問題詳情

※  西元1953年,芝加哥大學的兩位化學家米勒(Stanley Miller,西元1930∼2007年)及尤瑞(Harold Urey,西元1893∼1981年)在一個燒瓶中放入當時人們認為的地球原始大氣成分,例如氨、甲烷、氫等氣體及水蒸氣,再插入兩支電極後將燒瓶密閉,然後在容器中放電,以模擬早期地球可能的原始狀態。七天後,瓶中可收集到一些有機物,甚至有幾種胺基酸產生!隨後又有許多人進行類似的實驗,使用不同的氣體組成或改用紫外線、高溫和震動等環境,也都能獲得一些生物體內所含的重要有機物,例如胺基酸、葡萄糖等。這些成功的實驗也獲得了許多讚賞。  但也有許多人對於米勒的實驗提出質疑。例如米勒實驗中所加入的氣體量,遠高於原始大氣的實際濃度。氣體量太低,由無機物合成有機物的反應就難以進行,或剛合成又立即分解。再者,米勒實驗中,兩天內所釋放的電能,相當於原始地球表面四千萬年所接受的能量。也就是說,米勒在燒瓶中觀察到的化學反應在實際原始大氣層中是難以發生的。  雖然米勒的實驗還有許多待解的疑問,但仍無損其重要性,生命可能由無機物演變而來的想法,為生物科學開展了一個無限可能的研究方向。
46.( )「生命的起源」課文中,你認為米勒實驗模擬的是哪個時期的地球環境?
(A)地球剛形成時
(B)地表冷卻後火山活動頻繁時
(C)行光合作用生物出現後
(D)恐龍活躍於地球時

參考答案

答案:A
難度:適中0.5
統計:A(0),B(0),C(0),D(0),E(0)

內容推薦

內容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