問題詳情
17. 下列關於范仲淹〈岳陽樓記〉、歐陽脩〈醉翁亭記〉、蘇軾〈赤壁賦〉的敘述,正確的選項是:
(A) 三篇文章雖皆流露遭逢貶謫的感慨,仍不忘對時局提出諍言
(B) 三篇文章的敘寫次序皆為:登高望遠→遙望京城→抒發感懷→物我合一
(C) 歐陽脩〈醉翁亭記〉認為官運難卜,應該及時享受與民同遊共飲的快樂
(D) 范仲淹〈岳陽樓記〉認為儘管仕途受挫,知識分子仍當以百姓安樂為念
(E) 蘇軾〈赤壁賦〉藉萬物盛衰之理,說明自我調適,以理化情之道
(A) 三篇文章雖皆流露遭逢貶謫的感慨,仍不忘對時局提出諍言
(B) 三篇文章的敘寫次序皆為:登高望遠→遙望京城→抒發感懷→物我合一
(C) 歐陽脩〈醉翁亭記〉認為官運難卜,應該及時享受與民同遊共飲的快樂
(D) 范仲淹〈岳陽樓記〉認為儘管仕途受挫,知識分子仍當以百姓安樂為念
(E) 蘇軾〈赤壁賦〉藉萬物盛衰之理,說明自我調適,以理化情之道
參考答案
答案:D,E
難度:非常困難0
統計:A(0),B(0),C(0),D(0),E(0)
內容推薦
- 中國圖書向以經、史、子、集四部分類。下列十篇文章,何者的分類歸檔是正確的:(甲)〈蒹葭〉 (乙)〈漁父〉(丙)〈中庸〉(丁)〈齊物論〉(戊)〈鶯鶯傳〉(己)〈鴻門宴〉(庚)《水經注》(辛)〈馮
- 【題組】6譁
- 下列關於古代士人在其文章中展現襟抱的敘述,正確的選項是:(A) 范仲淹〈岳陽樓記〉以「謫」字為文眼,對照「遷客騷人」和「古仁人」,顯示自我「先天下之憂而憂,後天下之樂而樂」的胸懷(B) 歐陽脩
- 用形象的詞語,把一種感官的感覺轉移到另一種感官上,也就是把人們的各種感覺(視覺、聽覺、嗅覺、味覺、觸覺等)通過比喻或形容詞溝通起來,使得感官發生了轉移,這種修辭格叫「移覺」。下列選項,何者是使
- 【題組】3展
- 下列選項中,何者具有假設的語氣? (A)聖人之所以為聖,愚人之所以為愚,其皆出於此乎(B)豈其徜徉肆恣,而又嘗自 休於此邪?(C)與其從辟人之士,豈若從辟世之士哉(D)如得其情,哀矜而勿喜(E)
- 三、翻譯題:20%【題組】「位卑則足羞,官盛則近諛。」4% 譯:
- 下列各文句的敘述,何者正確? (A)孔子的學生各有所長,子路長於軍事,冉求長於内政,公西華長於外交(B)「願車馬、 衣輕裘,與朋友共,敝之而無憾」,是子路之志,子路在孔子死後,為孔子守墓六年(C
- 關於〈墨池記〉的旨趣、章法與内容,下列敘述何者正確? (A)藉王羲之臨池學書敘天分的重要(B)文中多運用設問句法, 激起全文流暢的辭氣(C)以「精力自致」與「天成」對比而敘,主題鮮明(D)是即景
- 下列詩聯與人物的配對,正確的選項是:(A)「長揖雄談態自殊,美人巨眼識窮途。屍居餘氣楊公幕,豈得羈縻女丈夫?」一一 紅拂女(B)「勝敗兵家事不期,包羞忍辱是男兒,江東子弟多才俊,捲土重來未可知。
內容推薦
- 【題組】苑「一ㄡˋ」
- 【題組】4樁
- 【題組】飯疏食、飲水,曲肱而枕之,樂亦在其中矣。不義而富且 貴,於我如浮雲。6% 譯:
- 言談中基於禮貌,提到對方時,稱呼其近侍隨從,以表示「不敢當面進言,謹向位階較低的侍從報告」之意,如敬稱國君為「陛下」。下列文句「 」內的語詞,屬於此一用法的選項是:(A) 太尉「執事」:轍生好
- 【題組】6曰暮東風怨啼鳥
- 【題組】7夷
- 設A.B.C 都是實數,且滿足行列式 =6,則行列式 = (A)4 (B) 6 (C) 9 (D) 12 (E) 15
- 【題組】4•顏淵曰:「願無伐善,無施勞。」子路曰:「願聞子之志!」 子曰:「老者安之,朋友信之,少者懷之。」7% 譯:
- 下列選項中所提及的人物,列為孔門「四科十哲」是:(A)德行:吾日三省吾身一曾子(B)德行:一簞食、一瓢飲,居陋巷, 人不堪其憂,回也不改其樂一顏淵(C)政事:衣敝温袍,與衣狐貉者立,而不恥者一子
- 【題組】7醉臥沙場君莫笑
- 【題組】8費
- 下列關於「賦」的說明,何者正確?(A) 「賦」是介於詩文之間的一種韻文。荀子〈賦篇〉是第一篇以賦名篇的作品,屬哲理短賦(B) 漢代是賦最興盛的時期,多長篇鉅製,辭藻華麗,筆勢誇張,好用生僻字詞
- 下列關於〈上樞密韓太尉書〉一文的說明,何者正確?(A)「書」之文體包括兩種:第一種是臣下向皇帝進言陳詞,稱為「上書」;第二種是親朋間往來的私人信件,稱為「書」或「書牘」。本文屬於第二種書信類(
- 有關「書序」與「贈序」之解說,下列何者正確? (A)前者為文體的一種,用以說明著作的旨趣、内容或寫作經過,如:李 白的〈春夜宴從弟桃花園序〉(B)後者係贈人以文,以表敬愛或陳忠告之誼,如:韓愈〈
- 【題組】「釃」酒臨江
- 【題組】「愀」然變色
- 【題組】5彼
- 四、改錯題:10%【題組】1稜
- 關於古文運動的敘述,下列的選項是:(A)「古文」之名乃相對於盛行在魏晉至唐代的駢儷「時文」而起(B)雖有中 唐韓愈等人首倡疾呼,古文運動在唐代並沒有成功(C)至宋代歐陽脩出而領導,提攜後進,古文
- 【題組】8暫將團扇共徘徊
- 【題組】9籌
- 所謂「喜悲」、「寵辱」、「得失」、「優劣」往往出於主觀判斷,是相對而非絕對的。下列文句,表達此一體認的是:(A) 奢則不孫,儉則固;與其不孫也,寧固(B) 以差觀之,因其所大而大之則萬物莫不大
- 文學或歷史上常有數人並稱之名號。下列各組人物,何者不但並稱,且有師生之誼?(A) 晏歐:晏殊、歐陽脩(B) 歐曾:歐陽脩、曾鞏(C) 歸奇顧怪:歸有光、顧炎武(D) 公安三袁:袁宗道、袁宏道、
- 中國古代計長短稱「度」,計容量稱「量」,計重量稱「衡」,各有不同的計算單位,如「尺寸」、「升斗」、「錙銖」。下列文句中有提到相關「度量衡」單位的是:(A) 蘇軾自云:吾文如萬斛泉源,不擇地皆可
- 【題組】9江流石不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