問題詳情
21. 圖十二是1913年至1950年俄國的經濟發展圖,從圖中可看出俄國社會對煤、鐵、石油、穀物等商品的需求,反映出下列哪一項歷史事實?
(A)蘇聯在實行計畫經濟後,工業成長幅度驚人
(B)在共產制度下,蘇聯人民的生活獲得改善
(C)實行共產 主義的兩年內,徹底改善俄國的經濟本質
(D)經濟大恐慌摧毀了蘇聯經濟上的努力成果。
參考答案
無參考答案
內容推薦
- 已知甲為一個直徑 10 公分的球體、乙為一個每邊長 10 公分的正方體,試問甲和乙的體積大小關係為何?(A) 甲 > 乙(B) 甲 = 乙(C) 甲 < 乙(D) 條件不足,無法比
- 在折摺機上敲打板片,不能使用下列何種工具?(A)木槌(B)塑膠槌(C)鐵槌(D)橡膠槌。
- 自動化金屬圓鋸機系統無下列何種功能?(A)自動進刀(B)長度量測(C)直線度校正(D)揹料。
- 折摺機上各活動部,至少幾個月加油一次?(A)2 個月(B)6 個月(C)3 個月(D)1 個月。
- ( )體積 100 立方公分、溫度為 4℃的水,若將其放入冰箱,凝固成密度為 0.92 公克/立方公分的冰塊,則此冰塊的質量為多少公克? (A) 11 公克 (B) 100 公克 (C)
- ( )臺灣啤酒的酒精濃度為 5 度,代表的意義為下列何者? (A) 100 毫升的水中加入 5 毫升的酒精 (B) 100公克的水中加入 5 公克的酒精 (C) 100 公克的啤酒中
- 下列的圖形中哪一組物體間具有最大的萬有引力?(A) (B) (C) (D)
- 鉬酸銨可用來檢驗何種陰離子(A) (B) (C) (D) 。
- (四)使用複式顯微鏡來觀察某種生物構造,下圖是顯微鏡視野的變化過程。下表為實驗操作步驟的參考表,請根據這些圖片及實驗操作步驟參考表回答 ~題【題組】從圖 1 到圖 2 需要什麼步驟?(
- 下文是某一文件的部分內容,此文件最可能是下列何者?【題組】承上題,文中提到的本總督,其身分應該是下列何者?(A)將領 (B)文官 (C)學者 (D)法官
內容推薦
- 某一時期臺灣的政府宣布:「禁止演歌仔戲、布袋戲,也不准進入寺廟,鼓勵人民更改姓氏,強迫改說「國語」,以及赴神社參拜等。」請問,這種政策是在何時開始推行的?(A)日本佔領台灣之初 (B)第一次世
- ( )依依在飲料店買了一杯 500 c.c. 的珍珠奶茶,她想知道珍珠占了多少體積,於是她將奶茶倒入數個量筒中,直到液體全部倒完,結果如圖所示,請問珍珠的體積共多少 cm3? (A) 350 c
- 日本統治臺灣時期,為了配合日本本國的需求,在臺灣推動許多的建設。請問:下列哪一項建設的內容,是臺灣史上首次的創舉?(A)人口普查 (B)修建鐵路 (C)興建水利 (D)設立郵局
- 觀察右圖,日本意圖向哪一區擴張,因此開啟了「工業臺灣」的經濟政策?(A)甲 (B)乙 (C)丙 (D)丁。
- ( )那默用掃把將打翻的鐵粉掃起來後,發現其中混合不少泥沙,請問他可以用何種方法分離出鐵粉? (A)倒入水中後過濾 (B)使用蒸發皿加熱 (C) 置於水中自然沉澱 (D)利用磁鐵吸引。
- ( )有關鈍氣的介紹,下列何者正確?(A)包含氮氣、氦氣和氖氣 (B)氦氣可防止燈絲氧化,常作為燈泡內的填充氣體 (C)氖氣通電後可發出紅光,常填充於霓虹燈中 (D)氬氣常填充於食物包裝中,降低
- ( )有關蒸發的敘述,下列何者錯誤? (A)蒸發可在任何溫度下發生 (B)蒸發時產生的水蒸氣,是看不見的(C) 當液體溫度到達某一特定溫度時,才會開始蒸發 (D)溫度高時,蒸發的速率較快。
