問題詳情
33. 下列何者屬職業災害間接原因的不安全動作或行為?
(A)工作環境未清掃
(B)未遵守安全作業標準
(C)未實施職業安全衛生教育訓練
(D)未實施自動檢查。
(A)工作環境未清掃
(B)未遵守安全作業標準
(C)未實施職業安全衛生教育訓練
(D)未實施自動檢查。
參考答案
答案:B
難度:計算中-1
書單:沒有書單,新增
內容推薦
- 我國已制定能源管理系統標準為(A)CNS 14001(B)CNS 50001(C)CNS 22000(D)CNS 12681。
- 下列何者不是造成臺灣水資源減少的主要因素?(A)水庫淤積(B)雨水酸化(C)濫用水資源(D)超抽地下水。
- 呼吸防護具之面體中,包含四分之一面罩、半面罩、全面罩,前面敘述中半面罩面體之包覆範圍係指下列何項?(A)穿戴者臉型範圍從鼻根到下嘴唇處(B)穿戴者臉型範圍從額頭到下顎處(C)穿戴者臉型範圍從眼
- 在一管徑 20cm 的通風管道內,量測到風速為 30cm/s,在 20℃時,標準大氣情況下,經計算雷諾數(Reynold number, Re)約為 3960,請問下列有關 Re 或流場之敘述
- 有關氫氧化四甲基銨之下列敘述何者錯誤?(A)具神經毒性(B)不會致死(C)具強鹼性且會腐蝕皮膚(D)具有四級銨結構。
- 呼吸防護具密合度測試時機,不包含下列那一項?(A)佩戴者的體重變化達百分之五以上時(B)重新選用呼吸防護具後(C)佩戴者裝置假牙或失去牙齒(D)每一年至少進行一次。
- 依危害性化學品標示及通識規則規定,雇主為維持安全資料表內容之正確性應有何作為?(A)依實際狀況,適時更新(B)3 年更新 1 次(C)2 年更新 1 次(D)1 年更新 1 次。
- 對於『粉塵』的相關敘述中,下列何者正確?(A)可呼吸性粉塵係指能通過人體氣管而到達氣體交換區域者(B)可呼吸性粉塵其特性為在氣動直徑為 10µm 大小的粒狀污染物,約有 50%的粉塵量可達氣體
- 下列何種作業較無須列入安全觀察?(A)完全依照安全作業標準進行之作業(B)有潛在危險之作業(C)曾發生事故之作業(D)非經常性作業。
- 台灣西部海岸曾發生的綠牡蠣事件是與下列何種物質污染水體有關?(A)磷(B)鎘(C)汞(D)銅。
內容推薦
- 1/1 八音度頻帶,各頻帶音壓級均相同者為下列何種噪音?(A)黑噪音(B)白噪音(C)綠噪音(D)粉紅噪音。
- 石綿最可能引起下列何種疾病?(A)心臟病(B)間皮細胞瘤(C)巴金森氏症(D)白指症。
- 「感覺心力交瘁,感覺挫折,而且上班時都很難熬」此現象與下列何者較不相關?(A)可能已經快被工作累垮了(B)可能需要尋找專業人員諮詢(C)工作相關過勞程度可能嚴重(D)工作相關過勞程度輕微。
- 下列何者不屬於安全衛生協調與溝通的方式?(A)安全行為教導(B)安全會議(C)安全器械之使用(D)安全協談。
- 雇主實施作業環境監測之項目若是屬於物理性因子時,不得僱用何者來辦理?(A)乙級監測人員(B)執業之職業(工礦)衛生技師(C)丙級監測人員(D)甲級監測人員。
- 下列何項不是職業安全衛生管理計畫量化目標的敘述?(A)保持 1000 萬工時無災害紀錄(B)保持 10年無災害紀錄(C)強化勞工健康管理(D)全年達成通勤事故為零。
- 雇主使勞工製造、處置、使用非屬有容許暴露標準之有健康危害化學品時,下列敘述何者不正確?(A)須針對健康危害進行分級管理(B)無需進行作業場所暴露評估及分級管理(C)可參照先進國家標準或專業團體
