問題詳情

▲閱讀下文,回答第 27–29 題 【甲】先帝知臣謹慎,故臨崩寄臣以大事也。受命以來,夙夜憂勤,恐託付不效,以傷先帝之明。故五月渡瀘,深入不毛。今南方已定,兵甲已足,當獎率三軍,北定中原,庶竭駑鈍,攘除姦凶,興復漢室,還於舊都,此臣所以報先帝而忠陛下之職分也。至於斟酌損益,進盡忠言,則攸之、褘、允之任也。願陛下託臣以討賊興復之效;不效,則治臣之罪,以告先帝之靈。若無興德之言,則責攸之、褘、允等之慢,以彰其咎。(諸葛亮〈出師表〉) 【乙】蜀漢建興四年,諸葛亮持續投入準備北伐的忙碌中。五月,曹丕病逝,經驗告訴他,新皇舊主交替之際經常引爆朝中積壓已久的矛盾,正是發動征伐的好機會。還好去年親自領兵,不到一年便平定南中。「思惟北伐,先宜入南」是既定戰略,但若南征陷入久戰,激起民族仇恨,專力北伐就只是夢想,遑論「出其金銀、丹漆、耕牛、戰馬給軍國之用」,「移南中勁卒青羌萬餘家於蜀,為五部,所當無前,號為飛軍」。為了爭取孫吳支持,諸葛亮於建興五年約孫權東線出兵:「曹賊篡逆,蔓延及今,皆思巢滅,未遂同盟。亮受昭烈皇帝寄託之重,敢不竭力盡忠。今大兵已會於祁山,狂寇將亡於渭水,伏望執事以同盟之義,命將北征,共靖中原,同匡漢室。」此次出征,既不同於韓信,也不同於周武王。他是蜀漢最高決策者,不只要考慮戰場因素,更要顧及國家全局;他面對的也不是商紂,而是國力強盛的曹魏。再者,劉禪平庸,剛培養的人才未曾獨挑大樑,他也不可能像當年劉備入蜀般,對後方毫無牽掛。於是他妥善安排人事,在〈出師表〉提醒:「 __________」,期望劉禪能因律臣以賢而勵己親賢,發揮人謀的作用。(改寫自朱大渭、梁滿倉《一代軍師諸葛亮》)
27. 依據甲、乙二文,「五月渡瀘」的主要目的為何?
(A) 打探曹丕逝後魏國敵情
(B) 引進水源改良貧瘠土地
(C) 運用焦土政策滅絕南中
(D) 取南中資源為北伐後盾

參考答案

答案:D
難度:適中0.560606
統計:A(14),B(5),C(9),D(37),E(0)

內容推薦

內容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