問題詳情
33.右圖為纯物質X固體的溶解度曲線,溶液溫度為60℃時,每100g水中最多可溶解90g物質X。今有一水溶液甲,其溶液溫度為50℃,將90g的物質X加入至100g的水中,對於水溶液甲性質的描述,下列何者正確?
(A)甲為未飽和溶液,升高溶液溫度可形成飽和溶液
(B)甲為未飽和溶液,在加入物質X可形成飽和溶液
(C)甲為飽和溶液,且有物質X尚未完全溶解
(D)甲為飽和溶液,攪拌後會有更多的X析出。
參考答案
無參考答案
內容推薦
- 上皿天平當左右兩盤均是空盤時,左盤下沉,則使用此天平前,應該如何歸零?(A)將左邊校準螺絲旋出 (B)將右邊校準螺絲旋入 (C)將左邊校準螺絲旋入 (D)不論將哪一邊的校準螺絲位置向外旋出,均可
- ( )珊迪以排水法測量螺絲體積,如附圖所示,則該螺絲的體積應為多少立方公分? (A)0立方公分 (B)0立方公分 (C)0立方公分 (D)0立方公分
- 551 輪胎之胎紋磨損過大時,不影響行車安全。(A)O(B)X
- (甲)在25℃時將15克的糖加到40克的水中,發現有部分糖未溶解(乙)繼續將溶液加熱至50℃,未溶解的部分恰溶解完(丙).繼續將溶液加熱至80℃(丁)將溫度降至30℃若整個過程水都沒有蒸發掉,則
- 1把 100 克的冰加入,裝有 50ml 水的燒杯中,當冰完全熔化成水時,燒杯內的水共有多少mL?(冰密度為 0.9g/cm3)(A)161 (B)140 (C)145 (D)150。
- 1已知冰的密度為 0.9g/cm3,今取 90g 冰投入裝 180g 水的燒杯中,當冰完全熔化後,杯中水的總體積為(A)300cm3(B)270cm3(C)261cm3(D)243cm3。
- 1一支鉛筆的兩端各恰對準直尺(最小刻度為公分)上的刻度數各為 12 刻度與 28 刻度,則此鉛筆的長度為(A)000 公分 (B)00 公分 (C)0 公分 (D)以上表示皆
- 1我們測量一把砂子體積,先將砂子放入量筒中,輕敲量筒使砂子落下,發現砂面刻度為10 毫升,倒入 0 毫升的水,再輕敲量筒,發現水面高於砂面,且最高水面的刻度為180 毫升,則:(A
- 1銅球密度 9g/cm3 投入盛滿水的量筒中,則溢出的體積是 10cm3,下列何者正確?(A)銅球的體積是 90cm3(B)量筒中水的體積是 90cm3(C)銅球質量是 90g (D)將銅球丟
- 1木塊密度 0.6g/cm3,酒精密度 0.8g/cm3,則下列敘述何者正確?(A)木塊會浮於水面,在酒精中則會完全沉沒 (B)6 公克的木塊與 8 公克的酒精體積相等(C)20cm3 的木塊
內容推薦
- 利用懸吊式等臂天平測量某物體的質量,當指針歸零時,右盤所放置的砝碼如圖,且騎碼在天平橫樑的第十五個刻度線上。假設天平的橫樑上每一刻度代表 0.1 克,則左盤待測物體的質量為多少公克?(A)123
- ( )彎彎將米粒放入空的量筒中,輕敲量筒後,米粒堆積到量筒刻度約為70毫升處。然後再將30毫升的水,倒入盛米粒的量筒中,而水面的刻度到85毫升,若米粒皆沉在水面下,則可以推算出米粒的體積大約是?
