問題詳情

3「孔子觀於魯桓公之廟,有欹器焉。孔子問於守廟者曰:『此為何器?』守廟者曰:『此蓋為宥坐之器。』孔子曰:『吾聞宥坐之器者,虛則欹,中則正,滿則覆。』孔子顧謂弟子曰:『注水焉。』弟子挹水而注之,中而正,滿而覆,虛而欹。孔子喟然而嘆曰:『吁!惡有滿而不覆者哉!』」(《荀子.宥坐》) 依據上文,下列敘述不正確的選項是:
(A)「欹器」的運用,其象徵意義高於實用功能
(B)「欹器」的設計,寓有「過猶不及」的意涵
(C)孔子問守廟者「此為何器」,暗示「君子不器」的道理
(D)孔子於弟子注水後的感喟,強調「滿招損,謙受益」的道理

參考答案

答案:C
難度:適中0.685778
統計:A(129),B(181),C(1220),D(249),E(0)

內容推薦

內容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