問題詳情

19.(   )陶淵明面對政治腐敗、生靈塗炭的東晉時代,以〈桃花源記〉描繪他心中純淨和平的烏托邦世界,堪稱為中國「烏托邦文學」代表作。下列作品中,何者之創作動機、背景及主旨與〈桃花源記〉最為類似:
(A)日本大導演黑澤明的名作「《夢.水車村》」,反映科技文明社會下人們悖離大自然生存之道,汙染環境同時也染及人類心靈世界。在這個如夢似境的桃花源世界中,人們和諧共處,純樸良善,以平常心看待生死,讓現代的人們體悟:只要能夠尊重自然、平和共生,理想的桃花源在每個人的心中 
(B)赫胥黎《美麗的新世界》描繪了科學主義的烏托邦。在二十五世紀的倫敦,完全中央集權,沒有家庭制度、宗教信仰和倫理道德,人類的生殖皆由育種中心培育試管嬰兒,不允許女人懷孕,每個人一出生就決定社會階級,每人都有工作,社會井然有序,並用迷幻藥麻醉人生,給予人們安於現狀的快樂 
(C)俄薩米亞丁《我們》描述西元二十六世紀時,全世界統一,人民沒有姓名、靈魂,只有編號,身穿制服,隨時遵照作息表,過著無慾無求的生活。但是,有一天號民 D-產生了愛情與嫉妒的情緒,逐漸從「我們」的集體生活中分裂出「我」的個體私心,遂被抓去動手術割去「想像力」,也去除私心 
(D)英國詹姆斯.希爾頓《失去的地平線》小說發表的時候,西方世界剛結束第一次大戰,可是第二次大戰的烽煙又將燃起,使人們開始將目光轉向寧靜和平古老的東方,尋求人類精神的安身立命之所。希爾頓將中國西藏描繪成永恆寧靜的香格里拉,人與自然和諧相生,生活祥和安寧,但希爾頓曾經肯定地說,他的讀者是不可能在現實中找到香格里拉的,因為它只存在於人們心中。

參考答案

答案:D
難度:適中0.5
統計:A(4),B(1),C(1),D(9),E(0)

內容推薦

內容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