問題詳情
(八 )
37.依據上文內容所所顯示的國際社會互動型態而言,應屬下列何者?
(A)國際交流
(B)國際合作
(C)國際援助
(D)國際衝突。

37.依據上文內容所所顯示的國際社會互動型態而言,應屬下列何者?
(A)國際交流
(B)國際合作
(C)國際援助
(D)國際衝突。
參考答案
答案:D
難度:適中0.5
統計:A(0),B(0),C(0),D(0),E(0)
內容推薦
- 如下圖,求∠A+∠B+∠C+∠D+∠E+∠F+∠G=? (A)360° (B)540° (C)720° (D)900°
- 17 世紀西班牙人出兵佔領臺灣後,曾於淡水興築「聖多明哥城」。請問「聖多明哥城」應該位於右圖中何處?(A)己(B)丁(C)戊(D)甲。
- 2992-得到的值末尾有_____________________ 個 0
- 對於坐標平面上點的敘述,下列選項何者正確?(A) 點(2,-3)的 x 坐標為- (B) 點 (4,-7)在第二象限 (C) 點(-3,-5)在第四象限 (D) 點 (0,8)在y軸上
- 晴晴對原住民族生活相當感興趣,因此在圖書館中找到許多有關原住民的生活資料,請問下列哪一個內容「不會」出現在晴晴所閱讀的資料中?(A)台灣原住民為泛靈信仰,通常透過巫師與神靈溝通(B)為感謝神靈、
- 【題組】 (4) 的平方根=【 】
- ( )已知圓 O 的半徑為 ,O 點的坐標為(-2,3),直線 L 方程式為 y=-1,則下列敘述何者正確?(A)L 為圓 O 的切線 (B)L 為圓 O 的割線(C)L 與圓 O 不相交
- 如圖,ΔABC中,祥祥照著以下敘述作圖:分別以A、B為圓心,大於 長為半徑劃弧,設此兩弧相交於P、Q兩點連接P、Q,則 ̅即為所求請判斷祥祥作的是哪一道題目?(A)∠C的角平分線 (B
- 0子晴有一篇研究報告,主題是「十九世紀中葉中國歷史文化的轉變」,下表是她閱讀資料後整理出的表格:請問:根據上述表格,子晴認為的轉變,應是下列哪一歷史事件促成的?ˉ(A)雍正禁教ˉ(B)鴉片戰爭ˉ
- 十六、十七世紀,歐洲各國東來,在東亞各國佔有據點。請問荷蘭佔領臺灣的主要目的為何?(甲)為切斷歐洲其他國家到東方的航路(乙) 要將臺灣做為攻擊朝鮮的軍事基地 (丙)要將臺灣作為國際貿易轉運站(丁
內容推薦
- 現今臺灣國民義務教育的基礎,可說是奠定於哪個時代?(A)鄭氏時期(B)清領後期(C)日治時期(D)中華民國在臺灣時期。
- ( )凱安在朋友的網誌上看到他的近況分享。請問:這個朋友所擔任的職務應該為下列何者?(A)縣長(B)里長(C)立法委員 (D)鄉民代表。
- 西元 1912 年中華民國臨時政府成立於圖一何處? (A)甲 (B)乙 (C)丙 (D) 丁。
- 下列有關台灣60年代經濟發展的敘述,何者正確?(A)和日本、香港、南韓被稱為亞洲四小龍(B)當時由總統蔣中正推動十大建設(C)亞洲四小龍皆有豐富的礦產吸引外資投入(D)政府開始投資重化工業。
- 下列敘述何者正確?答: (2) (全對才給分)(A)圓心與切點的連線必垂直切線,且圓心到切線的距離等於半徑。 (B)過圓外一點對此圓共可以作出 1 條切線。(C)圓中的弦愈長,其所對應的弦心距也
- 如圖,長方形 ABCD 是由甲、乙兩個長方形疊成的。若長方形甲的長寬皆大於 1,邊長均為整數,且面積為 77。則下列何者可能是長方形乙的面積?(A)32 (B)54 (C)63 (D)74