- 依有機溶劑中毒預防規則規定,使勞工每日從事有害物作業時間在 1 小時之內之作業為下列何者?(A)臨時性作業(B)作業期間短暫(C)作業時間短暫(D)非正常作業。
- 室內作業環境空氣中二氧化碳最大容許濃度為 5000 ppm,而室外空氣中二氧化碳濃度平均為 350 ppm,有 100 名員工進行輕工作作業,其每人二氧化碳呼出量為 0.028 m3 /hr,
- 勞工工作時右手嚴重受傷,住院醫療期間公司應按下列何者給予職業災害補償?(A)前 6 個月平均工資(B)原領工資(C)基本工資(D)前 1 年平均工資。
- 專利權又可區分為發明、新型與設計三種專利權,其中發明專利權是否有保護期限?期限為何?(A)有,50 年(B)無期限,只要申請後就永久歸申請人所有(C)有,5 年(D)有,20 年。
- 依職業安全衛生管理辦法規定,有關事業單位設置之職業安全衛生委員會,下列敘述何者錯誤?(A)委員 7 人以上(B)委員任期 3 年,連選得連任(C)雇主為主任委員(D)勞工代表應佔委員人數三分之
- 暴露於生物體所產生之細菌內毒素、細菌外毒素、真菌毒素,可能產生發燒、發冷、肺功能受損等症狀,此種現象稱為?(A)中毒(B)過敏(C)感染(D)中暑。
- 依環境影響評估法規定,對環境有重大影響之虞的開發行為應繼續進行第二階段環境影響評估,下列何者不是上述對環境有重大影響之虞或應進行第二階段環境影響評估的決定方式?(A)明訂開發行為及規模(B)有
- 零災害運動基本上是以下列何者為中心強化安全衛生管理?(A)環境(B)物料(C)人(D)設備。
- 下列有關促進參與預防和打擊貪腐的敘述何者錯誤?(A)提高政府決策透明度(B)廉政機構應受理匿名檢舉(C)向社會大眾及學生宣導貪腐「零容忍」觀念(D)儘量不讓公民團體、非政府組織與社區組織有參與
- 違反環境保護法律或自治條例之行政法上義務,經處分機關處停工、停業處分或處新臺幣五千元以上罰鍰者,應接受下列何種講習?(A)消防講習(B)衛生講習(C)環境講習(D)道路交通安全講習。
- 依職業安全衛生法規定,事業單位以其事業招人承攬時,應於事前告知承攬人之相關事項,不包括下列何者?(A)工作場所可能之危害(B)有關安全衛生規定應採取之措施(C)基本薪資、最低工時(D)職業安全
- 下列對於通風換氣量安全係數 K 之敘述何者正確?(A)如果位置及混合效率不良時,K 值需設定為 1~2,以確保整體換氣效果(B)實際換氣量 Q'(m3/s)=K×理論換氣量 Q(m3
- 依勞工健康保護規則規定,雇主對粉塵作業勞工特殊健康檢查及管理,下列敘述何者錯誤?(A)第四級管理者應予退休(B)第二級管理者應提供個人健康指導(C)第三級管理者應進一步請職業醫學科專科醫師評估
- 含硫酸、硝酸之廢液收集桶不得與下列何種廢液混合?(A)磷酸(B)鹽酸(C)水(D)硫化物。
- 有關職業災害統計中失能傷害嚴重率(SR)係計算至小數點第幾位?(A)第 3 位(B)第 2 位(C)第 1位(D)不計小數點。
- 職業安全衛生法係由下列何者公布?(A)行政院(B)總統(C)立法院(D)勞動部。
- 為了取得良好的水資源,通常在河川的哪一段興建水庫?(A)下游(B)中游(C)下游出口(D)上游。
- 勞工左右兩耳聽力不同,建議應以那一耳先實施聽力監測?(A)左耳(B)聽力較差之耳朵(C)聽力較佳之耳朵(D)右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