- ( )洛娜將 15 公克的葡萄糖溶入 100 公克的水中,均勻攪拌至溶解,最後尚有 5 公克葡萄糖固體未溶解,試問其重量百分濃度為何? (A) 15/100 (B)( 15/100)×100%
- ( )芳哥使用某把尺測量物體的長度,測量結果記錄為 0.566 公尺,若他使用同一把尺測量門的高度為 3 公尺,其測量值應記錄為多少? (A) 0000 公尺 (B) 000 公尺 (
- ( )下列何者屬於化學變化?(甲)巧克力在手中軟化;(乙)巧克力在手中遇熱變成液態;(丙)巧克力在胃腸內被消化吸收。 (A) 甲丙 (B)乙丙 (C)乙 (D) 丙。
- ( )小明使用經過歸零校正的懸吊式等臂天平(騎碼每一個刻度代表 0.1 公克),測量一瓶立可白的質量;當他在右盤上放置 1 個 10 公克和 1 個 2 公克的砝碼,而騎碼的位置恰好位在 16
- ( )小芽想利用天平測量錐形瓶裡水的質量,請問下列操作步驟中,何者錯誤? (A)使用前先調整校準螺絲,使天平兩邊保持水平 (B)夾取砝碼時,應使用砝碼夾 (C)當指針左右擺幅相同2時,代表兩盤
- 左圖的右側視圖為(A) (B) (C) (D) 。
- ※直到二十世紀之前,戰爭對戰勝國而言仍是有利可圖的買賣,因為隨著敵國戰敗而來的割地和賠款,具有致命引力。然而二十世紀所發生的兩次世界大戰,徹底打破了人類對戰爭的迷思,這兩場改變世界的戰爭留下的是無盡的
- 【題組】從圖 2 到圖 3 需要什麼步驟?(A)甲丙 (B)辛丙 (C)辛丁 (D)甲丁。
- 【題組】從圖 3 到圖 4 需要什麼步驟?(A)乙 (B)戊 (C)己 (D)庚。
- 小廖老師說:「學好歷史最重要的關鍵就是必須有時間概念,尤其史實的順序不容混淆。」請同學將下列臺灣史上著名的事件,依發生的先後順序排列:(甲)朱一貴事件(乙)霧社事件(丙)牡丹社事件(丁)西來庵
- 有關日治時期保甲制度的敘述,下列何者與現實不符?(A)一個保正共要負責十甲的事務 (B)除了維護道路還要成立壯丁團防範匪賊和水火災(C)保甲成員負有連坐責任 (D)屬於地方自治單位,不受警察控
- 關於地球上最早的生命,下列敘述何者錯誤? (A)出現於海洋中 (B)可生活於無氧氣的環境 (C)由地球上的非生物自然發生 (D)約 46 億年前誕生。
- 有關生物圈的敘述,下列何者正確?(A)生物圈內的環境都差不多,因此孕育出豐富的生命 (B)生物圈的範圍約是海平面上下共 10 公里 (C)目前生物圈的範圍占地球大部分 (D)生物圈的範圍會隨著
- 日治時期,臺灣總督府頒布了「製糖廠取締規則」,內容如下:「為了制止各個製糖工廠間的原料爭奪,避免擾亂蔗價,各蔗作區劃分為一定範圍的區域,各個區域內甘蔗原料如果未經許可,不得運出該區域之外,或者
- 【題組】從圖 4 到圖 5 需要什麼步驟?(A)甲 (B)乙 (C)戊 (D)己。
- 國立臺灣博物館展覽廳中,有一日本人銅像,名字標示為後藤新平,請問此人因何事蹟成為臺灣歷史上的重要人物?(A)簽訂馬關條約,使臺灣成為日本殖民地 (B)推動工業化,增強日本企業對臺灣的投資意願(
- 下列關於動、植物細胞的觀察活動,何者正確? (A)鴨跖草的下表皮,有可能觀察到表皮細胞和保衛細胞 (B)水蘊草葉片細胞中的綠色顆粒分布在粒線體中 (C)取口腔皮膜細胞時,以牙籤鈍端輕刮牙齒內側
- 附圖為 1911~1941 年臺灣輕工業生產指數圖。由圖中資料可知,1930 年代以後,臺灣輕工業生產指數大幅上升,這與下列何者關係最密切?(A)基礎建設陸續完成 (B)臺灣銀行成立(C)嘉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