問題詳情
54. 捲筒輪轉印刷,應根據捲筒紙適當調整張力否則容易產生
(A)紙張飄移套印不準
(B)版面起髒
(C)疊印不良
(D)反印。
(A)紙張飄移套印不準
(B)版面起髒
(C)疊印不良
(D)反印。
參考答案
答案:A
難度:非常簡單1
統計:A(7),B(0),C(0),D(0),E(0)
內容推薦
- 目前台灣的電力系統所使用的交流電頻率為:(A) 60 Hz (B) 80 Hz(C) 50 Hz(D) 100 Hz (E) 1000 Hz。
- 焦耳實驗中,質量10kg之重物由高度1 m處下降,旋轉槳輪攪動0.5 kg的水,水最初溫度 為5 °C,則其最後溫度為何?(假設為理想狀態,重力加速度為10 m/s2,水的比熱為定值1 cal/
- 印版寬度過窄,與下列何者無關? (A)觸版水輥損傷(B)觸版墨輥損傷(C)橡皮布損傷(D)壓力滾筒損傷。
- 下列何者不是平版印刷的基本操作要求 (A)水墨平衡(B)壓力適當(C)規位準確(D)速度快慢。
- 張頁印刷,紙張若不平整容易在印刷時出現 (A)起皺(B)版污(C)印紋脫落掉版(D)墨皮。
- a如圖(九)所示之電路,a、b 兩端的諾頓( Norton )等效電流 IN及等效電阻 RN各為何? (A) IN = 10A,RN = 8Ω(B) IN = 10A,RN = 6Ω(C) IN
- 理想水壓機大小活塞半徑為2 : 1,則:(A)壓力 1 : 1 (B)總力 2 : 1 (C)作功 4 : 1 (D)位移 1 : 2 (E)作功 1:4。
- 如圖(十九)所示之電路,若BJT之 β=100,VBE =0.7V,則VCE約為何? (A) 4V圖(十九)(B) 5V(C) 9V(D) 7Vˉ
- 印版厚度測量應使用 (A)卡尺(B)襯墊儀(C)測微器(D)放大鏡。
- 版邊註明 K 記號者表示 (A)黑版(B)洋紅版(C)青版(D)黃版。
內容推薦
- 為求印版和襯墊總厚度精確,印版和襯墊應 (A)分開測量(B)一起測量(C)分批測量(D)任意測量。
- 快速版夾比傳統版夾動作 (A)簡單(B)複雜(C)一樣(D)困難。
- 滿版印刷時,印紋產生雪花現象乃是因為 (A)油墨濃度不足(B)紙張表面處理不良(C)版面水份過多(D)版面水份過少。
- 印版長度過長,會造成 (A)油墨過多(B)印版緊度過大(C)裝版不易(D)給紙不順。
- 印版上套對孔多位於 (A)咬口(B)版尾(C)版左右邊(D)不一定 部份。
- 印刷時,印版上有髒點可用 (A)修正筆(B)簽字筆(C)麥克筆(D)粉筆 消去。
- 手動快速版夾係利用何種原理 (A)彈簧彈力(B)偏心軸(C)螺絲鎖緊(D)氣壓 夾緊印版。
- 新式版夾規位器一般為 (A)插銷式套釘孔(B)U型凸起套釘(C)外插式套釘(D)隱藏式套釘。
- 想獲得良好的網點品質,應選用 (A)硬式襯墊橡皮布(B)軟性襯墊橡皮布(C)粗面橡皮布(D)快速裝卸型橡皮布。
- 印版是否已上保護膠可用下列何者 (A)溶劑(B)苯(C)水(D)機油 擦拭得知。
- 在電流的磁效應實驗中,電流通過長直導線所產生的磁場與電流方向呈:(A) 180°(B) 90°(C) 45°(D) 30°(E) 0。。
- 傳統濕潤系統在裝水輥時,兩支觸版輥絨毛方向應 (A)相同(B)相反(C)平行(D)無所謂。
- 平版印刷機印版拆卸由那裡開始 (A)版頭(B)先鬆版尾再拆版頭(C)版尾(D)先左後右兩邊拆。
- 三片式版尾夾有什麼作用 (A)撐開版尾印紋(B)使夾版更緊(C)平衝旋轉力(D)減少噪音。
- PS 版需保留時,應以何種做均勻塗佈 (A)凡立油(B)阿拉伯膠(C)康版墨(D)機油。
- 酸性水槽液 pH 值應維持在 (A)0~0(B)0~0(C)0~0(D)0~0。
- 捲筒紙絲流方向 (A)沒有絲向(B)有橫絲直絲之分(C)只有單一絲向(D)只有橫絲向。
- 版夾歸位應重視 (A)水平(B)左右(C)水平與左右(D)深淺的定位。
- 橡皮布壓傷後,通常下層襯墊 (A)不受影響(B)一併壓傷(C)稍有凸起(D)一定破裂。
- 墨輥表面龜裂,多半表示 (A)油墨不良(B)壓力太大(C)水太酸(D)水墨不均造成。
- 橡皮布緊度不足容易產生 (A)鬼影(B)雙影(C)水墨不平行(D)版污。
- 墨輥壓力調整,下列何種方式不宜 (A)墨痕法(B)紙條測量法(C)厚薄規片測量(D)姆指檢知法。
- 拆卸印版時應 (A)先上印壓(B)先鬆開全部版夾(C)先鬆開版頭版夾(D)先鬆開版尾版夾 。
- 油墨的代號中,"H"代表 (A)較軟(B)較硬(C)正常(D)特軟 型油墨。
- 為提高印版非印紋部位的親水性,印版於顯影沖版完成後會均勻塗佈一層 (A)磷酸(B)阿拉伯膠(C)重鉻酸鹽(D)草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