問題詳情

七、閱讀框線中的文字,據此回答問題。(16 分)抗戰期間,在重慶的南開中學,有一個初三的學生和幾個同學合辦一份叫《健報》的壁報,他負責文藝版,每週除徵求同學的文稿外,自己也要寫一篇;而且還特別去採訪當時的校長,也就是知名的教育家張伯苓先生。抗戰勝利,他隨父母回到上海,就讀南洋模範中學,開始大量閱讀諸子百家古籍及中國現代作家的小說,而興起了想要成為一個作家的夢想。但當他向父親透露這個志向時,在銀行界服務、見多識廣的父親卻很技巧地告訴他:「寫作是一個不易謀生的職業。你做作家,可能會餓肚子。」於是他聽從父親的建議,去唸滬江大學的銀行系,但讀了兩個月就因大陸變色而逃到香港。他父親認為時局紛亂,讀商科的前途難料,想讓他出國唸理工。他在波士頓的三叔於是幫他申請了哈佛大學。在到美國後,他問三叔為什麼不替他申請麻省理工學院?三叔說他原本熱愛文科,後來讀了商科,現在又說要改讀理工,「我想你應該有時間漸漸建立自己的興趣,與其急急地把你插入非常專門的麻省理工,不如讓你在哈佛有一個緩衝時期。」雖然他在哈佛讀了一年後,就又轉到麻省理工,但在數十年後回顧,在哈佛那一年卻是他一生中「最興奮、最有意義、最難忘的一年。」他就是後來的台積電董事長張忠謀。在哈佛那一年,除了物理、數學、化學外,他還選了英文與人文(西洋文化與歷史)兩門課,前三門課他是就輕駕熟,反而是後兩門課讓他吃足了苦頭(譬如兩天就要讀五章的荷馬史詩《伊里亞德》),但也因此使他終身受用不盡,不僅讓他開始以英文為主語,用英文思考和表達,而且對西洋文化有了較全面的了解,大大開拓了他在人生和商場上的視野。節錄自《青春第二課》1.請根據以上內容,設計一個作文題目。2.請依據所訂定的作文題目,寫一篇 150 字以內的引導文字。

參考答案

答案:C
難度:非常簡單0.950039
統計:A(352),B(160),C(11029),D(68),E(0) #
個人:尚未作答書單:儲金匯兌、是否繳納稅捐?

內容推薦

內容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