問題詳情
46 隔壁林太太訴說,脇肋隱痛,悠悠不休,近日為女兒準備婚事,操勞忙碌,脇肋隱隱作痛加重,口乾咽燥,心中煩熱,下列敘述何者正確?
(A)屬血虛不能養肝,脈絡失養所致
(B)屬肝鬱氣滯,氣阻脇絡所致
(C)屬氣滯血瘀,痹阻脇絡所致
(D)屬肝膽疏泄失常,脇絡不和所致
(A)屬血虛不能養肝,脈絡失養所致
(B)屬肝鬱氣滯,氣阻脇絡所致
(C)屬氣滯血瘀,痹阻脇絡所致
(D)屬肝膽疏泄失常,脇絡不和所致
參考答案
答案:A
難度:困難0.333333
統計:A(1),B(1),C(1),D(0),E(0)
內容推薦
- 30 有關《溫病條辨》中五個加減正氣散之敘述,下列何者正確?(A)五個加減正氣散均有藿香梗、蒼朮、苡仁、通草 (B)一、二、三加減正氣散是治療濕重於熱的方劑 (C)四、五加減正氣散是治療熱重於濕的方劑
- 45 眩暈多屬本虛標實之證,下列敘述何者錯誤?(A)肝腎陰虧,氣血不足,為眩暈之本 (B)痰、瘀、風、火,為病之標 (C)風性主動,火性上炎,痰性留著,瘀性黏滯等需加以辨識 (D)其中以肝風、肝火之眩
- 29 下列醫家何人最早提出溫疫病的致病原因為「雜氣」?(A)余師愚 (B)戴天章 (C)薛生白 (D)吳又可
- 37 依《金匱要略》所述:「嘔家本渴,渴者為欲解,今反不渴,心下有支飲故也」,治以下列何方最適宜? (A)小半夏湯 (B)生薑半夏湯 (C)半夏乾薑散 (D)橘皮竹茹湯
- 28 有關暑穢的論述與治法,下列何者錯誤?(A)因感受暑濕穢濁之氣,而致猝然悶亂煩躁的病證 (B)宜用雷氏芳香化濁法 (C)暑熱偏重者,以雷氏芳香化濁法加滑石、甘草 (D)穢濁蒙蔽清竅,可先用通關散吹
- 36 依《金匱要略》所述:「青龍湯下已,多唾口燥,寸脈沉,尺脈微,手足厥逆,氣從小腹上衝胸咽,手足痺,其面翕熱如醉狀,因復下流陰股,小便難,時復冒者」,治以下列何方最正確? (A)茯苓、桂枝、白朮、甘
- 27 治溫病之暑傷津氣證常選用「王氏清暑益氣湯」,原方中使用的參為下列何者?(A)高麗參 (B)西洋參 (C)黨參 (D)太子參
- 「教育愛」是文化主義的教育思想之核心概念,它應屬哪一類型的人格特質?(A)政治型 (B)社會型 (C)經濟型 (D)藝術型
- 26 下列何者治法較少用於春溫證?(A)苦寒清泄裏熱 (B)表裏兩解 (C)辛涼解表 (D)清熱生津
- 25 承上題,下列何者是最適宜的處方?(A)牛黃承氣湯 (B)羚角鉤藤湯 (C)白虎湯加羚角、鉤藤 (D)調胃承氣湯加羚角、鉤藤
內容推薦
- 38 依《金匱要略》所述:「大逆上氣,咽喉不利,止逆下氣者」,治以下列何方最適宜?(A)麥門冬湯 (B)澤漆湯 (C)厚朴麻黃湯 (D)射干麻黃湯
- 47 有關黃疸的治療,下列何者正確?(A)黃疸屬濕邪為患,所以治療重在通利小便 (B)急黃之人,胃火偏旺,偏治在胃,清熱解毒利濕為主 (C)陽黃之人,脾陽不足,偏治在脾,健脾溫中利濕為主 (D)陰黃之
- 參考下圖(一)與下圖(二)選正確敘述(應選三項) (A)圖(一)可以用來說明艾里說 (B)圖(二)可以用來說明普拉特說 (C)圖(一)可以解釋大陸地殼的平均密度較海洋地殼低 (D)圖(二)可以
- 65 臨床上診脈,診得脈來急數而時一止,止無定數者,是下列何種脈象的特徵?(A)促脈 (B)結脈 (C)代脈 (D)動脈
- 56 陳先生,昨日午後頭昏重脹痛,四肢痠重,伴隨身熱稍有出汗,鼻涕白濁,咳嗽痰黏色白稍黃,小便短赤,胸悶泛噁便溏,口渴不欲飲,苔黃膩脈濡。經診斷辨證給予方劑治療,下列何者正確? (A)風寒束表肺衛失宣
- 39 依《金匱要略‧婦人雜病》所述:「婦人少腹滿如敦狀,小便微難而不渴,生後者」,治以下列何方最適宜? (A)大黃、甘遂、芒硝 (B)大黃、甘遂、桃仁 (C)大黃、甘遂、厚朴 (D)大黃、甘遂、阿膠
- 48 一婦女長期胸悶心煩不寐,腸胃也不適,容易泛惡噯氣,常覺得頭重目眩,脈為滑數,苔黃膩。下列有關證型病機與治療的敘述,何者正確? (A)證型-心膽氣虛 (B)病機-肝鬱化火,上擾心神 (C)治法-益
