問題詳情
10.圖三中甲、乙、丙、丁四地,何處最可能出現湧泉?
(A) 甲
(B) 乙
(C) 丙
(D) 丁
(A) 甲
(B) 乙
(C) 丙
(D) 丁
參考答案
答案:C
難度:困難0.375
統計:A(1),B(1),C(3),D(1),E(0)
內容推薦
- ◎圖九是某學者所繪製的臺灣各區域及縣市天然災害統計指數雷達圖,災害統計指數愈高者代表受災風險較高,以及人員、設施及財產等的損失程度愈高。請問:臺灣的哪個區域的平均災害統計指數最低?(A)
- 表一為4個國家的森林面積與森林覆蓋率。哪個國家最可能是世界紙漿最大生產國?表一國家緯度森林面積(平方公里)森林覆蓋率(%)甲49°N-80°N310134乙8°N-12°S133659丙7°N-1
- 有一位臺灣原住民敘述他的家族史:「祖先原來住在群山萬嶺之中,但來了一群『新的統治者』,強迫族人遷移到較低海拔的地區,集中居住。生活環境改變了,族人一直受到瘧疾、霍亂等新疾病的侵襲,部落裡的巫醫全都
- 造成該地區河階地形的主要河流,其河水的流向為何?(A) 北往南流(B) 西往東流(C) 東北往西南流(D) 西北往東南流
- ◎表四為新竹地區的五個里在1999-2007年間,每隔兩年的人口統計數據。這五里所在的地理區位分別可歸類為以下四種類型:Ⅰ、1980年設立的科技園區外圍的丘陵住宅區Ⅱ、原農業地方中心經都市計畫發展為新
- 1969年東興聚落因焚風所引發的大火,火勢延燒的方向最可能是下列何者?(A)由廣場往大南圳橋的方向(B)由大南圳橋往活動中心的方向(C)由大南國小往活動中心的方向(D)由活動中心往大南國
- 某人準備出門旅行,先到城中購買相關書籍。書肆中陳列著各種指南、地圖及日常生活有關的百科全書。這些書中不僅有交通路線,甚至有煙草、海外奇珍等的介紹。這個現象最早可能出現在下列哪個時期?(A) 宋代(
- ◎一首唐詩寫到某地區的景象:「君不見走馬川,雪海邊,平沙莽莽黃入天。輪臺九月風夜吼,一川碎石大如斗,隨風滿地石亂走。」 該詩描述的地區,最可能見到圖七四種農業活動中的哪種經營模式?(A)
- 哪些國家的人口轉型已經進入「低穩定階段」?(A)甲乙丙丁(B)甲乙庚辛(C)丙丁戊己(D)戊己庚辛
- ◎圖五為臺東某地的等高線圖,等高線的高度單位為公尺,每個正方形網格為4平方公里。圖中的東興聚落,曾經在1969年9月26日,因為焚風引發大火,造成嚴重的死傷。 圖中甲、乙兩點之間的平均坡
內容推薦
- 圖二中甲、乙、丙、丁為2005年台灣四大區域的人口自然增加率與社會增加率。 該年哪個區域的人口最接近零成長?(A) 甲(B) 乙(C) 丙(D) 丁
- 東部區域的災害統計指數偏高,與哪些因素有直接關係?甲、颱風入侵頻率乙、地層下陷丙、地質環境丁、乾旱(A) 甲丙(B) 乙丁(C) 乙丙(D) 甲丁
- ◎ 小明想要進行高中校園植物種類和分布的調查,在研究議題形成後,與老師討論研究觀點及研究方法,並開始準備進行實察工作。請問: 調查植物群落分布時,最適合採用的地理研究觀點為何?(A) 系
- 圖四為2005年經濟部核准台灣廠商海外投資的比例圖。 其中甲、乙、丙、丁分別代表的是哪些大洲?(A) 亞洲、北美洲、歐洲、拉丁美洲(B) 亞洲、歐洲、拉丁美洲、北美洲(C) 亞洲、北美洲、拉丁美
- 一位官員因為在父喪期間,讓婢女服侍他吃藥,被人檢舉違反禮法,因而受到清議的批評,甚至使他的仕途受阻。這位官員最可能處於何時?(A) 兩漢(B) 魏晉(C) 隋唐(D) 宋明
- 圖六是某種型態的人口金字塔。 表五中哪兩個國家的人口金字塔,最接近圖六?(A)甲丁(B)乙戊(C)丙己(D)庚辛
- 在校園進行植物群落調查時,宜採用下列哪些研究與調查方法?甲、問卷乙、實驗丙、電腦模擬丁、觀察戊、測量(A) 甲乙(B) 乙丙(C) 丙丁(D) 丁戊
- 該詩描述的地區,如欲發展現代工商業活動,必須先克服的問題是:(A)土壤淺薄貧瘠(B)勞工供應不足(C)淡水資源短缺(D)宗教信仰分歧
