問題詳情
33. 學界借用二十世紀上半葉巴爾幹半島的歷史發展,建立一個新的概念,稱為「巴爾幹化」,用以說明近來學術發展的趨勢。這個名詞最可能用以說明下列哪一現象或概念?
(A)研究經費來自不同的單位
(B)研究課題以巴爾幹為中心
(C)研究人員來自不同的國家
(D)研究課題分化,彼此競爭
(A)研究經費來自不同的單位
(B)研究課題以巴爾幹為中心
(C)研究人員來自不同的國家
(D)研究課題分化,彼此競爭
參考答案
答案:D
難度:適中0.5
統計:A(0),B(0),C(0),D(0),E(0)
內容推薦
- 四支音叉量測結果如下:(甲) 10秒內振動1000次;(乙) 20秒內振動3000次;(丙) 5秒內振動1000次;(丁) 40秒內振動4000次。則哪組音叉會產生共振現象? (A)甲、丁 (B
- 乙公司會計人員正編製銀行往來調節表,在進行調整事項時,下列何者需在公司帳上做調整分錄?(A)銀行收取其他公司手續費而誤扣除公司存款金額時發生之錯誤(B)未兌現支票(C)在途存款(D)銀行存款帳戶的
- 一份文件指出:「殖民地臺灣之基礎工作先要確立完全的地方自治制,所有解放運動都以此為出發點。欲達此目的,必須集合各界人士,協力同心。一面取法日本及先進文明諸國之制度,參酌臺灣之實情,作成改革方案
- 某地文化以希臘為基礎,使用希臘語,卻自認為羅馬人,其周邊國家也都稱他們為羅馬人。這最可能是何時何地的情況?(A)三世紀的倫敦 (B)七世紀的羅馬(C)十世紀的君士坦丁堡 (D)十五世紀的威尼斯
- 某一時期,臺灣貿易結構發生重大變化,30年間,進口增長5倍,出口增長10倍。臺灣受到外國資本控制,本地資本也獲得強化,但原本以兩岸為中心的貿易卻大幅衰落。這一時期最可能是:(A)荷蘭人入據
- 借款資金的運用計畫,是作為審核授信案件的重要因素之一,一般而言,借款資金用途中,以下列何者為最差,銀行須承擔最高之風險?(A)購買資產 (B)償還其他銀行債務 (C)償還民間所負債務 (D)替代股
- 甲公司使用零用金制度,當公司職員搭計程車出差而支付計程車資時,則甲公司之會計人員:(A)立即借記交通費用 (B)立即貸記現金(C)暫時不需做分錄,等後續撥補零用金時,再作分錄 (D)立即支付現金給
- 某人出門,拿著白銀到布行購買棉布,順便到書鋪買了幾本章回小說。回家途中,巧遇剛從外地旅遊回來的親友,一起到茶館去,聽親友談論旅途的見聞。這個場景最可能出現於:(A)唐代揚州 (B)宋代蘇州 (
- 十六到十七世紀初,一位統治印度的君主其文治武功均盛,他的愛情故事至今仍在印度流傳。據說,他娶了一位信仰本地宗教的女子後,受其影響,開始推動宗教寬容政策。根據你的歷史知識,這位君主最可能是信奉哪
- 十九世紀時,臺灣的茶業市場相當國際化。1890年代初,一位臺北大稻埕的茶商,若要掌握世界各地茶業行情的最新動態,他最可能透過何種管道取得訊息?(A)限時信函 (B)報紙報導 (C)船員口信 (
內容推薦
- 甲公司採用預期信用損失法處理應收帳款之呆帳,X1 年底應收帳款餘額為$900,000,調整之前備抵損失為借方餘額$2,000,甲公司估計 X1 年底備抵損失應有之餘額為應收帳款餘額的 1%,則甲公
- 甲音叉振動頻率300赫茲,發聲強度為80分貝;乙音叉振動頻率200赫茲,發聲強度為100分貝;丙音叉振動頻率300赫茲,發聲強度為70分貝;丁音叉振動頻率 400赫茲,發聲強度為90分貝,當甲音
- 一項博物館特展的導覽手冊介紹某個遺址的文物,內容包括:青銅製人頭與人面像、黃金製面罩與權杖、祭祀使用之各種器物。此次特展的主題應是:(A)臺灣北部的大坌坑文化 (B)長江流域的河姆渡文化(C)
- 某人來到臺灣,記錄他的見聞。其中一段敘述他經由半線(彰化)社,到達今臺中附近的大肚社,所見景觀是「林莽荒穢,宿草沒肩,與半線以下如各天。」根據這段描述,此人最可能於何時來到臺灣?(A)荷治時期
- 由「學而時習之,不亦說乎?」「其恕乎!己所不欲,勿施於人。」這種說法的口氣,可以看出孔子做人的態度是: (A)事事存疑而不肯相信 (B)功成不居 (C)謙遜而不專斷 (D)進退有節,保留餘地
- 根據1926年臺灣總督府進行的鄉貫調查,全臺257個行政區中的208個,有某族群居住,他們擅長貿易,主要分布在西部沿海港口附近。這個族群最可能是:(A)泉州人 (B)漳州人 (C)客家人 (D
