問題詳情

9 《辭源》裡,葉字的最主要解釋稱之為「植物的營養器官之一」,除此而外,葉還是「花瓣」,是「書冊中的一頁」,是「時期」(如大唐中葉),是「輕小之物」(如蘇軾的「駕一葉之扁舟,舉匏樽以相屬」);還有,葉破音為「嗇」,是春秋時楚國的大邑,以及姓氏。從這些漫射延伸的意義,這個字導引我們走去的,便不僅是秋天而已,我們還會想到時間和歷史的記錄書寫,想到小舟任江湖的無羈自由,一種回到本源的亙古鄉愁,以及某種化作春泥更護花的大自然柔婉生死循環。宋代趙蕃的〈白髮詩〉有這麼兩句:「葉落歸根莫謾悲,春風解發次年枝。」差不多就是這個意思。依據上文,關於文字意義的發生及演變,下列選項何者錯誤?
(A)大都有根有源
(B)可以不斷延伸
(C)受到作家影響
(D)必然棄舊換新

參考答案

答案:D
難度:簡單0.82
書單:沒有書單,新增

內容推薦

內容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