問題詳情

三、甲公司是一個製造高科技消費性產品的股票上市公司,其經歷了數年榮景,盈餘每年持續成長,股價也穩定上升,但是這兩年來競爭者日增,營運結果不如預期。甲公司因為零售商客戶無儲存空間,為了配合大型零售商,而與客戶簽訂合約,採取由甲公司提供倉儲以及「先開發票暫不出貨」的實務,當客戶簽訂不可取消合約即表示有採購的事實與付款的義務,但是產品暫放甲公司倉庫,與甲公司未出售商品分開存放,待接到客戶指示再依其指定地點送貨到點。預期景氣持續看好甲公司乃擴大了倉儲空間,以配合「先開發票暫不出貨」的作法,然後來適逢景氣不佳,有些客戶雖簽有不可取消書面合約,但附有但書表示,得於事後驗收決定是否接受該批貨或取得折讓。後來甲公司對已售及未售產品並未完全區分儲放地點,因此也造成配送員工送貨時無法區分那些是已出售,那些尚未出售。又甲公司對不再生產的成品以折價售出,但發票卻以正常價格開立,而客戶之訂單上卻顯示折價後價格,而且還發現數個重複開立發票的情況,又發現在大部分情況下,客戶發票的收件人是特定的經理人員,而不是客戶付款部門。甲公司會計制度中記載以上所述制度,並且連同合約亦整理在文件檔案中,發票亦印有「先開發票暫不出貨」的戳記。又對要出清的成品另貼有「出清」標籤,註明正常價格在發票上。甲公司如此努力的結果使得2001 年12 月的銷貨比2000 年12 月增加35%。甲公司財務報表重大不實之表達使得2001 年12 月營業額共高估了14億,也使得淨利高估40%。對先開發票暫不出貨的商品,過去均有倉儲空間分開存放客戶已買貨品,但出貨單中貨運公司與貨運日期是空白未填,出貨單中則有甲公司員工簽名與日期,與貨運公司人員之簽名與日期。由於後來對客戶與甲公司存貨未加區分,甲公司乃於2002 年初轉了14 億的「先開發票暫不出貨」營業額中的7 億,使得2002 年1 月營業收入成為負數。就以上所述案例具體寫出應有之查核作為,包括:(16 %)1. 查核目標:依財務報表五大聲明列出查核目標;2. 控制:扼要列出應有但卻不存在的控制;3. 控制測試設計:具體扼要列出控制測試查核程序,以發現開發票暫不出貨交易,以及超開發票的交易;4. 餘額證實測試設計:針對查核目標具體扼要列出餘額證實查核程序以發現不符查核目標之證據。

參考答案

無參考答案

內容推薦

內容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