問題詳情
28.已知{an} 為正整數的遞增數列;若an+2=an+an+a7=100,則a8=?
(A)160
(B)161
(C)162
(D)163
(A)160
(B)161
(C)162
(D)163
參考答案
答案:C
難度:困難0.348786
統計:A(76),B(63),C(158),D(29),E(0)
內容推薦
- ( )(2)由這些俗諺的內容判斷,其反映了當時臺灣社會的什麼現象? (A)男女比例嚴重失衡(B)省籍情結嚴重 (C)農業生產落後 (D)文化水準低落。
- 下列選項,何者無錯別字?(A)老身常談 (B)見危知著 (C)故步自封 (D)一夜知秋
- ( )(2)他們想拍攝「鹽田兒女」的生活,應前往哪一地點?ˉ(A)甲ˉ(B)乙ˉ(C) 丙ˉ(D)丁。
- U 形槽銲接符號為 。
- 清領時期,臺灣已經奠定了社會和文教的基礎。請問:( )(1)下列哪一個神明是中國大陸移民的共同信仰對象? (A)三山國王 (B)開漳聖王(C)保生大帝 (D)媽祖。
- 臺灣有些俗諺可以生動的反映出當時的社會景象,例如:「一個某(妻子)卡贏三仙天公祖」、「有唐山公,無唐山媽」、「紅柿出頭,羅漢腳仔目屎流」。請問:( )(1)上述的俗諺反映了哪一時期的臺灣社
- 詩文中「東風」、「楊柳」、「桃花」等詞,所指的季節為:(A)春 (B)夏 (C)秋 (D)冬
- 在畫卷迎首處自題「搜盡奇峰打草稿」,主張「筆墨當隨時代」,畫山水者應「脫胎于山川」的畫家是哪一位?(A) 林風眠 (B) 鄭燮 (C) 石濤 (D) 劉國松共 8 頁/第 3 頁
- 30 如圖所示為何種電路? (A)無穩態電路 (B)單穩態電路(C)雙穩態電路(D)帶通濾波器
- ( )(3)清初移民臺灣有諸多門檻,閩粵地區的移民卻甘冒黑水溝(臺灣海峽)波濤之險,而不斷湧入。閩粵人民移民的推力為何? (A)閩粵山多田少,生存不易 (B)政治迫害 (C)社會不安(D)戰亂
內容推薦
- 下列各組語詞,意義近似的是:(A)棋逢敵手/判若雲泥 (B)戶限為穿/門庭若市 (C)名副其實/虛有其表 (D)三緘其口/信口開河
- ( )(3)造成此種社會現象,主要是受到哪一因素的影響? (A)政府劃定番界,嚴禁原住民與漢人通婚 (B)械鬥與民變頻繁,造成社會不安(C)政府頒布渡臺禁令,只准單身男子渡臺 (D)漢人來臺供
- 某大學啦啦隊 30 人由三個學系的學生組成,各學系人數分別為 12 人、15 人、3 人。若從該啦啦隊任選兩人擔任幹部,則此兩人是不同學系的機率為何?(A)261/540(B)261/435(C
- 島嶼形成的原因一般分 (甲)珊瑚礁島 (乙)火山島 (丙)大陸島 (丁)板塊運動。 請問:( )(1)臺灣島屬於哪一項成因?ˉ(A)甲ˉ(B)乙ˉ(C) 丙ˉ(D)丁。
- ( )(3)清領時期,臺灣文教發展迅速,但哪種學校不曾出現於當時? (A)書院 (B)義學(C)社學 (D)太學。
- 下列各組語詞「」中的字,注音完全相同的是:(A)粗「獷」/空「曠」 (B)樑「柱」/「拄」杖 (C)「撩」亂/同「僚」 (D)「裨」益/「脾」氣
