問題詳情

1564 年,伽利略出生於比薩。1583 年,發現擺的等時性。1609年,初次測光速,但未成功。1638 年,出版《兩門新科學的對話》,討論慣性運動、自由落體運動、斜面上物體的運動等問題,定出了等速運動與等加速度運動的定義。
在 1642 年伽利略離開人世。但是同一年,牛頓在英國誕生,牛頓說他是站在巨人的肩膀上,才有如此偉大的成就。而伽利略就是這巨人的其中之一。因為伽利略的研究結果對牛頓提出、完善牛頓運動定律中的第一、第二定律有一定的啟示。也因此,伽利略被譽為「現代科學之父」。 甚至,史蒂芬·霍金說,「自然科學的誕生要歸功於伽利略。」
參考資料:物理發展史上的里程碑 凡異出版社梁衡《數理化通俗演義》上冊現在,我們試著回答下面問題:
1.伽利略利用擺的原理,製作了一種儀器「計脈器」,可以用來測脈搏次數。其構造為一單擺,調整使其擺動次數與脈搏跳動達到一致。如果,現在利用此「計脈器」來測量體適能中跑走測驗前後同學的心跳。若激烈運動後覺得心跳變快,那要如何調整此計脈器?
(A) 增加擺動力道
(B) 減少擺錘質量
(C) 增加擺動角度
(D)縮短擺線長度。

參考答案

答案:D
難度:計算中-1
書單:沒有書單,新增

內容推薦

內容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