問題詳情
10.不僅畢生以醫道救人,診治人的肉體,而且以文學的良知,反抗日本的殖民政權,喚醒被壓迫者的靈魂。因此被稱為「臺灣新文學之父」。此段論述是指何人?
(A)林獻堂
(B)蔣渭水
(C)賴和
(D)楊逵。
(A)林獻堂
(B)蔣渭水
(C)賴和
(D)楊逵。
參考答案
答案:[無官方正解]
難度:適中0.5
統計:A(0),B(0),C(0),D(0),E(0)
內容推薦
- 人類的受精作用一般在何處發生?
- 【題組】以地形剖面圖可判斷某地的視野之優劣,請問依此原則,在下列村落中,林家村僅能看見何者部分的聚落與設施? (A)王家村 (B)余家村 (C)吳家村 (D)李家村。
- 日治時代臺灣總督具有行政、立法、司法及軍事等專制獨裁權力,是根據下列哪一項法令? (A)保甲條例 (B)匪徒刑罰令 (C)六三法 (D)三段警備制。
- 這是一份文告的部分內容:「竊見為志已堅,群情難拂,不得已為保民起見,俯如所請,允暫視事;既日議定,改臺灣為民主之國。國中一切新政,應即先立議院,公舉議員,詳定律例章程,務歸簡易。」請問:文中內容
- 題組【題組】下圖之X光影像最主要觀察那一解剖構造?(A)Zygomatic arch(B)Maxillary sinus(C)Body of mandible(D)Ramus of the ma
- 老師在課堂上講述臺灣的歷史時提到:「當時臺灣上流社會的有力人士對於這個運動的努力是影響很大的;他們總是說:『我們正是本島社會的有利者且居上流地位者。因此,此時我們不能置身事外,應該不猶豫的協助推行
- (一) 下圖是清代疆域與藩屬的地圖,請以代號回答下列問題:(A~E 表勢力範圍)【題組】日本在明治維新後,首先選擇併吞中國何處的藩屬國?(1)
- 有段評論認為,某項改革的問題是「規模太廣、志氣太銳、包攬太多、同志太孤、舉措太大…而上又無權」,請問這項改革是?(A)自強運動 (B)民國肇建 (C)百日維新 (D)文化大革命
- 二次革命後,孫中山在日本成立中華革命黨,要求黨員宣誓效忠孫中山,但孫中山長期的革命伙伴黃興並未加入中華革命黨,請問,以下何者是黃興 拒絕 加入的原因?(A)黃興遭袁世凱收買,委以重任,因而反對二
- 自滿清立國以來,與外國簽訂了許多的條約,請問下列條約中提及宗教議題有哪些? (A)中俄恰克圖條約 (B)中英南京條約 (C)中法黃埔條約 (D)中英法天津條約 (E)中日馬關條約。
內容推薦
- 阿杰是名漁夫,他每小時可捕6條魚,或者在每小時撿拾24個貝殼,他每天會把漁獲拿去黃昏市場賣。而在市場上,一條魚可賣15元,一個貝殼可賣3元,則同樣的一小時內,對於阿杰的機會成本的敘述何者正確?
- 設f(x)=3x2–2x,下列哪一個是f(x)的反導函數? (A)x3+x2 (B)x3–x2+10 (C)3x3–2x2 (D)3x3–2x2–10。
- 日本治理臺灣時期,曾經將臺灣的統治區分為三個等級,依照治安的穩定與否分為: 一等地危險地區:即所謂的「山澤」地區,治安最不穩定的山間地帶,由憲兵及軍隊共同防守。二等地不穩定地區:抵抗較少的中間地
- 在今日的烏山頭水庫內,有一座銅像,造型相當特別,銅像眼睛望去的地方正好是大壩,這座銅像在1917年送達這裡的,還被視為是臺灣公共藝術的開始。請問:這座銅像人物是 (A)八田與一 (B)後藤新平
- 【題組】承上題,若經全體立法委員多少維持原案,則行政院院長應接受該決議?(A)二分之一 (B)三分之一 (C)三分之二 (D) 四分之三
- 《推背圖》是我國預言奇書,推測自唐代以來中國的國運,下圖取自《推背圖》第 36 卦,請問所指的是何事?(A)滿清入關,孝莊太后與順治一同入主中原(B)武則天在長安垂簾聽政,中宗成為傀儡皇帝(C)
- ( ) 下列對孔子的敘述何者錯誤?(A)子不語怪力亂神,不強調禮治中的宗教成分 (B)一度周遊列國,期為明主所用 (C)撰寫第一部私人著述的史書論語 (D)主張「正名」,人人各行其分。
