問題詳情

29-30為題組閱讀下文,回答29-30題。唐時士大夫之風,恥於相師,柳子厚《答韋中立書》亦言及矣。文公此說為李子作,實為當世發也。此為切人切世以立言。夫李氏之師文公,不過師其古文耳,公乃以傳道受業解惑大處立論,所謂高處立、闊處行也。此文於劈首即提明,下只發明「道」與「惑」,或只單言「道」,至篇末又以「道」與「業」言,又不言「惑」,此變化錯綜處。至暢發「師」字,前虛後實,反正互用,波瀾層出,此韓文之所以如潮也。若入庸手,理學腐語滿篇,能生一波、縱一筆哉!然惟能作古文者,方知古文也……正大之文,豈必語語端莊,不事豔情麗句乎?看《師說》則筆勢縱橫,《正氣歌》則詞華古藻,益信文之為文,無奇不傳也。(李扶九編《古文筆法百篇》)
29 下列敘述,符合上文文意的選項是:
(A)文章開始,便比較韓愈、柳宗元思想之不同
(B)稱許李蟠為當代才俊,能從高處著眼,向韓愈學習儒家之道
(C)說明《師說》整體上是按照「傳道受業」和「解惑」作正反的比較辨析
(D)盛讚韓愈文章富於變化,像潮水一般波瀾層出(E)認為《師說》、《正氣歌》不同於凡俗,皆為正大之文

參考答案

答案:D,E
難度:非常困難0.047619
統計:A(3),B(5),C(9),D(6),E(8)

內容推薦

內容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