問題詳情
23.清朝自強運動時期,這個機構設有海關總稅務司署、同文館、清檔房、司務廳、電報處及銀庫等各個附屬機構,辦理外交、通商、海防、軍務、關稅等與洋務有關事宜。後來演變成推動自強運動的主要機構。請問:這個機構應該為下列何者?
(A)同文館
(B)總理各國事務衙門
(C)江南機器製造局
(D)廣方言館。
(A)同文館
(B)總理各國事務衙門
(C)江南機器製造局
(D)廣方言館。
參考答案
答案:B
難度:計算中-1
書單:沒有書單,新增
內容推薦
- 美美為了寫歷史報告,蒐集李鴻章、左宗棠等人的資料,同文館的照片,以及第一批出國留學幼童的合照。依此推斷,請問:她要寫的主題最可能與下列何者有關?(A)鴉片戰爭 (B)洋務運動 (C)太平天國
- 有一位臣子上書給皇帝:「鴉片流毒於天下,則危害甚巨,……使數十年後,中原幾無可禦敵之兵,且無可以充餉之銀。」皇帝因而派他到廣州查禁鴉片。請問:上文應是哪一位臣子的上書?(A)李鴻章 (B)左宗
- 【題組】請問甲午戰爭後中國議和的代表是何者?(A)曾國藩 (B)左宗棠 (C)李鴻章 (D)伊藤博文
- 【題組】當時清朝面臨的對外戰爭為何? (A)鴉片戰爭 (B)英法聯軍 (C)八國聯軍 (D)中法戰爭
- 依銀行法規定,中期授信之期限為何?(A)超過一年而在五年以內 (B)超過三年而在五年以內(C)超過一年而在七年以內 (D)超過一年而在九年以內
- 【題組】除了東北的土地,中國西北的領土也是俄國覬覦對象。請問:俄國是利用何種方式順利兼併中國西北廣大的領土? (A)發動戰爭暴取豪奪 (B)勘定國界 (C)鼓勵人民移居此處 (D)趁著英法聯軍期
- 【題組】下列哪一條約簽訂後,俄國強占「丙區」? (A)璦琿條約 (B)中俄密約 (C)中俄天津條約 (D)中俄北京條約。
- 【題組】列強將中國當成一塊大餅試圖分割,卻進一步促使中國有識之士高呼改革,只可惜改革終告失敗,最具關鍵性的人物應是下列何者? (A)慈禧 (B)奕訢 (C)康有為 (D)梁啟超。
- 【題組】承 45 題,此國為維護自身利益,提出了門戶開放政策,主張打破勢力範圍,這樣的主張對中國造成什麼樣的影響? (A)保持了中國領土與主權的完整 (B)造成中國通商口岸商業繁盛 (C)使外商
- 【題組】清末的中國領土宛如一塊牛肉,任憑西方食客盡情瓜分享用,但是有位食客並未嘗到肉味,乃想出一個辦法使中國能夠 不被吞食殆盡。請問:上述未嘗到肉味的食客最可能是指何 國? (A)英國 (B)德
內容推薦
- 下列是清朝簽訂的眾多不平等條約中所割讓的領土和條約,請問:其中下列何者配對是「錯誤」?(A)黑龍江以北,中俄《天津條約》 (B)香港,中英《南京條約》 (C)烏蘇里江以東,中俄《北京條約》
- 歷史圖(一)與歷史圖(二)是中國近代開放的通商口岸圖。請問:造成歷史(一)演變至歷史圖(二)的事件,對中國產生何種影響? (A)外人勢力可直接進入中國內地 (B)香港島主權由中國轉移至英國
- 太平天國藉「宗教」之名,行改朝換代之實,請問:此「宗教」是指哪一宗教?(A)佛教 (B)道教 (C)回教 (D)基督教。
- 當國家面臨內部動亂時,有賴名將安定局勢,並且使國祚得以延續。例如唐朝郭子儀平定安史之亂,使唐朝沒有因此滅亡。而清朝在太平天國時,請問:是靠下列何人的平定國家才得以轉危為安? (A)林則徐 (
- 在清末的現代化運動中,歷經了多次的改革。請問:下列哪一個運動是屬於「制度層次」的改革? (A)自強運動 (B)五四運動 (C)新文化運動 (D)百日維新。
- 英法聯軍,英法用兵的理由除了有一次是換約不成外,尚有一次是下列哪兩個藉口?(A)亞羅船事件廣西教案 (B)亞羅船事件通商問題 (C)廣西教案通商問題 (D)占據澳門,做為銷售鴉片的據點和亞羅船事
- 債權保障(Protection)可分為內部保障與外部保障兩方面,下列何者為內部保障?(A)良好的財務結構 (B)保證人 (C)本票背書人 (D)提供第三者之資產作擔保
