問題詳情
34. 鉚接和銲接在施工上作比較,最大的優點為
(A)作業溫度低
(B)可分段施工
(C)不易硬化
(D)不易變形。
(A)作業溫度低
(B)可分段施工
(C)不易硬化
(D)不易變形。
參考答案
無參考答案
內容推薦
- 直流電銲機之接線法,電銲條接於正極端較負極端所產生的熱量(A)大(B)相同(C)小(D)不一定。
- 製造、加工、調配、包裝、運送、貯存、販賣、輸入、輸出、作為贈品或公開陳列食品或食品添加物,若出現下列哪一種情形,除情節輕微外,需處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得併科新臺幣八千萬元以下罰金?(A)逾有效日
- 決定電銲條直徑大小主要的因素是(A)銲條的存量(B)工件的多寡(C)技術的程度(D)工件的厚薄。
- 電銲施工中如銲接層數太多容易產生的缺陷是(A)變形(B)搭疊(C)銲蝕(D)燒穿。
- 直流電銲機正極端所佔熱量約為(A)2/3(B)1/5(C)1/2(D)1/3。
- 電弧偏弧發生之原因是(A)銲條太小(B)磁場干擾(C)電流太小(D)銲條太大。
- 所謂電弧長度是指(A)銲條電弧端至熔池表面之距離(B)從母材表面至根部之電弧(C)銲口兩側之距離(D)銲條來回擺動之距離。
- 銲接時電弧長度過大,則形成 (A) 電壓低 (B) 滲透深 (C) 滲透淺 (D) 銲道窄。
- 銲接時電流太大電弧過長,可能產生之現象是 (A) 電弧穩定 (B) 銲濺物較少 (C) 銲濺物過多 (D) 銲道平滑美觀。
- 平銲對接時表面銲道呈現尖凸狀是因 (A) 銲速太快 (B) 電流太高 (C) 電流太低 (D) 電壓太高。
內容推薦
- 下列何種金屬接合法之接頭效率高、強度與母材接近、工件重量較輕、成本較低 (A)鉚接(B)螺栓(C)銲接(D)鍛接。
- 俗稱軟鋼是指(A)中碳鋼(B)高碳鋼(C)低碳鋼(D)錳鋼。
- 在設計上如將電銲機內部銅線之純度提高,截面積加大,則使用率 (dutycycle)(A)降低(B)提高(C)不變(D)不定。
- 下列電銲條中乾燥溫度較高的是 CNS(A)E4311(B)E4303(C)E4301(D)E4316。
- 使用前應以 300℃溫度乾燥一小時之電銲條是(A)鈦鐵礦系(B)石灰氧化鈦系(C)高纖維系(D)低氫系。
- 電銲機機殼的接地是為了預防(A)偏弧(B)電擊(C)電銲機振動(D)火災。
- 鋼材銲接時材質含碳量越高,施銲時(A)較難(B)加高電壓(C)較易(D)不影響。
- 鋼之熔點比銅(A)大致相同(B)低(C)高(D)高低不定。
- 拉力強度之單位是(A)N/cm(B)N/m(C)N/mm2 (D)N/mm。
- 電銲條中最適合用於水平角銲工作的是(A)石灰氧化鈦系(B)高纖維素系(C)鐵粉氧化系(D)氧化鈦系。
- 檢查銲道硬度時應採用(A)衝擊試驗(B)拉力試驗(C)硬度試驗(D)導彎試驗。
- 未依規定乾燥最容易產生氣孔的電銲條是(A)鈦鐵礦系(B)纖維素系(C)高氧化鐵系(D)低氫系。
- 凸出於銲道趾端部份而未與母材熔合之堆積金屬稱為(A)銲蝕(B)搭疊(C)氣孔(D)夾渣。
- 一般手工電銲技能檢定規範中,碳鋼薄板有墊板立銲對接之代號是(A)A2V2(B)A1H2(C)A1F2(D)A1V2。
- 工具鋼之銲接性較低碳鋼(A)要求較低(B)困難(C)差不多(D)容易。
- CO2半自動電銲法多用於(A)碳鋼(B)銅金屬(C)鈦金屬(D)鋁金屬。
- 職業安全衛生法所稱有母性健康危害之虞之工作,不包括下列何種工作型態? (A)長時間站立姿勢作業(B)駕駛運輸車輛(C)輪班及夜間工作(D)人力提舉、搬運及推拉重物。
- 在施工上作比較銲接較鉚接(A)變形大(B)變形小(C)耗材料(D)耗工時。
- 兩水平面間的垂直距離稱為(A)長度(B)高度(C)寬度(D)深度。
- 中華民國國家標準的英文簡稱為(A)CNS(B)CR(C)JIS(D)AWS。
- 十七世紀英國的資產階級與新貴族決定發動政變,結束當時意圖恢復舊教、厲行專制的國王之統治。他們與國王長女的丈夫—荷蘭國王商量,希望他能支持此次活動。西元 1688 年荷蘭國王率六百艘軍艦和一萬多名
- 厚板鋼材銲道內部缺陷去除時,最迅速之方法是(A)氣動鏟除法(B)手鏨鏟除法(C)砂輪磨除法(D)空氣電弧挖槽法。
- 下表中,哪些選項不屬於失業的狀態? (A)甲乙丙 (B)乙丁戊 (C)甲丙戊 (D)丙丁戊。
- 銲趾是指(A) (B) (C) (D)
- 「由於降水季節分布不均,臺灣此地河川遭受汙染的程度,往往比其他地區來的嚴重。」上述中的「此區」所指的是下列何地?(A)北部 (B)中部 (C)南部 (D)東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