- 31 張先生,患伏暑,初起時見惡寒發熱,無汗,頭痛欲裂,一身痠痛,脘痞嘔噁,心煩口渴甚,溲短而赤,舌質偏紅,苔膩,脈濡數。以上見證,下列敘述何者錯誤? (A)惡寒發熱,無汗,頭身痛為邪在表所致 (B)
- 66 48 歲柳先生,來診時主訴最近 8 個月經常頸項緊痛,伴血壓偏高,望之精神緊張,面色偏紅,平時工作忙碌,常加班熬夜,三餐常無法按時進食,白天工作時容易腰部痠軟,晚上容易耳鳴,而且多 思慮很難入睡
- 57 有關遺精的敘述,下列何者錯誤?(A)皆因虛證而起 (B)有夢而遺者為夢遺 (C)不因性交而精液自出 (D)滑精亦為遺精的一種
- 49 一病人為心痛主證:常覺胸悶隱痛,喉中常有痰黏不易咯出,其舌暗紫有瘀斑,苔為白膩,診其脈為濡滑。最有可能為下列何種證型? (A)痰濁閉阻 (B)陰寒內結 (C)痰瘀交阻 (D)血瘀氣滯代號:110
- 40 依《金匱要略》所述,對於腸癰主治以薏苡附子敗醬散的敘述,下列何者最正確?①其身甲錯 ②腹皮急,按之硬如石狀 ③身熱 ④脈數 (A)①② (B)②③ (C)①④ (D)②④
- 32 下列關於「秋季外感涼燥初起證治」之敘述,何者錯誤?(A)較之溫燥初起,惡寒較重,發熱較輕 (B)較之風寒外感,證候類似,但燥象較顯 (C)本證化熱之後,其病機演變與證治原則與溫燥不同 (D)宜治
- 67 有關前後陰之病證敘述,下列何者錯誤?(A)陰挺:婦女陰戶中有物突出如梨狀,多由中氣不足,脾虛下陷所致 (B)肛裂:肛門裂口疼痛,便時流血,多因大腸熱結,燥屎撐裂,或伴有痔瘡 (C)痔瘻:乃由腸道
- 58 小便熱赤帶血,色鮮紅,發病前先見心煩不寐,口舌生瘡,舌尖紅苔黃,脈數,其發病之病因以下列何者最適宜? (A)火毒迫血 (B)膀胱濕熱 (C)心火亢盛 (D)肝膽濕熱 代號:1102 頁次:8-7
- 50 下列何者不是癲癇的病因?(A)七情失調主責於驚恐 (B)小兒臟腑嬌嫩,元氣未充,驚則心腎奪氣而神不守舍 (C)病從胎氣而得,胎兒在母腹中,母有所大驚所致 (D)出生時難產,導致顱腦受傷
- 41 依《金匱要略》有關水飲在五臟,其中水在肺之敘述,下列何者正確?(A)心下堅築,短氣,惡水不欲飲 (B)吐涎沫,欲飲水 (C)少氣,身重 (D)脇下支滿,嚏而痛
- 33 依《金匱要略》所述:「虛勞諸不足,風氣百疾」,治以下列何方最適宜?(A)黃耆建中湯 (B)薯蕷丸 (C)炙甘草湯 (D)酸棗仁湯
- 68 關於望診,下列敘述何者錯誤?(A)腮腫:腮部突然腫起,面赤咽痛,或喉不腫痛,但外腫而兼耳聾,此為「痄腮」,是溫毒證 (B)若顴骨之下,腮頜之上,耳前一寸三分,發疽腫起,名為「發頤」,屬少陽、陽明
- 59 有關「汗證」的概念敘述,下列何者錯誤?(A)因陰陽失調,腠理不固所引發 (B)大汗淋漓如油者為「自汗」 (C)寐中汗出,醒來自止者為「盜汗」 (D)自汗、盜汗可能與人體之陰陽虛損有關
- 51 關於吐酸病證敘述,下列何者錯誤?(A)吞酸辨證要點首當辨明寒熱 (B)「酸久成噎」之論點,告誡後人不要因為吐酸是小疾,而延誤治療,以致日後變成膈噎反胃,故 應重視本證及時治療與護理 (C)患者吞
- 42 依《金匱要略‧水氣病脈證》,有關石水的敘述,下列何者正確?(A)脈自浮,外證骨節疼痛,惡風 (B)脈浮,外證胕腫,按之沒指,不惡風,其腹如鼓,不渴 (C)脈自沉,外證腹滿不喘 (D)脈沉遲,身發
- 34 依《金匱要略》所述:「發汗後,臍下悸者,欲作奔豚」,治以下列何方最適宜?(A)奔豚湯 (B)桂枝加桂湯 (C)桂枝加龍骨牡蠣湯 (D)茯苓桂枝甘草大棗湯
- 69 舌診中關於「舌苔的剝脫」之敘述,下列何者正確?(A)舌苔的剝脫,乃蕈狀乳頭萎縮所造成,一般表示陰虛、血虛,與胃陰、胃氣之存亡無關 (B)部分人的舌苔生下即剝,且剝落成菱形而位于舌面後半者,稱為菱
- 60 「癭病」治療原則,下列何者並非針對局部病灶部位?(A)理氣化痰 (B)活血化瘀 (C)養心安神 (D)消癭散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