問題詳情
36 有關年幼兒童及年長兒童對人的知覺(person perception)之差異,下列敘述何者最正確?
(A)年長兒童比年幼兒童更常以身體外觀來描述別人
(B)年幼兒童比年長兒童更常以心理特質來描述別人
(C)年長兒童比年幼兒童更瞭解心理特質的不穩定性
(D)年幼兒童比年長兒童更常以行為比較來描述別人
(A)年長兒童比年幼兒童更常以身體外觀來描述別人
(B)年幼兒童比年長兒童更常以心理特質來描述別人
(C)年長兒童比年幼兒童更瞭解心理特質的不穩定性
(D)年幼兒童比年長兒童更常以行為比較來描述別人
參考答案
答案:D
難度:適中0.553957
統計:A(10),B(5),C(34),D(77),E(0) #
個人:尚未作答書單:幼兒園基礎評鑑,擔任評鑑委員的資格
內容推薦
- 28 一般認為,女孩在數學能力上的表現較男孩差,在大學中科學與數學相關的科系女性人數也遠低於男性。下列敘述何者是以自驗預言(self-fulfilling prophecy)來解釋此性別差異現象?(A
- 19 研究發現,若以特定提示幫助學齡前兒童回憶目擊事件,則兒童:(A)回憶的事件細節並不會受提示的影響(B)回憶出較多細節,並且會自動排除先前的不正確記憶(C)回憶出較多細節,但也會包含較多不正確的細
- 下列敘述何項正確?(A)Motrin(ibuprofen)與Advil(ibuprofen)屬therapeutic alternatives(B)Cimetidine與ranitidine屬t
- 35 個體在社會中常因真實或想像的挑釁所引起的攻擊行為,是屬於下列何者?(A)被動性攻擊(passive aggression)(B)工具性攻擊(instrumental aggression)(C)
- 下列關於P-glycoprotein的敘述何者有誤?(A)可能與藥物吸收有關(B)具基因多型性(C)可能與藥物在血液中結合(D)可能與藥物進入大腦有關
- 27 偉偉是個小男生,他還沒上幼稚園,每天跟媽媽在家。有一天,爸爸問他長大要做什麼?他說,他要當媽媽。爸爸接著問:「偉偉你是男生還是女生?」偉偉說男生,爸爸說,男生不能當媽媽。偉偉大哭說:「我要當媽媽
- 18 下圖是有名的錯覺圖形「卡尼茲沙方形(Kanizsa square)」,幾個月大時嬰兒開始能知覺到畫面上的方形?(A)1個月(B)4個月(C)7個月(D)10個月
- 下列有關溶離試驗之敘述,何者最為正確?(A)在低轉速攪拌比高轉速攪拌條件更能區別製劑配方的影響(B)穿皮製劑產品(transdermal drug products)溶離媒液的溫度應控制在37℃
- 34 下列敘述中,何者錯誤?(A)學前幼兒的自尊通常很低(B)青少年早期的孩子常覺得對自己有矛盾的看法(C)國小階段的孩子強調朋友間要能相互信任(D)年幼孩童無法以言行間的一致性來判斷別人的意圖
- 下列何者不是利用Child-Pugh Score評估肝功能所用的項目?(A)ALT(alanine aminotransferase)值(B)Bilirubin濃度(C)Albumin濃度(D)
內容推薦
- 20 小明的父母藉著「昨天我們到過那裡?」「就是我們坐捷運去的那個地方。」「在動物園我們看到了什麼?」「我們在吃霜淇淋時,你說要餵那一種動物?」等問句與他共同討論過去的事情,此種記憶方式稱為:(A)模
- 29 青少年自尊的研究結果顯示:(A)影響青少年自尊最重要的向度是身體外觀(B)家庭關係的緊密度與青少年自尊成反比(C)男女性對自己的評價是相同的(D)個體的自我評價有著跨年齡的穩定性
- 一位44歲男性病患(體重72公斤)的血清肌酸酐(serum creatinine)濃度為4 mg/dL。某藥物部分經由腎臟排除(fe = 0.8),此藥物一般病患(creatinine cl
- 37 依據薛爾曼(R. Selman)的角色取替理論(role-taking theory),下列角色取替能力的發展順序為何?①自我反省的觀點(self-reflective) ②社會角色的觀點(so
- 下列有關舌下輸藥(sublingual drug delivery)之敘述何者正確?(A)其快速溶離之錠劑處方中常加入乳糖(B)其藥品於舌下吸收後在全身分布前將先經肝臟代謝(C)其舌下總吸收面積
- 21 社會參照(social referencing)能力大約從什麼年紀開始展現?(A)新生兒(B)三個月(C)七個月(D)一歲
