問題詳情

7.設問法中的「激問」乃以反詰的方式發問,語氣較為強烈,表面上雖然沒有提出答案,其實答案正在問題的反面。例如:清代顧炎武〈廉恥〉:「況為大臣而無所不取,無所不為,則天下其有不亂,國家其有不亡者乎?」言下之意即「大臣無所不取,無所不為,則天下必亂,國家必亡」,雖未明言,然可推而得知。試判斷下列句子,何者亦屬此類問法?
(A) 不有佳詠,何伸雅懷?(激問→無佳詠即難伸雅懷)
(B) 而浮生若夢,為歡幾何? (激問→歡樂少)
(C) 先生不羞,乃有意欲為收責於薛乎?(疑問)
(D) 吾師道也,夫庸知其年之先後生於吾乎?(激問→無須知其年之先後生於吾)
(E) 洞房昨夜停紅燭,待曉堂前拜舅姑。妝罷低聲問夫婿,畫眉深淺入時無?(疑問)

參考答案

答案:A,B,D
難度:非常困難0
統計:A(0),B(0),C(0),D(0),E(0)

內容推薦

內容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