問題詳情
11. 手壓鉋機的主要規格是依據其
(A)台面長度
(B)台面高度
(C)台面寬度
(D)馬力數 來表示之。
(A)台面長度
(B)台面高度
(C)台面寬度
(D)馬力數 來表示之。
參考答案
答案:C
難度:適中0.666667
統計:A(1),B(0),C(8),D(3),E(0)
內容推薦
- 左圖畫完外圓後,內部圓弧要畫之前應先作(A)圓弧(B)矩陣(C)複製(D)等分。
- 1正確的圓孔中心距離標註方式為 。
- 2015 年巴黎發生《查理周刊》事件,法國美術向有繪製諷刺畫(caricature)的傳統,1865 年的這幅《三等車廂》除了諷刺當局經濟政策之外,還顯現出人道的關懷精神,作者為: (A) 梵
- 手壓鉋機主要的功用是 (A)鉋厚度(B)鉋寬度(C)鉋溝槽(D)鉋基準面及直角邊。
- -----此種線條表示 (A)隱藏線(B)輪廓線(C)中心線(D)短斷線。
- 立軸機刀徑加大時,其轉速度應 (A)低(B)高(C)無關(D)高低皆可。
- 銲接符號表示(A)現場銲接(B)全週銲接(C)銲圓型板(D)銲道銲圓。
- 閱讀下列圖文,回答第61至63題:圖(十六)之(b)中,他們所看到谷地景觀,主要的成因為何?(A)斷層陷落(B)河川切割(C)雨水溶蝕(D)冰河侵蝕
- 平鉋機上方輸出滾輪之高低定位為 (A)略低於鉋削面0.2~0.3㎜(B)剛好與鉋削面等高(C)略高於鉋削面0.2~0.3㎜(D)與鉋削面無關。
- 表示(A)直流安培計(B)交流安培計(C)直流伏特計(D)交流伏特計。
內容推薦
- 長方體工件若利用立式銑床銑削 T 槽,下列那種加工方法較佳 (A)用端銑刀先銑直槽再用T槽銑刀(B)用T槽銑刀直接銑削(C)先鑽孔再加工直槽再用T槽銑刀(D)用半圓鍵銑刀銑削直槽再用T槽銑刀。
- 橫斷木材專用的鋸齒形為 。
- 比例 1:2 表示 (A)對稱圖形只劃一半(B)圖上標示尺寸要放大(C)放大一倍的圖(D)縮小一半的圖。
- 平鉋機最主要的功能是 (A)鉋平木材一致的厚度(B)鉋平基準面及直角邊(C)鉋溝槽(D)鉋邊緣。
- 2左圖為一星絞 10 對簇芯線,其線對秩序如圖中數字所示,請問第 9 對的顏色是 (A)藍白(B)棕黑(C)黃白(D)紫白。
- 距離氣體集合裝置 (A)5公尺(B)10公尺(C)15公尺(D)20公尺 範圍內,應禁止吸煙。
- 在右圖 中 符號表示 (A)剖面線(B)中心線(C)折斷線(D)假想線。
- 利用三角板配合丁字尺,可作成 (A)10°(B)15°(C)20°(D)25° 之倍數角度。
- 使用手提式電鉋鉋削木材,如遇逆紋時應如何處理 (A)增加鉋削量(B)調換方向(C)加快推進速度(D)減慢推進速度。
- 四位同學在課堂上扮演我國的公職人員,根據表(十)內各角色的職權判斷,下列何者的臺詞與角色相符?(A)曉芳(B)以娟(C)大華(D)義倫
- 下圖為實木條膠合成板之作業,何者較正確 。
- 使用手提圓鋸機時,材料較好的面應朝 (A)上(B)下(C)左(D)右。
- 有一 RLC 網路的等值輸入阻抗為 ,其中 R、L、C 為未知數,但其值皆固定。已知在 ω = ω1和 ω = kω1兩頻率點處,量得其等值輸入阻抗分別為 ,其中 k 及 b 皆為大於 1 的
- 某系統的動態方程式為 ,若欲使該系統為一穩定系統且其系統為狀態可觀測 ( observable ),則k 應為下列何值?(A) – 3 (B) – 1 (C) 1 (D) 3
- 1依左圖所示,選出正確的俯視圖 。
- 圖中黑點分布的變化應是指何種地理景觀的變遷?(A)小麥種植區(B)棉花種植區(C)原始森林區(D)聚落分布區
- 英文字母 B 或 1/2B 用引線指於圖上之牆,表示該牆為(A)混凝土牆(B)木板牆(C)鋼牆(D)磚牆。
- 由圖中地理景觀的變遷中,歐洲移民在上述地區的開發方向主要為下列何者?(A)由東部到西部(B)由西北到東南(C)由內陸向沿海(D)由低緯到高緯
- 建築圖樣分為三大類,即建築圖、結構圖及(A)剖面圖(B)設備圖(C)架構圖(D)配筋圖。
- 圖面中,"GL"係代表(A)地盤線(B)地板線(C)天花板線(D)屋頂面線。
- 閱讀下列選文,回答第62至63題: 現代民主政治的精神之一是人人都能享有平等的權利,但女性獲得選舉權僅是近代的事情而已。在歷史上,政府常以性別、種族或經濟能力等理由,來限制選舉權的行使。例如1935
- 一般鋼筋混凝土中使用的鋼筋主要是用來抵抗(A)壓力(B)拉力(C)重力(D)剪力。
- 依「建築技術規則」規定,構材編號"W"係表示(A)梁(B)柱(C)牆(D)版。
- 建築製圖尺度單位,原則上以(A)公尺(B)公分(C)分厘(D)台尺 表示。
- 上文所述的「明文規定」,指的是下列何者的規定?《性別工作平等法》:《兩性工作平等法》修正後的名稱(A)《公民投票法》(B)《中華民國憲法》(C)《性別工作平等法》(D)《公職人員選舉罷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