問題詳情

文人在從事創作之時,常用「由遠而近」或「由近而遠」的空間推移技巧來寫景,如郁永河北投硫穴記即以「林木蓊翳,大小不可辨名」→「林木忽斷、草色萎黃」→「草木不生」,及「沸泉」的「猶熱甚」→山麓的「白氣縷縷,如山雲乍吐」→「石剝蝕如粉」、「白氣五十餘道,皆從地底騰激而出」,寫他由「遠」處逼「近」北投硫穴的實際景況。事實上,這樣的手法亦常出現在古人的詩詞中,下列各詩詞亦採用此種「由遠而近」的技巧者是:
(A)千山鳥飛絕,萬徑人蹤滅。孤舟簑笠翁,獨釣寒江雪(柳宗元江雪)
(B)明月如霜,好風如水,清景無限。曲港跳魚,圓荷瀉露,寂寞無人見(蘇軾永遇樂)
(C)遠上寒山石徑斜,白雲深處有人家。停車坐愛楓林晚,霜葉紅於二月花(杜牧山行)
(D)山暝聽猿愁,滄江急夜流。風鳴兩岸葉,月照一孤舟。(孟浩然宿桐廬江寄廣陵舊遊)
(E)獨憐幽草澗邊生,上有黃鸝深樹鳴。春潮帶雨晚來急,野渡無人舟自橫(韋應物滁州西澗)

參考答案

答案:A,B,D
難度:困難0.333333
統計:A(5),B(2),C(2),D(4),E(1)

內容推薦

內容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