問題詳情

16.孔子曰:「夫人君無諫臣,則失政;士無教交,則失德。狂馬不釋其策;操弓不反其檠1。木受繩2則直;人受諫則聖。受學重問,孰不順成?毀仁惡士,且近於刑。君子不可以不學!」子路曰:「南山有竹,弗揉3自直;斬而射之,通於犀革,又何學為乎?」孔子曰:「括而羽之,鏃4而砥礪之,其入不益深乎?」子路拜曰:「敬受教哉!」  小辭典:1.操弓不反其檠:拿弓時,需要檠來輔正,才不會翻轉變形。檠,音ㄑㄧㄥˊ。2.繩:繩墨,畫直的工具。3.揉:音ㄖㄡˊ,使木彎曲或伸直。4.鏃:音ㄗㄨˊ,箭頭。關於上文,下列敘述何者正確?
(A)藉孔子與子路的問答,來強調天賦的才能必須經過不斷地學習,才能有更高的發揮與成就。
(B)孔子在文中連用三個比喻「狂馬不釋其策、操弓不反其檠、木受繩則直」強調天賦的重要
(C)子路以南山之竹天生挺直,卻容易遭人砍伐為例,提出優秀天賦易遭嫉恨,何必多學的質疑
(D)孔子勉勵子路不必在乎他人眼光,應更積極砥礪自我能力。子路終於恭敬接受孔子教誨

參考答案

答案:A
難度:適中0.6
統計:A(3),B(0),C(0),D(1),E(0)

內容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