- 一位美國總統宣示:「臺灣依開羅宣言及波茨坦宣言,早已於日本投降後交還中國。」他並表示美國並無強佔臺灣的意圖,也不想在臺灣建立軍事基地,或干涉現狀;但宣示後不久,他又派艦隊進入臺海。導致這位總統政策
- 依據學者研究,在公元5世紀前後,受到環境變遷的影響,某族群開始從原居的黑龍江流域,遷往遼河流域。該族群的遷移,最可能與下列哪項環境變遷有關?(A) 梅雨季節變長(B) 凍土面積變廣(C) 平均氣溫
- ◎照片二為全球五個自然景觀帶的代表性植被景觀。 哪個植被代表的自然景觀帶,單位土地面積內的動、植物種類數量最多?(A)甲(B)丙(C)丁(D)戊
- ◎ 桃園縣復興鄉拉拉山某原住民果農正在登入網頁,看今天訂單以決定明天要摘採的水蜜桃數量,同時向訪客說:「我家的水蜜桃過去在路邊販賣,賣不完載回去又容易爛掉。附近山產店或盤商有時會來低價收購,在無處可賣
- 一位清代官員討論當時稅收制度,表示:「各省州縣地方收稅多以銅錢為主,但換成白銀交到中央。各省鹽商賣鹽也是收銅錢,交稅時卻須交白銀。原本銀價便宜,兌換時還有些利益,但現在銀價不斷上漲,每兩白銀值一千
- 哪個植被代表的自然景觀帶內,其自給性農業活動最為集約?(A)甲(B)丙(C)丁(D)戊
- 蝗蟲對農業危害極大,有人將它與旱、澇並列為三大農業災害。依據研究,中國最適合蝗蟲生長的條件,為最冷月月均溫在-4℃以上,年雨量1000mm以下,且春、秋兩季為少雨季節。圖五是四種農業經營的模式圖
- 學者指出:「在日耳曼民族早期,姓氏是貴族的特權,平民無姓。到了中世紀後期,由於商業活動漸趨頻繁,人與人的接觸漸增,平民逐漸有了姓氏。同樣地,古代中國的平民也沒有姓氏,直到春秋戰國以後始漸得姓。」
- 清初某人參加一個組織,該組織的成員來自各地,為了互相幫助,彼此以兄弟相稱,要「準星辰為弟兄,指天地為父母」。成員都遵守規範,不隨意洩露組織消息。這個人最可能的身分為何?(A) 運河線上的船伕(B)
- 某個國家的首都,年雨量在1110-1649mm,氣候型態是:5至8月為冷季,平均氣溫在15℃-18℃;9至11月為熱季,平均氣溫在22℃-25℃;11月至4月為雨季,其餘月份為乾季。該國家最可能位
- 表一是1912年到1921年間有關臺灣的一項統計。這個表的主題應當為何?表一年度1912191319141915191619171918191919201921百分比630
- 幾位學者討論某個時期的儒學,多數認為這個時代的儒學已經失去創造力,表現出衰微的傾向。但也有人認為:「這個時代的儒學,在思想層次或許是衰落了,但在規畫政治組織與統治政策的治術方面,卻大獲全勝。」這些
- 某書記載:「康熙初年,閩、浙、粵三省沿海郡縣,遷民內居,築界牆、嚴海禁,洋舶自此不得入。」下列何者解釋最合理?(A) 閩浙粵地區受到騷擾,應當是日本倭寇引起的糾紛(B) 海禁政策是禁止中國人出海
- 有一個社會階級,成員原本必須要「通達儒學,取得功名」。但後來有些靠「戰功」起家的人,厚積家財後,開始模仿這個階級的行為,也興建學塾、修撰宗譜,希望美化其家世,社會上也普遍認為他們是這個階級的成員
- 一位駐守外地的官員,趁皇帝在東北前線親征的機會舉兵造反。他的手下為他擘畫了三個方案:上策是儘速進入關中,中策要攻入洛陽,下策則為南下江淮地區。皇帝聽到有大臣興兵作亂,立即率軍南返,敉平叛亂。這件
- 某官員指出:「國語教育不單只是語言教學,讓學生瞭解我國冠絕世界的國體、國風,以涵養國民精神,才是最主要的目標。」這個人的身分最可能是:(A) 1868年,清朝政府的禮部尚書(B) 1916年,袁
- 我國憲法規定,立法委員不得兼任行政部門政務官的工作,此一規定符合哪項憲政原理?(A) 權能區分(B) 均權制度(C) 權力分立(D) 專家政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