問題詳情

折檐之前有隙地,方四五丈,直對非非堂。修竹環繞蔭映,未嘗植物。因洿以為池,不方不圓,任其地形;不甃不築,全其自然。縱鍤以浚之,汲井以盈之。湛乎汪洋,晶乎清明。微風而波,無波而平。若星若月,精彩下入。予偃息其上,潛形於毫芒;循漪沿岸,渺然有江湖千里之想。斯足以舒憂隘而娛窮獨也。乃求漁者之罟,巿數十魚,童子養之乎其中。童子以為斗斛之水不能廣其容,蓋活其小者而棄其大者。怪而問之,且以是對。嗟呼,其童子無乃嚚昏而無識矣乎?予觀巨魚枯涸在旁,不得其所;而群小魚游戲乎淺狹之間,有若自足焉。感之而作養魚記。──歐陽修養魚記 注釋:1折檐:曲折的走廊。 2洿:ㄨ,挖地成小池。 3甃:ㄓㄡˋ,以磚砌成。4鍤:ㄔㄚˊ,掘土器具。  5浚:疏通水路。 6無乃:豈不是。7嚚昏:愚頑糊塗。嚚,ㄧㄣˊ。
32. 有關第一段文章的敘述,何者完全正確?
(A)魚池周圍除了修竹環繞,並未種其他植物。
(B)魚池的形狀隨著地形鑿挖而成,既方且圓。
(C)作者不僅在隙地挖了魚池,也掘了一口井。
(D)作者常沿著魚池邊散步,偶爾也顧影自憐。

參考答案

答案:A
難度:適中0.5
統計:A(0),B(0),C(0),D(0),E(0)

內容推薦

內容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