問題詳情
10.()「紅藕香殘玉簟秋」意謂:
(A)摘下火紅的蓮花,點綴著竹席,襯出秋天的氣息
(B)紅色的蓮花枯萎了,光澤如玉的竹席有了涼意
(C)秋天紅藕花凋殘了,被我撿拾放在竹席上
(D)入秋時,放在竹簍裡的紅色蓮藕不帶有一點香氣
(A)摘下火紅的蓮花,點綴著竹席,襯出秋天的氣息
(B)紅色的蓮花枯萎了,光澤如玉的竹席有了涼意
(C)秋天紅藕花凋殘了,被我撿拾放在竹席上
(D)入秋時,放在竹簍裡的紅色蓮藕不帶有一點香氣
參考答案
答案:B
難度:非常困難0
統計:A(3),B(6),C(0),D(2),E(0)
內容推薦
- ()「醉裡挑燈看劍」此句旨在強調什麼? (A)作者喜好行俠仗義 (B)作者日日尋醉以忘卻愁緒 (C)作者夜裡挑燈苦讀,勤學不倦 (D)作者的報國雄心,耿耿於懷
- 《菜根譚》書名取自宋儒汪革語:「人能咬得菜根,則百事可成。」意思是: (A)菜根人人能咬,但不是人人能成事 (B)一個人只要能過得了清貧的生活,不論做什麼事情,都會有所成就 (C)菜根價廉,人人
- 「此生埋在鴆毒中」意指: (A)終生受害 (B)沉迷賞鳥 (C)終生受益 (D)沉迷毒品
- 下列敘述何者用字完全正確? (A)若炎炎悅耳,事事煩心,便把此生埋在鴆毒中矣 (B)人情反復,世路崎嶇 (C)教弟子如養閨女,最要嚴出入,敬郊遊 (D)一接近非人,是清靜田中下一不淨種子
- 〈晨〉一文中作者送出舊棉襖的原意是: (A)真心送暖 (B)幽默灑脫 (C)清除陳貨 (D)情義相挺
- 有關陶淵明的介紹,下何者不正確? (A)曾祖父陶侃曾每日搬磚塊以鍛練體力,並常勉人愛惜光陰 (B)「不能為五斗米折腰,拳拳事鄉里小人」是因為陶淵明身為名臣後代,不可有辱家風,向小人屈膝 (C)陶
- 「身後的惠澤要流得長,使人有不匱之思」意指: (A)遺產要留得多,子孫才不會窮 (B)時常禮佛,才不會下地獄 (C)應思流芳千古,莫遺臭萬年 (D)給人的恩惠要多,才不會引人覬覦
- 下列詞語解釋,何者錯誤? (A)悻悻然:非常憤怒的樣子 (B)躊躇:猶豫的樣子 (C)阡陌:田間小路 (D)不足為外人道:不可向外國人說
- 「三年前我和小安在一個會議中第一次見面,雖然□□□□,但看他□□□□,和藹可親,經過一番交談,二人可以說是一見如故。」這文字中的兩則成語為: (A)頤養天年/左顧右盼 (B)滿城風雨/神清氣爽 (
- 下列對於〈桃花源記〉的分析,何者正確? (A)桃花源是真有甚地、其事、其人,並不是虛構的美好世界 (B)南陽劉子驥「欣然規往。未果,尋病終。」暗喻世人奔走一生,仍然理想幻滅 (C)武陵漁夫得以進
內容推薦
- ()下列何者與「形骸且健,方寸甚安」的「方寸」使用相同的修辭方法? (A)紅「藕」香殘玉簟秋 (B)弓如霹靂「弦」驚 (C)輕解「羅裳」 (D)「一晌」貪歡
- ()「花自飄零水自流,一種相思,兩處閒愁」與下列何者情意最相近? (A)百草千花寒食路,香車繫在誰家樹 (B)綠楊煙外曉雲輕,紅杏枝頭春意鬧 (C)無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識燕歸來 (D)舞低楊柳
- ()李後主〈浪淘沙〉(簾外雨潺潺)一詞從三方面的交織來敘寫一位亡國君主的心情,下列何者不屬之? (A)景物與情懷 (B)現在與未來 (C)夢境與現實 (D)歡樂與愁苦
- ()由「一種相思,兩處閒愁」可推知下列哪項結論? (A)作者是單相思 (B)夫妻分居二地,情意轉淡 (C)夫妻感情甚篤 (D)相思無益,徒增愁思
- ()下列文句,何者可看出作者真正意識到與阿月彼此的人生觀與生活環境已經產生巨大的差異? (A)聽她這麼說,我心裡好急,我不要作官家小姐,我只要跟阿月好 (B)可是我究竟是我還是阿月,仍常常被伯母
- ()詞在內容上不外乎抒情與寫景,通常在一闋雙調的詞中,往往先從景物寫起,然後自然歸結到抒情,下列作品中,哪一首採取了「上片寫景,下片抒情」的寫法? (A)小徑紅稀,芳郊綠遍,高臺樹色陰陰見。春風
- ()下列對李清照的描述何者為非? (A)系出名門,多才早慧 (B)為謀生計,收集金石 (C)長於填詞,風格婉約 (D)南渡後的作品多呈現淒苦的心境