- 1942年日本政府提出「內外地行政一體化」,就其實施的內涵而言,表示日本對臺灣的統治政策有了何種的改變? (A)受到1920年代以來臺灣知識分子的社會運動影響,日本政府不得不承認臺灣人民與日本人
- 下列是三段有關臺灣法律的資料,請根據日本殖民統治階段的演變,排列其先後順序:(甲)日本本土法律適用於臺灣;(乙)臺灣總督為臺灣最高行政長官,有緊急命令權,可不經國會頒布具法律效力之命令;(丙)總
- 下圖為對比增強T1-weighted MRI,箭號所指處病灶最可能來自下列何者? (A)腦下垂體(B)小腦(C)橋腦(D)鼻咽
- 「林獻堂氏等在此間聲望大為增加,使林氏被三百萬蒼生仰如慈父者,實係總督政治之無定見有以致之也。」文中林氏係由倡組何項活動而來? (A)臺灣同化會 (B)臺灣議會設置請願運動 (C)臺灣文化協會 (
- ( ) 在西元前五世紀晚期,由愛琴海沿岸及海島城邦組成以雅典為首的提洛同盟,成立目的在於防止那個國家的再度入侵? (A)波斯 (B)馬其頓 (C)迦太基 (D)羅馬。
- 若某種植物果實的重量由三對基因所控制,且該三對基因的影響力相同。每一個顯性基因皆可使果實的重量等量加重,並有累加作用。試問:【題組】(1)若親代(P)為AABBCC(果實重12克)× aabbc
- 日治時期,臺灣海峽兩岸雖然政治分離,但文化思想的交流仍然密切。1923年《臺灣民報》創刊,其「創刊詞」說:「我們處在今日的臺灣社會,欲望平等,要求生存,實在非趕緊創設民眾的言論機關,以助社會教育
- 【題組】對於美國總統制之敘述,下列何者錯誤?(甲)總統與國會議員分別向選民負責;(乙)國務院的閣員皆兼任國會議員;(丙)國會可以對總統行使不信任投票;(丁)總統可以解散國會。 (A)甲乙丙丁(
- 有部臨時憲法的條文有:「一、總統與副總統各選出一名;總統為國家元首。二、開設議院作為立法機關,制訂律令章程,公舉議員。……六、以臺北為首都。」請問這部憲法的「總統」最有可能是何人? (A)唐景崧
- ( ) 政治動亂或生活困頓時,人們便傾向用宗教來解決現世的困難,以輪迴觀念來解釋人生的苦難。這種觀念最初是源自那一種宗教? (A)道教 (B)婆羅門教 (C)猶太教 (D)佛教。
- 【題組】(2)承上題,F2中出現果實重5克的機率為多少?
- 占領臺灣時期的日本社會與當時的臺灣社會,在近代化的過程中最大的不同是 (A)前者在追求民族的獨立,後者在追求擺脫殖民統治的民族解放 (B)前者在追求足以與歐美列強競爭的國家實力,後者追求民族解放
- 46-47 題為一題組美國的總統大選於 2008 年 11 月 4 日舉行,由歐巴馬當選為美國第 44 位總統,將於 2009 年 1 月 20 日就職,也成為了美國第一位黑人總統,從他宣布參選到當選
- 中國這次移交土地的方式和以往不太一樣。負責移交手續的中國官員因為擔心受到被割讓土地人民的傷害,堅持留在船上與戰勝國代表完成交接手續,而且,被割讓土地上絕大多數人民都認為,使他們失去中國臣民身分的,
- ( ) 上古時代的某國是一個擅長科學的民族。他們的成就以天文學為主,如創制一週七天、一天十二個時辰、一個時辰一百二十分鐘與觀察日、月蝕等。這個國家是 (A)蘇美 (B)卡爾底 (C)巴比倫 (D
- ◎附圖(九)為農業分類圖,圖(十)為日本酪農乳製品比重圖。請問:(第48題至第50題)【題組】日本在明治維新興盛的酪農業,在分類上應屬於圖()哪一項? (A)甲 (B)乙 (C)丁 (D)戊。
- 日本人治臺時期,曾經在何時進行大規模的「舊慣」調查,使臺灣可以課稅的土地增加了70%? (A)1895年日本接收臺灣的初期 (B)1905~1919年第一次世界大戰 (C)內地延長主義時期 (D
- 【題組】美國總統大選採選舉人團制度,總計有 538 位選舉人,只要贏得 270 張選舉人團票就獲勝,民主黨歐巴馬贏得 349 票,成為美國第一位黑人總統;而同時舉行的參議院期中選舉、眾議院的改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