問題詳情
27 宋代學術主流是
(A) 經學
(B)玄學
(C) 理學
(D)佛學。
(A) 經學
(B)玄學
(C) 理學
(D)佛學。
參考答案
無參考答案
內容推薦
- 24 隨著新航路探險來到東方的歐洲國家, 除了與中國貿易,也有一場精彩的中西文化交流,帶來什麼改變呢 ? 【題組】25 承上題,這場精彩的東西文化交流,很可惜因何事而中斷 ? (A) 因西方國家違反中
- 23 指南針經由何人西傳歐洲,促成歐洲地理大發現? (A)蒙古人 (B)阿拉伯人 (C)土耳其人 (D)波斯人。
- 24 隨著新航路探險來到東方的歐洲國家, 除了與中國貿易,也有一場精彩的中西文化交流,帶來什麼改變呢 ? (A) 天主教耶穌會傳教士貢獻最多,但因一神信仰,不准中國教徒祭祖 (B) 傳入的是西方的醫藥
- 22 有關女真族的敘述,下列何者「不正確」 ? (A) 岳飛所做的「滿江紅」詞句〜「靖康恥,猶未雪;臣子恨,何時滅」中,慷慨激昂要討伐的對象 (B) 既是宋代,也是明代的外患 (C) 皇太極改「後金」
- 21 何人發明活字版印刷術,有助於知識和教育的普及? (A)畢昇 (B)沈括 (C)李時珍 (D)宋應星
- 17「此一朝代版圖遼闊,境內民族複雜,蒙古、女真、契丹、高麗、漢族等族雜居;加上先前的軍事行動,曾經遠達西亞、歐洲,帶回突厥、波斯、斡羅思(俄羅斯)及東歐各族人士。上述情況使得此朝代族群繁多,遠遠超過
- 19 歷史上有一改革者推出新的賦稅措施「一條鞭法」:「把田賦、力役和其他雜稅合編為一條,統一按田畝核算徵收,原來按丁戶徵役的辦法也一併攤入田畝」,這樣的方式果然使得政府財政略有起色,但是在改革者死後政
- 19 歷史上有一改革者推出新的賦稅措施「一條鞭法」:「把田賦、力役和其他雜稅合編為一條,統一按田畝核算徵收,原來按丁戶徵役的辦法也一併攤入田畝」,這樣的方式果然使得政府財政略有起色,但是在改革者死後政
- 18 歷史上哪一位君主出身貧苦,深知民間疾苦,卻也設置錦衣衛,監視官吏,廷仗大臣? (A)宋太祖 (B)元世祖 (C)明太祖 (D)清高宗。
- 16 小丸子暑假和家人同遊杭州西湖,參觀了一間廟宇,門柱上書寫著「三十功名塵與土,八千里路雲和月」,此廟乃是供奉著南宋時期「盡忠報國」的一位抗金英雄。請問:這位民族英雄應當是何人? (A) 秦檜 (B
內容推薦
- 【題組】29 完顏康最有可能是當時哪個階級的人? (A)蒙古人 (B)色目人 (C)漢人 (D)南人。
- 【題組】30 此時的考試榜單分為「左榜」與「右榜」,應該是哪項政策使然? (A) 強幹弱枝政策 (B)重文輕武 (C)杯酒釋兵權(D) 種族差別待遇。
- ( )中國歷代以來,中原漢族和邊疆民族,為爭奪資源常常發生衝突,小光在網路上找到一張中國某朝代的邊疆民族分布圖。(如圖七)從邊疆民族的分布來判斷,圖七是中國哪一朝代的版圖? (A)秦代 (B)
- 附圖中哪個地區的自然條件最容易發育出石灰岩地形? (A)甲 (B)乙 (C)丙 (D)丁
- 【題組】31 這時的讀書人如果要準備科舉考試,最應該讀下列哪本書? (A)史記 (B)資治通鑑 (C)四書集注 (D)夢溪筆談。
- 右表為2017年歐洲部分國家老年人口比例,由表中資料可以得知下列哪一個敘述是正確的?(A)歐洲整體人口減少中(B)歐洲的死亡率世界最高(C)歐洲整體醫療水準較高(D)歐洲出生率是世界最低。
- 【題組】32 因此哪一朝代開始以「彌封」和「謄錄」來防弊,維護考試的公平性? (A)宋代 (B)元代 (C)明代 (D)清代。
- 【題組】33 後來鄉試與會試規定「八股文」文體,其書寫格式及字數均有嚴格規定。請問以八股文為科舉考試文體是發生在中國歷史上的哪個時期? (A)秦漢 (B)隋唐 (C)宋元 (D)明清。