- 清雍正年間,一位清廷官員向朝廷報告──資料一:「統計臺灣一府,只有中間臺灣府所康軒版題庫光碟題本屬的地區有夫妻、子女等社會關係,其他諸羅、彰化以上,一直到淡水、雞籠,統共婦女不及數百人。」資料二:
- 全班考試分數平均數 X̅=標準差 SX=3。老師將每個人的分數 X 依照 Y=aX+b 調整,其中 Y 為調整後的分數,且a > 0. 已知調整後的平均數Y=84,標準差SY=12,
- ( )(2)金門和馬祖列嶼等島嶼屬於哪一項成因?ˉ(A)甲ˉ(B)乙ˉ(C) 丙ˉ(D)丁。
- 清領時期,臺灣在社會問題上主要是械鬥與民變。請問:( )(1)清初臺灣社會經常出現暴力衝突,其原因不包括何者? (A)經濟不景氣 (B)吏治不良 (C)祕密結社盛行 (D)族群複雜。
- 下列選項,何者最適合祝賀工廠開業題辭?(A)賓至如歸 (B)民胞物與 (C)鵬程萬里 (D)開物成務
- ( )(2)資料二「欲其無事也難」中的「事」是指什麼? (A)結婚生子 (B)創立事業 (C)祭祀祖先 (D)民變、械鬥。
- 有關液量、容積、體積、容量都屬於三維量,下列敘述何者錯誤? (A)學習順序是先學容積再學體積 (B)學習順序是先學容量再學容積 (C)液量和容量的常用單位一樣 (D)容積和體積的常用單位一樣
- ( )(3)澎湖群島屬於哪一項成因?ˉ(A)甲ˉ(B)乙ˉ(C) 丙ˉ(D)丁。
- ( )(2)清領時期,臺灣規模最大的民變事件是何者? (A)朱一貴事件 (B)林爽文事件 (C)戴潮春事件 (D)牡丹社事件。
- 本公司足球隊榮獲 102 年全國五人制聯賽冠軍,「比賽獲得冠軍」與下列哪個語詞意義最相近?(A)出奇制勝 (B)獨占鰲頭 (C)嶄露頭角 (D)奔逸絕塵
- ( )(3)資料一、二所述現象,至何人來臺治理後而獲得改善? (A)施琅 (B)沈葆楨 (C)丁日昌 (D)劉銘傳。
- 國小「長度化聚」的教材,有四種敘述如下:甲、「2 公尺記為 200 公分」是化的活動乙、「260 公分記為 2 公尺 60 公分」是化的活動丙、「2 公尺記為 120 公分」是聚的活動丁、「
- ( )(4)東沙島、太平島屬於哪一項成因?ˉ(A)甲ˉ(B)乙ˉ(C) 丙ˉ(D)丁。
- ( )(3)當時臺灣的族群問題展現在哪兩者的械鬥上,且最為嚴重? (A)漢人與原住民 (B)滿人與漢人 (C)平埔族與高山族 (D)漳州人與泉州人。
- 下列選項,何者非指書信?(A)金匱 (B)尺牘 (C)魚雁 (D)雙鯉魚
- 副檔名.AI 是下列何種軟體的格式?(A)AutoCAD(B)Media player(C)Word(D)Illustrator。
- 國小「整數乘法」的教材,有三種學習內容如下:甲、一包糖果有 6 顆,4 包糖果共有幾顆?乙、弟弟有 6 元,弟弟錢數的 4 倍是多少元?丙、媽媽有 6 件上衣、4 件裙子,媽媽的衣服有幾種搭配方
- 清朝在康熙皇帝派出施琅攻臺後,領有臺灣,並實行一連串統治臺灣的措施。請問:( )(1)清廷領有臺灣之初,頒布的渡臺禁令,主要用意何在? (A)擔心臺灣成為反清基地(B)保障臺灣原住民權益
- 下列選項,何者較不適合壽慶題辭?(A)日月入懷 (B)椿萱並茂 (C)南極騰輝 (D)齒德俱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