問題詳情
60. 朱小英,17 歲,罹患第一型糖尿病,固定施打胰島素,請問哪一種情形容易引發 DKA的發生?
(A) 發燒、感染
(B) 正餐的時間延後
(C) 運動量過於劇烈
(D) 胰島素注射過量
(A) 發燒、感染
(B) 正餐的時間延後
(C) 運動量過於劇烈
(D) 胰島素注射過量
參考答案
無參考答案
內容推薦
- 學校護理師面對學生健康問題時,下列何者應優先處理?(A) 性健康知識下降 5%(B) 流感人數不斷增加(C) 肥胖學生不斷增加(D) 近視比率逐年上升
- 以下有關校園「健康環境」的敘述,何者正確?①飲水餘氯 0.2~5 mg/L 為宜 ②桌面高度為學童身高的七分之二③教室內背景噪音不超過 60 分貝 ④每一位學生至少擁有 0.5~2 平方公
- 以下哪些是學校健康促進目標的第一段預防:①早期發現健康問題 ②促進健康和良好狀態 ③早期診斷及介入 ④提供健康及安全的特殊保護 ⑤預防合併症及限制殘障。(A) ①②③ (B) ③④⑤ (C)
- 為了獲得適當的天然採光與通風,教室的窗戶面積應占教室建坪的?(A) 1/2 (B) 1/4 (C) 1/6 (D) 1/8
- 為達成健康促進學校需最優先完成的是以下何項?(A) 加強個人健康技能(B) 營造學校環境(C) 制定學校衛生政策(D) 建立學校與社區關係
- 健康促進學校的六大範疇中包含以下哪些內容:①健康生活型態 ②學校政策 ③健全學校衛生委員會 ④健康環境(A) ①② (B) ①③(C) ②④ (D) ②③
- 依據「兒童及少年福利與權益保障法」中,「少年」是指下列何者?(A) 未滿 12 歲(B) 18 歲以上(C) 10 歲以上,未滿 16 歲(D) 12 歲以上,未滿 18 歲
- 為增進青春期學童之身心健康,以下敘述何者為非?(A) 協助培養自尊自信(B) 鼓勵建立個人風格不用太在意人際關係(C) 學習減壓技巧預防壓力(D) 學習妥善處理情緒
- 下列關於休克的敘述,何者正確?(A) 神經性休克為交感神經興奮,導致末梢血管收縮所致(B) 低血容積性休克之個案經常有皮膚乾熱的徵象(C) 過敏性休克是一種抗原抗體反應,造成小動脈擴張與微血管
- 對於防範兒童事故傷害的措施,下列敘述何者正確?(A) 不允許兒童邊吃東西、邊跑、邊玩(B) 體重 10~18 公斤的幼童,可在後座由家人抱著,並共繫安全帶(C) 兒童事故傷害發生率最高的場所是
內容推薦
- 一位學生因腸胃炎,持續嚴重嘔吐,他可能會造成下列何種問題?(A) 血液中滲透壓過低 (B) 血氧濃度下降(C) 代謝性鹼中毒 (D) 代謝性酸中毒
- 臺灣感染愛滋病人數飆升,學校護理師應知道其傳染途徑及感染群體,以下敘述何者正確?(A) 職業別以學生最多(B) 以同性及女性感染率最高(C) 以 20-29 歲的群體感染率最高(D) 毒癮患者
- 高度近視容易造成視網膜剝離,當五年級的李阿秀主訴有閃光幻視情況,護理師懷疑學生有視網膜剝離的可能時,下列處置何者錯誤?(A) 立即臥床休息 (B) 勿隨意移動頭部 (C) 雙眼蓋上眼罩 (D)
- 有關發生率與盛行率之實務應用,以下敘述何者正確?(A) 發生率常用於推估舊個案的變化趨勢(B) 盛行率常用於規劃醫療設備與人力配置(C) 盛行率比發生率更適合做致病因子的探討(D) 疾病盛行率
- 設置無菸校園的示範點,這是屬於 1986 年渥太華健康促進憲章中的哪一項行動綱領?(A) 建立一個健康的公共政策(B) 創造一個支持性的環境(C) 強化社區行動(D) 發展個人技能
- 國三的郭小倫知道吸菸容易引起肺癌,但認為自己不會是這麼倒楣的人,在對其衛教中,依照健康信念模式,可以加強哪一部分?(A) 罹患性認知 (B) 嚴重性認知(C) 利益性認知 (D) 障礙性認知
- 以下何者是學校對於氣喘學童較適宜的照顧方式?(A) 每週用溼抹布清潔教室內之木製品,如門、窗等(B) 教室內使用地毯比塑膠地板合適(C) 使用有皺褶的燈罩較平整的燈罩好(D) 勿使用冷氣或除溼