- ()「獨自莫凭欄,無限江山」句中所含蘊的情感心境與下列何者最相近? (A)門掩黃昏,無計留春住 (B)新貼繡羅襦,雙雙金鷓鴣 (C)唯有長江水,無語東流 (D)小樓昨夜又東風,故國不堪回首月明中
- ()下列句意分析,何者敘述錯誤? (A)「醉裡挑燈看劍」是表示自己念念不忘殺敵報國 (B)「八百里分麾下炙」中「八百里」指範圍廣闊 (C)「雲中誰寄錦書來」與「客從遠方來,遺我雙鯉魚」中,「錦書」
- ()下列關於〈一對金手鐲〉中作者母親的描述,何者正確? (A)「母親從我手上脫下一隻,套在阿月手上說:『你們是親姊妹,這對金手鐲,還是一人一隻。』」可以看出母親公平的對待這對異姓姐妹 (B)「母
- ()下列文句,何者最能看出作者生活上的貧窮、窘迫? (A)柴米油鹽醬醋茶,對於他人是一種享受,但對於我們,每一件就是一種負擔 (B)兩個孩子就在我們身邊無知地睡著,鼻息均勻、寧靜 (C)已經幾年
- ()關於詩與詞這兩類文體,下列敘述何者正確? (A)所有的詩與詞皆入樂可歌 (B)詞由詩演變而來,因此又稱長短句 (C)都分古體、近體 (D)近體詩和詞皆有平仄的限制
- ()下列敘述何者正確? (A)「簾外雨潺潺,春意闌珊」完全從視覺來發揮 (B)「流水落花春去也,天上人間」使用譬喻,告訴我們從前種種有如昨日死,李煜要重新來過 (C)可憐「白髮生」:意指年華逐漸
- ()「雁字回時,月滿西樓」二句應如何解釋? (A)如人字的雁群飛過的時候,只有我孤守西樓上,浸浴在淒寒的月光中 (B)當書信傳到我的手中時,月光灑落在整個西方的閣樓 (C)信中僅有一個雁字,信來人
- ()琦君〈一對金手鐲〉:「菜油燈燈盞裡兩根燈草芯,緊緊靠在一起,一同吸著油,燃出一朵燈花,無論多麼微小,也是一朵完整的燈花。」此段有何象徵意義? (A)琦君與阿月一同上學,而產生同窗情感 (B)
- ()〈貧賤夫妻〉一文中,何者可以看出作者以動作表達對平妹無盡的依戀與不捨? (A)下了糖廠的五分車,眼睛往四下裡搜尋,卻看不見平妹的影子 (B)我拿起她的手反覆撫摸。這手很瘦,創傷密布,新舊皆有
- ()關於李清照的詞作風格,下列敘述何者不正確? (A)音節諧婉,風格高秀 (B)詞的內容皆與生活相激盪,展現的全是憂愁與不安 (C)發展出獨特的風格,形成所謂的「李易安體」 (D)曾被稱為婉約派
- ()辛棄疾在〈破陣子.為陳同甫賦壯詞以寄之〉一詞中,以下列何句作為從想像回歸現實的轉折處? (A)沙場秋點兵 (B)馬作的盧飛快 (C)了卻君王天下事 (D)可憐白髮生
- ()「了卻君王天下事,贏得生前身後名」描寫作者的何種心情? (A)只要克敵制勝,就可名留青史 (B)政權和平轉移,終於獲得明君賞識的喜悅 (C)請纓出戰獲准,心願實現時的愉悅心情 (D)為國捐軀,
- ()鍾理和《笠山農場》曾描寫角色「阿喜嫂」:「她的丈夫死得很早,那時最小的女兒生後才僅三月。丈夫留給她的除開嗷嗷待哺的六張小嘴外,就只有四堵壁。而她是一個女人,只有兩隻瘦弱無力的手!然而她不氣餒
- ()〈一對金手鐲〉:「到臺灣之初,我化去了金手鐲的最後一錢,記得當我拿到銀樓去換現款的時候,竟是一點感觸也沒有,難道是離亂喪亡,已使此心麻木不仁了?」作者道出這段話的用意為何? (A)感嘆戰亂下
- ()下列關於帝王詞人李後主的相關敘述,何者正確? (A)李煜,初名從嘉,字重光,世稱李後主,為唐玄宗李隆基第六子 (B)生性仁厚,有心求治而護國無方,終致國亡身降,受封東昏侯 (C)作品可以亡國
- ()「羅衾不耐五更寒。夢裡不知身是客,一晌貪歡」詞中人正處於下列何種情狀? (A)心情苦悶,以致夜夜笙歌、醉生夢死 (B)謫居他鄉思親殷切,渴求片刻的慰藉 (C)現實生活極為苦悶,貪戀夢中的歡樂
- ()「羅衾不耐五更寒」意謂: (A)穿著羅錦做的衣裳,卻擋不住五更時分的寒冷 (B)蓋著輕暖的羅被,仍禁不起五更的寒意 (C)張羅著家人的衣物,全然不顧五更天的冷冽 (D)雖穿著錦緞羅衣,到了五更
- ()〈貧賤夫妻〉一文中,平妹常常為了某種緣故,而故意不說真話。下列選項中何者並非平妹的此種表現? (A)「不是我喜歡掮木頭,」她向我解釋,但那聲音卻是悽愴的,「為了生活,沒有辦法!」 (B)「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