- 30 根據目前有關延宕滿足(delayed gratification)研究結果,父母的何種教養方式最能促進兒童抑制衝動的能力發展?(A)抑制的教養方式(B)溫暖的教養方式(C)暫停(Time-Out
- 2 有關皮亞傑(Piaget)的認知發展論和訊息處理取向之比較,下列何者正確?(A)兩者皆認為新技能的獲得經過階梯式進展(B)兩者皆強調個體適應環境新要求時,採被動探索的方式(C)前者認為發展階段決定
- 38 下列有關打鬧遊戲(rough-and-tumble play)的敘述,何者錯誤?(A)通常發生在朋友之間(B)打完之後,會破壞雙方的關係(C)打的結果可以看出階層性(D)打鬧遊戲是一個具社會性意
- 22 下列何項敘述最能描述Ainsworth用來決定依附品質的實驗特性?(A)比較孩子與媽媽及孩子與手足互動行為的異同(B)將孩子置於可能尋求依附對象的情境中(C)評估在家中母子互動的頻次(D)觀察孩
- 31 針對性別角色的發展過程,關於性別基模(gender schema)理論的敘述,下列何者正確?(A)兒童在掌握性別恆常的概念後,才會使用性別基模(B)兒童會在其生活經驗中,主動地建構其性別基模(C
- 3 男孩與女孩在攻擊行為上顯示出性別差異,下列敘述何者最正確?(A)一歲左右的幼兒在攻擊行為上就顯露明顯的性別差異,由此可推論,男孩有比較多攻擊行為是受到男性賀爾蒙的影響(B)影響男孩比女孩更容易出現
- 39 校園的流浪狗生下一窩小狗,小華知道校內禁止餵食流浪犬,但為了讓母狗有足夠營養照顧小狗,仍定期餵養,她相信大多數的老師和同學都能認同愛護生命的觀點,不會認為她的行為應該受罰。依據薛爾曼(R. Se
- 32 根據Dweck的習得無助感理論(learned helplessness),下列何種兒童會放棄努力?(A)具精熟取向(mastery orientation)的兒童(B)具能力增進觀(incre
- 4 為了要瞭解個體的發展,常用橫斷法(cross-sectional design)或縱貫法(longitudinal design)來進行研究,下列關於兩者的敘述何者最正確?(A)橫斷法無法考慮世代
- 40 Kohlberg的道德發展理論被認為有性別偏見,根據學者Gilligan的觀點,女性因為較為強調社會關係,因此較容易發展出關懷的道德(morality of care),這容易讓女孩被歸為Koh
- 5 下列何種行為發展的定向化(canalization)程度最高?(A)智力(B)性格(C)語言(D)動作
- 以下錄自《千家詩》一書,哪一首不是李白的作品? (A)眾鳥高飛盡,孤雲獨去閒;相看兩不厭,只有敬亭山。 (B)白髮三千丈,離愁似個長;不知明鏡裏,何處得秋霜。 (C)蘭陵美酒鬱金香,玉碗盛來琥珀光
- 6 關於兒童心智運作策略的發展,下列何者錯誤?(A)使用缺陷(utilization deficiency)是指兒童受過使用新策略的訓練,仍無法從策略的使用中獲得助益(B)五歲左右的兒童無法透過訓練而
- 7 小奇的爸媽都需要上班,沒有辦法找到其他親戚幫忙照顧,所以小奇白天時都待在住家附近的私人托育機構。根據過去的相關研究結果,像小奇這樣的成長經驗,下列何者是影響他後續發展的最重要因素?(A)小奇在托育
- 8 有關距離曲線(distance curve)和速率曲線(velocity curve)兩者的敘述,下列何者最正確?(A)距離曲線描述一樣本在不同年齡階段的平均身高和體重;速率曲線則描述其每年身高和
- 17 「嬰兒失憶症(infantile amnesia)」的研究,得到那一種結果?(A)嬰兒不具有超過3個月以上的長期記憶(B)在嬰兒期尚未發展與長期記憶有關的大腦結構(C)嬰兒期的記憶表徵和幼兒期不
- 9 杭士基(Chomsky)提出語言習得機制(language acquisition device, LAD)來說明語言產生的情形,根據杭士基的主張,LAD內含下列何者?(A)字彙(vocabula
- 18 研究者欲進行兒童口語攻擊行為的觀察,因此將半小時的觀察時間區隔為每15秒鐘為一單位(共計120個單位)。則此觀察法稱為:(A)事件取樣(event sampling)(B)時間取樣(time s
- 27 Harlow(1959)以猴子進行「替代媽媽(surrogate mother)」的經典研究,結果顯示了:(A)餵食行為並非是出現依附的主要決定因素(B)猴子與人類的依附乃依循不同的發展途徑(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