- 台灣教育在不同的歷史分期有不同發展,下列選項何者正確?(A)荷蘭人為傳播天主教,聖經成為上課教材(B)在清朝乾隆、嘉慶後,台灣文教風氣大為盛行(C)日治時期實行隔離政策,初等教育有小學校、公學
- ( )臺灣光復初期,面對諸多動亂,政府為了穩定經濟,將從大陸撤退時運來的黃金發行下列何者,以穩定物價?(A)新臺幣 (B)舊臺幣 (C)法幣 (D)銀兩。
- 早期臺灣因為衛生條件差,瘟疫橫行現象嚴重,在醫學知識不普及的農村中,老百姓只能祈求神靈大顯神威驅逐瘟疫。請問:下列那個神明就是針對瘟疫問題形成普遍的信仰活動?(A)王爺信仰 (B)媽祖信仰 (C)
- 民國60年代,政府推動十大建設,請問其內容主要偏重在哪一方面的建設?(A)交通(B)重工業(C)能源(D)電子科技。
- 右圖是民國 3 年的壹圓硬幣,上面所鑄頭像為中華民國第一任正式大總統。請問:您認為這個人應該是誰? (A)袁世凱 (B)孫中山 (C)蔣中正 (D)黎元洪。
- 【題組】「某個時期的台灣大學生,流行聽西洋音樂,讀美國文學,看好萊塢電影,熱衷追求美式文化為時尚的象徵。」請問某時期流行的文藝風格會是上述哪一項資料?
- ( )民國五十年代由於哪項措施逐漸帶動中小企業發展,促使對外貿易保持成長與出超?(A)設立科學園區 (B)十大建設(C)鼓勵海外設廠(D)設立加工出口區。
- 請問清領時期有一種被稱為「羅漢腳」的人出現和清朝哪一項政策最有關係?(A)劃界封山政策 (B)渡臺禁令 (C)海禁政策 (D)遷界令
- 西元2008年11月,中國代表陳雲林來台簽訂協議,兩岸關係進入了新階段。請問:陳雲林當時是以下列哪一種身份代表來台?(A)海協會會長(B)國台辦主任 (C)海基會董事長(D)陸委會主委。
- 利用分組提公因式的方法,因式分解 xy 2+4y-5xy-20,其結果為下列何者? (A)(x+4)(y-5) (B)(xy+4)(y-5) (C)(xy+4)(y+5) (D)(x+4)(y+
- (二)閱讀下文,回答問題” 李偉的回憶錄:上小學,學校圍牆油漆著:「反攻大陸,解救同胞」…在校園禁止說方言,全力推展中華文化。每天第二節下課後,學校供應沖泡好的牛奶,聽說是「美援」提供的…【題組】3
- ( ) XY直角坐標平面上一點A(-3 , 4),若以X軸為對稱軸,則A點的對稱點為 (A) (-3 , -4)(B) (3 , 4) (C) (3 ,-4) (D) (-3 , 4) 。
- 「牡丹社事件」是日本明治維新之後,開始準備師法西方列強對外擴張的一項具體行動;也是影響臺灣歷史的關鍵性事件。下列有關此次事件的敘述,何者有誤? (A)發生在清同治年間 (B)因琉球漁民遇害問題而引
- 設 4<x<10,且 =10,則 x= ____________
- 右圖是一個三角柱,各邊長如圖所示,請問此三角柱的表面積為多少平方公分?(A)188 (B)196 (C)204 (D)212
- 【題組】中華民國採取哪一外交策略?
- 右表是臺灣各時期發生的衝突事件整理圖示,請問:這些事件的共同特徵為何? (A)都是地方械鬥 (B)都是軍人領導 (C)都與會黨有關(D)都是官逼民反。
- 下列何者較不可能是清領後期移民之間械鬥的原因? (A)爭奪水源 (B)原住民挑撥 (C)言語隔閡 (D)爭奪土地
- 名作家侯文詠在他的著作中提到:他在就讀小學時,曾因說方言,而被學校要求在胸前掛上牌子,表示不再違反校規。請問:這種在當時被俗稱「掛狗牌」的現象與下列哪一項政策有關? (A)落實反共愛國政策(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