- 學校護理師發現許多學童午餐時有偏食現象,於是安排了一堂健康飲食的課程,以下何者內容最適當?(A) 低油、低鹽飲食(B) 均衡飲食(C) 低熱量、高纖維飲食(D) 符合身高體重所需熱量之飲食
- 學校護理師對膽固醇異常之學生的指導,以下何者錯誤?(A) 建議不吃早餐以減輕體重 (B) 避免抽菸(C) 養成規律運動習慣 (D) 攝取均衡飲食
- 學校護理師面對學生在學校氣喘發作時,下列處置何者錯誤?(A) 鼓勵學生補充水分(B) 關起門窗,避免吸入冷空氣(C) 協助學生進行腹式呼吸(D) 使用學生自備的支氣管擴張劑
- 以下何者不是「國民小學學生健康檢查實施辦法」的檢查項目?(A) 身高、體重 (B) 脊柱側彎(C) 頭蝨、頭癬、寄生蟲 (D) 肝炎
- 學校護理師針對與學校衛生有關的政策,能注意及隨時反映,其所扮演的角色為?(A) 服務者 (B) 教育者 (C) 輔導者 (D) 倡導者
- 對於國小學童施以 800 公尺跑走測驗,是要測量其哪一方面之體適能?(A) 肌肉適能 (B) 心肺適能 (C) 柔軟度 (D) 身體組成
- 以下何者不是學校護理師進行健康促進活動前的準備工作?(A) 統計健康檢查結果 (B) 設定目標 (C) 活動評值 (D) 宿疾調查
- 依韋伯斯特(Webster, 1980)所提出之學校篩檢計畫模式,其步驟依順序應為:①追蹤 ②教育 ③篩檢 ④評值 ⑤評估。(A) ③⑤①②④ (B) ②③⑤①④(C) ⑤②③①④ (D) ④
- 在臺灣,傳染登革熱的病媒主要為?①白線斑蚊 ②環紋家蚊 ③埃及斑蚊 ④三斑家蚊。(A) ②④ (B) ①④ (C) ①③ (D) ②③
- 教導幼稚園小朋友如何洗手,最好的教學方法為何?(A) 提供圖片展覽法(B) 提供小班級演講法(C) 提供示範與演練法(D) 播放有關正確洗手的影片
- 學校護理師於 3 月初發現 4 位學童因麻疹發高燒而至保健中心休息,以下所採取的措施中,何項是不恰當的?(A) 向衛生單位報告(B) 對全校尚未發病學生給予麻疹疫苗注射(C) 請患病同學回家休
- 腸病毒傳染期間,常使用稀釋的漂白水消毒環境,這在傳染病的防治原則中是屬於何種防治原則?(A) 減少感染源之傳染力(B) 切斷傳染途徑(C) 增加宿主抵抗力(D) 降低疾病感受性
- 腸病毒流行時多強調以「多洗手」來預防,是應用以下何種防止傳染病流行的原則?(A) 撲滅病原體 (B) 增強人體的抵抗力(C) 控制傳染源 (D) 控制傳染途徑
- 有關衛生教育的重要概念,以下何者正確?①須以社區教育為基礎 ②重視同儕團體的影響 ③必須利用正式教育 ④學習者的主動參與是很重要的。(A) ①② (B) ①③ (C) ②④ (D) ③④
- 【題組】(續上題)若學校提供預防注射的日期及地點,依健康信念模式,此措施為:(A) 行動的線索(B) 疾病嚴重性認知(C) 對預防性健康行為障礙認知(D) 對預防性健康行為利益認知
- 情況:某新生體檢後,發現他的 B 型肝炎抗體為陰性,學校建議自費接受 3 劑 B 型肝炎疫苗。依此回答下列第 83-84 題。【題組】依健康信念模式,此名學生會決定去注射此疫苗的可能性因素中,
- 如圖,空間有一鉛直向上的均勻磁場‧,質量0.4公斤的導線PQ橫跨相距0.5m的平行金屬軌道,軌道傾斜角θ=37°,電阻R=0.8Ω,電池ε=4 伏特,除電阻R其餘皆無電阻,軌道亦無摩擦,PQ導線由
- 為了提升學童養成口腔衛生之習慣,學校護理師應用 PRECEDE-PROCEED 模式,以下哪些屬於增強(reinforcing)因素?①家長提醒學童餐後要刷牙 ②教導潔牙的方法 ③學校護理師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