- 甲公司 X1 年 7 月 1 日將倉庫出租,當時預先向承租人收取一年的租金$12,000,公司會計人員在 7 月 1 日當天做的會計分錄為貸記「預收租金」$12,000,則在 X1 年 12 月
- 當矩陣 特徵值為-5 時,所對應之特徵向量為何? (A)(B) (C)(D)
- 1894年10月,一份文件指出:滿清原為塞外蠻族,既非受命於天,又無功於中國,趁明朝衰落,使用暴力劫奪,統有中國。我國要討伐的是滿清朝廷,不是貴國人民。古人不是這麼說:天所與,如不取,反受其咎
- 第二次世界大戰結束以後,某國修訂憲法,規定:永遠放棄發動戰爭的權力,也承諾永遠不建置陸、海、空三軍或其他軍事武力。這個國家是:(A)日本 (B)蘇聯 (C)義大利 (D)德國
- 某人表示:工匠製造樂器是為了演奏,世間萬物都是為了特定用途而造出來的。但是,人類和萬物不同,可以自由選擇自身的目的和價值,不是為了特定用途而生。這個人的說法最接近哪種思想?(A)伊比鳩魯學派
- 乙公司 X1 年 1 月 1 日支出現金$1,000,000 購入一台設備,估計耐用年限為 5 年,則乙公司採用下列哪一種折舊方法,X1 年度的折舊費用最高?(A)直線法 (B)雙倍餘額遞減法
- 丙公司 X1 年底用直接法編製現金流量表,X1 年度的銷貨收入$1,600,000,X1 年 1 月 1 日應收帳款$60,000,X1 年31 日應收帳款$30,000,則當年度來自銷貨收到現金
- 某場戰役後,政治人物表示:此次大捷是軍事勝利的開端,改變了國人失敗心理,總裁特派我來慰問全體將士。當勝利消息傳到臺灣時,正是臺灣慶祝光復的紀念日,預兆著今後國家前途的光明。這個事件是:(A)1
- 學者評論影響某一戰役成敗的因素有:經濟崩潰、政府失卻民心、黨內派系鬥爭、國際調停失敗。此戰役最可能是:(A)1894年,甲午戰爭 (B)1905年,日俄戰爭(C)1930年,中原大戰 (D)1
- 某朝代後期,權臣秉政。他將流民納入在地戶籍管理,國家因而得以增加賦稅收入,提供人力和物力,展開收復失土的軍事行動。這個人應是:(A)六出祁山的諸葛亮 (B)東晉末執政的劉裕(C)南宋初北伐的岳
- 甲公司於 X2 年 1 月 1 日購買機器設備一台,購買時總共支出現金$50,000,估計耐用年限為 5 年,殘值為$5,000。甲公司採用直線法提列折舊,並於 X4 年 1 月 1 日將該機器
- 甲公司 X1 年 5 月 3 日購買一筆股票,總成本為$230,000。甲公司將該股票歸類為透過其他綜合損益按公允價值衡量之證券投資。X1 年底時,此筆股票的公允價值為$200,000,則此筆股票
- 一場動亂裡,叛軍攻入廣州城,大肆殺戮。根據記載,大食人、波斯人、猶太人在這場動亂中的受難人數竟然多達12萬。這場動亂最可能是:(A)漢末黃巾之亂 (B)唐末黃巢之亂(C)元末白蓮教亂 (D)太
- 一位英國詩人,作品主題廣泛,包括奧德賽、亞瑟王,還有克里米亞戰爭與女王在位五十周年慶等身邊發生的時事。這位詩人最可能是:(A)莎士比亞(1564-1616) (B)拜倫(1788-1824)(
- 乙公司於 X1 年 12 月 31 日採用直接法編製現金流量表,X1 年度的銷貨收入$1,800,000,銷貨成本$1,450,000,X1年 1 月 1 日存貨為$4,000 以及應付帳款$1
- 甲公司於 X1 年 1 月 1 日以折價發行公司債,每年的 12 月 31 日支付利息,則應付公司債折價之攤銷對利息之影響為:(A)使利息收入減少 (B)使利息收入增加 (C)使利息費用減少 (D
- 歷史記載:1875年,某國兵艦突入朝鮮江華島,毀砲臺,焚城,殺朝鮮兵,掠軍械,後又在釜山駐軍艦。並與朝鮮訂約,承認朝鮮為獨立國,而該國可以隨時測量海域。這個國家是:(A)英國 (B)日本 (C
- 某位士人批評:本朝將軍事、財政、法律等一切權力盡歸中央,以致外敵入寇,地方無力抵擋,京師瓦解,全國即告解體。這種現象最早可能發生在何時?(A)西晉 (B)唐代 (C)宋代 (D)明代
- 乙公司於X2 年 1月 1 日以$2,000,000 購入丙公司普通股作為投資,該普通股股數相當於丙公司流通在外股數的 40%,乙公司採用權益法處理該普通股之投資,投資成本等於取得丙公司之股權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