問題詳情
7.若要使齒輪傳動時壓力角保持一定,則齒輪曲線應採用
(A)外擺線
(B)螺旋線
(C)漸開線
(D)內擺線。
(A)外擺線
(B)螺旋線
(C)漸開線
(D)內擺線。
參考答案
無參考答案
內容推薦
- 模數為3,齒數為35,則齒輪之外徑為(A)111 mm (B)108 mm (C)96 mm (D)121 mm。
- 當一直線沿一圓之圓周運動時,此直線上任一點之軌跡,稱為(A)擺線 (B)漸開線 (C)阿基米德螺旋線 (D)雙曲線。
- 下列何者不是擺線齒輪的互換條件?(A)周節相等 (B)徑節相等 (C)壓力角相等 (D)模數相等。
- 利用臭氧作為自來水消毒時,下列何者為其缺點?(A)產生三鹵甲烷 (B)產生溴酸鹽(C)產生一氯胺 (D)產生二氯胺
- 下列有關齒形尺寸的敘述,何者為正確?(A)徑節等於節圓直徑除以齒數 (B)周節等於齒數除以節圓周 (C)徑節愈大,齒形愈大 (D)模數愈大,齒形愈大。
- 放大器元件中,共模信號指的是哪一類信號?(A)週期性信號 (B)雜訊 (C)偏壓電壓 (D)偏壓電流。
- 排水配管時是否要考慮管線之坡度(A)不一定要(B)不要(C)一定要(D)視現場決定。
- 一般最適合於麵包製作的水是?(A)中硬度水(B)鹼水(C)蒸餾水(D)軟水。
- 如圖所示之滑車組,若 F = 40N,則可吊起重物 W 為 (A)150 N (B)100 N (C)240 N (D)300 N。
- 在Word 2016中,在預設情況下,Word的「行號」功能會為文件中每一行編號,但不會對下列哪一個項目顯示行號? (A)與文字排列的表格 (B)與文字排列的圖片 (C)與文字排列的圖表 (D
內容推薦
- 在材料性質相同,面積相等之情況下,下列截面之樑,何者所能承受之彎矩強度值最大?(A) (B) (C) (D)
- 一個力向量以卡氏直角坐標系統表示成<2,-1,4>作用於 一坐標點<0,1,-5>處,此力對坐標原點所形成之力矩大小最接近下列何者? (A) 5 (B) 10 (C) 15 (D) 20
- 公制標準齒輪之模數為M,其齒厚為(A) (B)πM (C)M (D)2πM
- 如【圖 6】所示,一繩索繫著兩重物 W1 和 W2,TTT3 為各段繩張力,下列敘述何者錯誤?(A)如果 H1>H2,代表 W1>W2(B)如果 W2=W1 且 H1>H2,代表 T3>T
- 如圖所示,若欲起 120kg 之重物W,則需拉力F (A)8kg (B)10kg (C)12kg (D)15kg。
- 滑車的機械利益與何者有關?(A)滑輪大小 (B)繩索長短 (C)滑車類別 (D)滑輪重量。
- 有一輪系,由A、B、C、D四個齒輪依序以單式輪系組成。A輪是主動輪,D輪是從動輪,如果A、B、C、D這四個齒輪之齒數比為1:2:3:4,此輪系之輪系值為(A)-1/(B)-1/(C)1/3
- 三重滑車之輪系為何者之應用(A)單式輪系 (B)普通輪系 (C)複式輪系 (D)周轉輪系。
- 輪系值小於1的輪系是用來(A)提高效率 (B)減少功率損失 (C)增加轉速 (D)降低轉速,增加扭矩。
- 若需要一組傳達不相交而互成直角之兩軸間,有極高之轉速比,工作時發聲又較小,則要用(A)人字齒輪 (B)斜齒輪 (C)蝸桿與蝸輪 (D)正齒輪。
- 下圖所示的放大器,何項條件滿足時,共模增益(Vo/Vin)為零? (A) (B) (C) (D) 。
- 我國中央標準局制定齒輪的壓力角為(A)5° (B)20° (C)15° (D)5°。
- 有一根三線蝸桿與一60齒之蝸輪相嚙合,已知蝸桿之轉速為180rpm,則蝸輪之轉速為多少rpm?(A)(B)(C)(D)120。
- 下列有關漸開線齒輪之敘述,何者是錯誤的?(A)製造較容易 (B)沒有干涉現象 (C)齒形由單一曲線形成 (D)壓力角一定。
- 節圓(pitch cicle)直徑160mm,齒數32之正齒輪之周節(circular pitch)為(A)5mm (B)7mm (C)2mm (D)5mm。
- 兩齒輪嚙合傳動時,其中一對輪齒自開始接觸至終止接觸,其間所轉動的角度稱為(A)作用角 (B)漸近角 (C)壓力角 (D)漸遠角。
- 徑節(pitch cicle)為2之齒輪,齒形之模數 (module)(mm)為(A)7mm (B)8mm (C)4mm (D)54mm。
- 一個圓在一條直線上滾動,其圓周上任一點之軌跡為(A)外擺線 (B)內擺線 (C)漸開線 (D)正擺線。
- 有一對兩軸平行之外接螺旋齒輪,已知主動輪之螺旋方向為右旋,螺旋角為15°,則其被動輪之螺旋方向及螺旋角為多少度?(A)右旋15° (B)左旋15° (C)右旋75° (D)左旋75°。
- 兩外接之正齒輪中,原動輪齒數為50,周節為2πmm,兩輪中心距為100mm,則從動輪之齒數為(A)(B)(C)(D)50。
- 工作深度為全齒高與齒間隙之差,等於兩倍的(A)齒冠高 (B)齒根高 (C)齒厚 (D)齒間。
- 一正齒輪的齒數為42,節圓直徑為126mm,則該齒輪的模數M與周節Pc各為多少?(A)M = 2,Pc = 2πmm (B)M = 3,Pc = 3πmm (C)M = 4,Pc = 4πmm
- 一對螺旋齒輪主動輪之齒數為40,螺旋角為60度,若周節為10mm,則從動輪之螺旋角為(A)60度 (B)50度 (C)40度 (D)30度。
- 漸開線齒輪完全嚙合,保持一定轉速比之條件為兩輪之(A)模數與節徑相同 (B)漸近角與模數相同 (C)周節與壓力角相同 (D)漸近角與漸遠角相同。
- 如圖所示之輪系組合,若A軸順時針50rpm,則C軸與B軸的轉速分別為 (A)200,1250 rpm (B)1000,200 rpm (C)200,1000 rpm (D)250,100 rp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