- 總督府為帶動臺灣農業的生產量,不但引進農業技術人才,並積極從事農作改良,且為擴大臺灣的農業種植面積,曾興建下列何項水利設施? (A)瑠公圳 (B)八堡圳 (C)曹公圳 (D)嘉南大圳。
- 下列是西元1900〜1940年間臺灣稻米與蔗糖的生產數量圖。請根據歷史圖一資料回答問題。當時為了供應日本人的喜好與需求,大力推廣種植何種稻米? (A)香米 (B)糯米 (C)蓬萊米 (D)在來
- 2020年武漢肺炎肆虐全球,台灣醫護人員因防疫工作壓力倍增,若在日治時期,這種傳染病的預防應主要屬地方何人負責? (A)總督 (B)警察 (C)州長 (D)廳長。
- 歷史圖二「藍地黃虎旗」可以喚醒多少塵封於歷史的記憶。針對這幅國旗,下列敘述何者正確? (A)此為臺灣民主國的國旗 (B)當時臺灣民眾高舉此旗歡迎日本人 (C)臺灣民眾推舉劉永福為總統 (D)
- 歷史圖三為日治時期臺灣輕工業生產指數。請問:從西元1935年開始,指數成長非常快速,這與下列哪一件事情有關? (A)嘉南大圳完工 (B)臺灣銀行成立 (C)西部縱貫鐵路通車 (D)日月潭水力發電
- 老師上課說:「這個時候的日本,為取得石油、橡膠等資源,即以南洋為侵略目標,臺灣因而成為重要的補給基地。」當時日本對台灣的經濟策略調整為? (A) 工業南洋,農業日本 (B) 工業台灣,農業日本
- 下列關於日治時期「保甲制度」的敘述,何者正確?(A)規定十戶為一保,十保為一甲 (B) 須輔助警察管理國防事務 (C)是日治時期首創的制度 (D)保 甲成員間負有連坐責任。
- 隨著某件重要的歷史事件爆發,總督府為了強化臺灣人對日本的認同感與愛國心,因此推動皇民化運動,要求臺灣人說日語、改日本姓名。請問:這是因為受到哪一事件的影響? (A)林爽文事件 (B)西來庵事件
- 樟樹分布於中低海拔闊葉林,是臺灣中低海拔主要樹種之一,將樟樹樹幹削成薄片,可蒸餾出樟腦及樟腦油等。西元1899年,臺灣總督府設立「臺灣樟腦局」,負責樟腦的收購、檢驗及配售,並在臺北城南門外設 置
- 日本為一海島國家,與臺灣之間的聯繫多以海運為主,因此也特別重視港口的興修。請根據歷史圖四,回答下列問題: (歷史圖四) 某地在清代已是重要的貿易港口,到了日治時期更成為北臺灣對日本的重要貿易基地
- 西元1909年時,桃子搭火車遊覽臺灣,順道參觀沿途的港口。她所參觀的港口應該不包括歷史圖四中何地?(A)甲 (B)乙 (C)丙 (D)丁。
- 霧社事件後原住民意識到難以武力抗日,逐漸接受教化,在第二次世界大戰後期,日本徵調原住民到南洋戰場作戰,其部隊名稱為何? (A)蕃人敢死隊 (B)生蕃突擊隊 (C)高山衝鋒隊 (D)高砂義勇隊。
- 日本總督府運用哪些制度,有效地控制臺灣社會長達五十年之久?(甲)天皇專制(乙)警察制度(丙)保甲制度(丁)壯丁團制度 (A)甲丙丁 (B)甲乙丁 (C)甲乙丙 (D)乙丙丁。
- 日治初期,總督府實施「工業日本,農業臺灣」的基本經濟政策。農業偏重稻米、蔗糖的生產,下列有關當時農業發展的敘述,何者正確? (A)成功培植越光米,大受歡迎 (B)橋仔頭糖廠是台灣第一座新式糖廠
- ( ) 如下圖,有兩個三角形△ABC 和△CDA,當∠1=∠∠3=∠4 時,是根據何種全等性質使得△ABC △CDA? (A) SAS (B) AAS (C) ASA (D) RHS 。
- 下列詞彙,在句中使用原來字面意涵的選項是:(A)掃街:巷口有位不知名的老人每日掃街,才使巷道如此清潔(B)消毒:近來恐怖攻擊的流言四起,政府忙著消毒以安定人心(C)感冒:他個人的言行多不按牌理出牌
- 下列各組詞語中「亂」字的意義,前後相同的是哪一選項?(A)心緒煩「亂」/兵荒馬「亂」(B)凌「亂」不堪/雜「亂」無章(C)「亂」臣賊子/「亂」世佳人(D)以假「亂」真/違法「亂」紀
- 依「一鳴驚人/一飛沖天」的語義關係,下列詞語與「罄竹難書」語義關係相應的是哪一選項?(A)獨木難支 (B)暗箭難防 (C)沒齒難忘 (D)擢髮難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