- (二) 明朝曾有過遠達非洲東岸的官方遠洋航行,是中國及世界史上的大事,回顧這段歷史,回答第 34-37 題問題【題組】34 印尼有個的地方叫「三寶壟市」聽說那裡原本一片荒涼,後來有華僑開始定居於此,逐
- 【題組】35 此人七次下西洋,造成了下述何影響? (A)引發探險風氣,延續歐洲海外拓殖熱潮 (B)貿易管道暢通,中國白銀大量流入歐洲 (C)中國聲威遠播,奠定華人移居 (D)東南亞基礎肅清倭寇的勢力,
- 【題組】36 請問此人曾經七次下西洋,其首航是在哪位皇帝在位時出發? (A)明太祖 (B)明成祖 (C)明神宗 (D)明思宗。
- 【題組】37 因為這位皇帝在何事件後奪權登基,欲尋找失蹤的前皇帝明惠帝? (A)厓山之戰 (B)永嘉之禍 (C)靖康之禍 (D)靖難之變。
- (三) 金庸的武俠小說《鹿鼎記》,以清初的歷史為背景,將許多歷史人物穿插其間,內容精采生動。【題組】38 請問書中曾出現一個明朝降將,他因協助清兵入關而長期為人所指責。這是指下列何人? (A)李自成
- 【題組】39 書中的另一個人物則是流寇出身,一路號召農民起兵奮戰,最後終於攻入首都,迫使明朝皇帝自縊殉國。此人是誰? (A)李自成 (B)張獻忠 (C)宋應星 (D)吳三桂。
- 【題組】40書中也提到以鄭克塽為首的鄭氏政權勢力,最後被倒戈者施琅所平定。這是發生在哪一個皇帝在位時? (A)皇太極 (B)康熙皇帝 (C)雍正皇帝 (D)乾隆皇帝。
- 下列何者不是的同類方根?(A) (B) (C) (D)
- 【題組】隨後,雅惠前往曾經被東哥德人統治的國家。她漫步在小鎮的街道上,感受當年文藝復興的氣息。請問雅惠應該是在圖中何處?(A)乙 (B)丙 (C)丁 (D)戊。
- 37 某一電路中有 A 及 B 兩個相同電感值之電感器,若流過 A 電感器的電流為流過 B 電感器的電流的2 倍,試問 B 電感器儲存能量為 A 電感器儲存能量的幾倍?(A)二分之一倍 (B)四分之一
- 清康熙 22 年,施琅極力主張臺灣具有極高戰略價值,應予保留,以免日後被荷蘭等國控制,威脅中國。他的論點,與當時哪一種世界局勢的轉變關係最密切?(A)火藥發明,歐洲各國使用火槍、火炮擴張勢力
- 【題組】最後,雅惠抵達此次旅行的最後一站,參觀完古羅馬人遺留下來的長城遺跡後,轉往聖公會參與教會活動,聽著活動人員介紹當年國王因婚姻問題與羅馬教宗決裂的過程。請問:雅惠應該是在圖中何處?(A)
- 有關「中古時期西歐莊園經濟」的敘述,下列何者有誤?(A)莊園內的農民沒有人身自由 (B)以教堂為生活中心,過著自給自足的生活 (C)莊園內農業進步,實施四田輪耕制,田地分為春耕地、夏耕地、秋耕
- 阿坤撰寫有關文藝復興運動的報告,探討西元 14 世紀初義大利產生文藝復興運動的原因有哪些?(甲)位居東西貿易、文化交流的要衝(乙)經濟繁榮(丙)城市居民的支持(丁)貿易路線為土耳其人所阻撓。(
- 「這個組織嚴格限制外地商人在當地的貿易,對內保持穩定的、沒有競爭的經濟制度,故對內統一價格,嚴懲個人壟斷。……其行規主要反映經濟方面的內容,對生產規模、學徒幫工數量、工資、生產過程、價格、原料
- 東西方的互動常會影響歷史的發展,下列關於東西文化交流的史實,何者是錯誤的?(A)阿拉伯人保存的古希臘、羅馬典籍,為日後文藝復興奠定基礎 (B)耶穌會傳教士進行海外傳教,將西方數學、地理學等知識
- 西元 11 世紀,造成基督教第一次分裂主要原因為何?(A)教會販售赦罪券 (B)對《古蘭經》教義解釋不同(C)市民階級質疑教會的權威 (D)爭奪教會領導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