- ( )數據 567公尺和 47公分,兩者有何不同?(A)數字相同,單位不同 (B)數字不同,單位相同 (C)數字相同,單位相同 (D)數字、單位皆不相同
- ( )詩涵要量取砂子的體積,她先在量筒中裝入欲量測之砂子,輕敲後,其體積在10cm3處, 而後加入水100.0mL,則水位升至10mL,則砂子體積為?(砂皆沉入水中)(A)10
- ( )有關測量的意義,下列敘述何者錯誤?(A)完整的測量必須包含數字及單位兩部分 (B)估計值位數愈多位,表示測量愈準確(C)測量一定有誤差,所以測量值必含有估計值 (D)測量時,必須選擇適當的
- 柯南人坐車一同出遊,當經過一隧道時,眾人分別說起話來:A小蘭:「車燈裡頭有面凹面鏡,所以可以讓車燈發出的光成為平行光。」 B毛利叔叔:「駕駛座旁的後照鏡是凸面鏡,為的是可以看到比較大的範圍。」
- 小聿到郊外遊玩,當他在游泳時,仰頭看見水面上有一隻蝴蝶飛過。請問小聿在水中所看到蝴蝶的位置,比實際的位置為何? (A)低 (B)相同 (C)高 (D)不一定,要視海水的溫度而定
- 求正整數的所有正因數中,8的倍數有幾個?(A) 576 (B) 288 (C) 144 (D) 96
- 過濾時,下列裝置何者最正確? (A) (B) (C) (D)
- 4~6 各題,使用以下表格代號回答【題組】有發散光線的功能者是?(A)甲乙丙丁戊 (B)甲戊 (C)乙丁 (D)乙戊。
- ( )煜文以相同直尺測量鉛筆的長度。將測量結果記錄如下表。則該鉛筆的長度應記為多少公分? (A)3公分 (B)4公分 (C)5公分 (D)0公分
- 由右圖的地質垂直剖面示意圖,可以判斷:(A)岩脈入侵比砂岩的沉積早(B)岩脈入侵比礫岩沉積早(C)侵蝕面甲的形成比斷層早(D)斷層的發生比岩脈入侵早
- 【題組】1承上題:圖中 X 可能為(A)A (B)B (C)C (D)B 和 C 混合物。
- 【狀況甲】:實驗裝置如右圖,室溫下試管中裝有48克的水及12克的某固體,攪拌後試管底部尚有部分未溶的某固體。【狀況乙】:將此試管放入燒杯中,隔水加熱並搖動試管,當燒杯中的溫度達60℃時,試管中的
- 已知冰密度為 0.93 克/立方公分,常溫下水密度約為 0 克/立方公分。當一塊質量 400克的冰在常溫下完全熔化為水,體積最接近多少立方公分及密度變化,何者搭配正確? (A)430cm
- 有三個人 A、B、C 量測不同物體的長度,測量結果為:A=370 公尺、B=193 公分、C=9397×103 公厘;則三個人數據使用的最小刻度何者正確?(A)B 與 C 相同 (
- 1小君做液體的密度實驗,記錄液體和量筒的總質量和液體體積關係,數據如右,則該量筒質量和液體密度分別為?(A)20 克,4g/cm3(B)30 克,2g/cm3(C)20 克,2g/cm3(D)
- 某生利用天平和容器,測量液體質量和體積的關係實驗中,數據如表所列,下列何者錯誤?(A)該液體的密度為 0.5g/cm3 (B)容器的質量為 0g (C)表中的 X 值為 0g (D)
- 【題組】平行光經過透鏡、面鏡後,會交於一點的有哪些? (A)甲乙 (B)甲丁 (C)乙丁 (D)乙戊。
- 【題組】可以成虛像的透鏡有?(A)丁 (B)戊 (C)丁戊 (D)皆不會。
- 右圖為南美洲板塊與其附近板塊的相對運動,並以箭頭表示地殼移動方向。下列敘述何者正確? (A) 甲處形成褶皺山脈與裂谷 (B) 乙處形成褶皺山脈與新地殼(C) 甲處形成裂谷與新地殼(D) 乙處形
- 光線自空氣中進入圓球狀水滴,再從水滴內到空氣中,其可能的行進路徑如右圖一所示。假設圖中所標示光線可能的行進路徑位於某一個平面上,且此平面通過圓球狀水滴的球心,則下列何者最可能為光的行進路徑? (
- 右圖是地震發生的示意圖,下列敘述何者正確? (A)甲是震央(B)乙是震源(C)這是逆斷層(D)這是正斷層
- 設A及B為樣本空間S中的兩事件,已知,求事件A發生或事件B發生的機率為何?(A)(B) (C)(D)
- 【題組】根據選文的資料。下列何者為目前人造雨技術所應用的原理? (A)將雲塊趕到集水區域的上空 (B)使雲中的小水滴凝聚成大水滴 (C)使雲的高度上升以降低其溫度 (D)促使地面水分蒸發以增加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