問題詳情

20~21 題為題組請閱讀下列短文,並回答問題:設在半夜 3 點的鬧鐘很難叫醒你,但是大白天的鬧鐘或許就比較容易叫你起床,這種節律性也許是為了讓生物體完善地利用白天與晚上的明暗條件所發展出來的。一般我們認為生物時鐘應該是位於腦部裡稱為「視叉上核( SCN )」的地方。當眼睛把明-暗的訊號傳入視叉上核,視叉上核也是動物血壓、體溫、警覺中樞;同時視叉上核也會調控褪黑激素分泌,進而影響動物的遷徙、生殖等本能行為。當生物時鐘的週期與外界環境的日夜周期(24 小時)同步時,我們把此時的生物節律稱為概日韻律 Circadianrhythm(circa拉丁文意思為大約,dies意思為一天)。然而在極地,夏季會持續好幾個月的永晝,而冬季則是連續的永夜,造成此二時期的光線變化並不是以 24 小時為一個週期。因此像馴鹿這些生活在極地的生物,就沒有明顯的 24小時規律:牠們只是在苔原上咀嚼食物,睡幾個小時,醒了再吃。但是馴鹿的褪黑激素的分泌仍然會受到光線的影響,進而知道什麼時候該交配、什麼時候該囤積脂肪禦寒。所以牠們仍具有自己獨特的生物時鐘,一個不再以「天」為單位的生物時鐘。
20.褪黑激素的分泌時機主要是在何時?
(A)緊急時
(B)放鬆時
(C)白天
(D)夜晚 。

參考答案

答案:[無官方正解]
難度:適中0.5
統計:A(0),B(0),C(0),D(0),E(0)

內容推薦

內容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