動力的來源主要為?(A)獸力(B)水力(C)風力(D)蒸氣機
- 1851年,大英帝國舉辦世界博覽會,繼英國以後,法國也於1855年~1856年舉辦了世界博覽會。試問下列何者不是世博會舉辦的目的?(A)拉近貧富距離(B)展示國威(C)刺激消費慾望(D)民眾見識
- 1793年1月21日,他被送上斷頭臺,在臨刑前他對群眾說:「法國人民,我無罪而死,我從這裡接近上帝,但我寬恕我的敵人。」試問:這是法國大革命那個期間發生的事情?(A)國民公會(B)國民會議(C)立
- 00下列文句「 」內的比喻詞語,運用恰當的選項是 (A)眾溪是海洋的「手指」,索水於大山 (B)他們像一群「螃蟹」,在地方上橫行 (C)憂愁似「鹽巴」,少許可以提味,吃多倒盡胃口 (D)煙囪就像是
- 英國1832年國會改革法被認為是其民主政治演進中的一大進步,主要原因在於?(A)完成成年男子普選,使選出的國會議員更具代表性(B)廢除奴隸階制度(C)確立英國成為議會民主政體(D)使小康的中產階
- 「仰仗暴力的法國大革命雖然推翻了神權、君權和封建特權,而建立了民主政治和社會平等的新思想,但是這種革命對於人民的日常生活,很少有直接幫助;另外有一種變革更大,影響更深遠,手段卻很和平的革命,反而
- 1624年英國所制訂的專利法是現代專利法的開始,對以後各國的專利法影響很大,有人因此稱之為「發明人權利的大憲章。」試問專利法對工業革命的幫助為?(A)提供發明者特權(B)頒發高額獎金(C)提升發
- 1763年以後,英國政府為了彌補財政赤字,國會通過很多稅目,向北美殖民地課稅,卻引來激烈抗爭,1770年,英國政府盡廢各稅,僅保留「茶稅」,其原因為何?(A)藉此追查走私進口茶葉,維護正常貿易(B
- 十九世紀是英國歷史上最輝煌的時代,不但在國內議會政治上有長足進展,在海外亦建立了「日不落國」聲威,這些成就主要完成於哪位國王在位的時候?(A)維多利亞女王(B)亨利八世(C)威廉四世(D)伊麗莎
- 某一時期,英國對自己所發明的機器享有專利權,即使是機械的模型也不許運往外國,那時歐洲大陸各國。無暇顧及到新發明的科學機械,等到歐洲恢復了和平,英國也就廢止了機器的禁令,歐洲各國才開始展開工業革命
- 工業革命首先發生於英國,然後傳至歐陸各國,在工業化過程中的歐陸國家,如德、法等國,政府扮演了主導的角色,為了促使工業發展,這些國家首先著重於何種建設?(A)修築鐵路(B)疏浚河道(C)鋪設公路(
- 維也納會議後,日耳曼地區成立一個由奧地利皇室領導的邦聯議會,這個組織一事無成,甚至成為奧國阻擋日耳曼統一的工具,因而被稱為「惰性的中心」。試問:這個組織為?(A)關稅同盟(B)北日耳曼聯邦(C)
- 某文章中提到:「大工廠既然獨佔了工商業利潤,小工廠終於遭受被淘汰的厄運,財富集中於少數大廠主之手,形成貧者越貧,富者越富的社會。」因此,由於農業受到工商業的刺激,也採用機械化大量生產,在各殖民地
- 一個十九世紀歐洲的自由主義者,他會贊成下列哪一主張?(A)人民享有言論、集會結社的自由(B)實施普遍民權,公民的參政權不應受到財產和性別的限制(C)社會安定是個人自由的保障,而宗教是維持社會秩序
- 南北戰爭後進入「重建時期」的美國可能會有何景象?(A)政壇開始形成民主黨與共和黨(B)紡織業傳入美國東北部,開啟了美國工業革命的歷程(C)廉價勞力移民從亞、非大量流入,紐約港口長人潮洶湧(D)民
- ◎下列四圖為甲〜丁四地的氣候圖(圖中數字代表月分)。請問:28〜29題【題組】28•四地中緯度最低為何者? (A)曱(B)乙(C)丙(D) 丁。
- 某個歷史人物說到:「雖然我們不去尋求,但很難避免德意志的紛擾,這是真實的,德意志的未來不在於普魯士的自由主義,而在於強權,普魯士必須聚集力量,並將之掌握在手裡,以待有利時機。」試問:這位人物是誰
- As people grow older, the dependence____ friends and family would grow because our need ofemotiona
- People knew____ after the government made an official announcement on TV.(A)what was the serious e
- 德意志帝國統一之前,在日耳曼地區曾出現過幾個重要的組織,如(1)日耳曼邦聯(2)萊因邦聯(3)神聖羅馬帝國(4)北日耳曼邦聯(5)關稅同盟。試問:按先後排列下列何者正確?(A)12345(B)3
- ______ the mistake is mine, I will take full responsibility.(A)Since (B)No matter (C)As if(D)Eve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