問題詳情
二、課徵開發影響費(impact fee)之目的為何?以學校影響費之計算而言,應考慮那些因素?(25 分)
參考答案
無參考答案
內容推薦
- 二、試述我國水產養殖之現況與展望。(25 分)
- 一個投保人壽保險的人,不論在任何意外事故發生時都有經濟上的保障,這也就是人身保險功能中的 (A)保證信用,有利投資 (B)安定就業,穩定發展 (C)後顧無憂,晚景可恃 (D)以上皆是。
- 五、試述水溫對水產動物的影響。(15 分)
- 四、潮境形成高生產水域漁場之原因為何?(20 分)
- 五、試述台灣沿近海漁業面臨的問題及對策。(25 分)
- 一、假設某工廠之生產線一週內產能(所生產產品的個數)為一隨機變數,已知其平均數為400。問題:該週產能超過1000之機率為何?或該機率之上界為何?如果有利用任何定理與公式,請說出定理與公式的名字與內容
- 四、近年來,消費者對水產品安全要求越來越高,為生產合乎食品衛生安全之水產品,試述養殖業者應如何執行養殖的安全管理?(25 分)
- 三、試述臺灣海洋生物資源面臨的重要問題。(20 分)
- 四、試述加入世界貿易組織(WTO)後台灣水產加工業目前所面臨之挑戰、因應措施與未來發展方向為何?(20 分)
- 三、試述活魚運輸應注意那些事項?(20 分)
內容推薦
- 員工生涯發展管理是(A)員工的責任(B)組織的責任(C)組織和員工雙方共同的責任
- 有一均勻木棒重W,一端置於水平地面上,另一端以水平細繩繫至一鉛直牆壁,如圖所示達平衡。若已知木棒與地面夾角,則木棒與地面之間的靜摩擦力大小及方向?
- 傳統的工作設計強調(A)工作擴大化(B)工作簡單化(C)工作豐富化
- 面談是(A)最有效的甄選工具(B)不是有效的選工具(C)經過精心設計後可以成為有效的甄選工具
- 一、請以英文寫出以下船舶航行日誌(駕駛台或機艙)當中所填載的事項。(每小題 5 分,共 20 分)⑴海水壓力
- 較具爭議的績效評估方為(A)評等尺度法(B)排序法(C)強迫分配法
- 二、面談(interview)時,面談主管常犯的錯誤有那些?請列舉並說明之。(25 分)
- 企業建立的成本分攤計算之理論基礎,是基於哪項會計基本假設?(A)企業個體假設(B)會計期間假設(C)繼續經營假設(D)貨幣價值假設
- 有一箱鱈魚售價 1000 元,內有四十塊,每塊重量均等,請問每塊鱈魚成本多少?(A)15 元(B)20 元(C)25 元(D)30元。
- 一、中華民國憲法與民國 94 年 6 月 10 日修正之中華民國憲法增修條文有關僑選立法委員的規定不同。請從人數、任期、歸類以及選舉方式四方面比較有些什麼不同?(30 分)
- 第一部分:第 1~40 題 (每題 5 分)期貨的交易成本比現貨低,投資者傾向將訊息反應在期貨交易上,因此期貨的價格變動往往領先現貨價格的變動。請問此現象反應衍生性商品具有何項功能?(A)風險
- 一、全年無休營業之某公司,人員上班採用連續工作五天接著連續休假兩天之方式,依據經驗每週之人力需求如下所示:假設上班人員之工作可互相取代,請列出能滿足其人力需求所需僱用最少人員數之線性規劃模式。(20
- 閩、粵地區的人民在光緒初年來到臺灣,他們會有怎樣的經歷? (A)若要從新竹到基隆,可以乘坐火車 (B)當時往來臺灣海峽的船隻,只有帆船 (C)西部平原已經墾闢,東部尚未有漢人前往開墾 (D)政府
- 下列哪一件事可能發生在清同治十三年(1874年)的臺灣? (A)有許多外國貿易商人已經在淡水設貿易公司,向臺灣購買米、茶葉、樟腦及蔗糖等商品 (B)政府已經決定,明年起將巡撫衙門由臺南移往臺北,
- 清廷如何對待統治下的原住民? (A)對於熟番,清廷雖訂有保護政策,但因所負擔的力役過重,也逼使他們遠走他鄉 (B)對於生番,清廷原採不干預政策,但自羅妹號事件發生後,清廷已不再坐視不管 (C)生
- 清廷對臺灣的政策,可以套用英國史家湯恩比的理論「挑戰與回應」:遇到外力的侵逼,清廷才被迫改變,下列哪件史事可印證之? (A)鴉片戰爭英船襲擊基隆→臺灣開港 (B)同治年間日軍犯臺→積極治臺 (C
- 明清以來,臺灣開發的方向是由南而北,再由西而東,可由下列何事得到證明? (A)物產的分布 (B)行政區的增設 (C)鐵路的建造 (D)山地的開發。
- 下列有關清朝統治臺灣時期的相關敘述,哪些是合乎史實的? (A)乾隆年間,臺灣地區最高長官的頭銜是臺灣巡撫 (B)臺北府設立於咸豐年間 (C)改變臺灣以大陸為主要貿易對象模式的關鍵是中法戰爭 (D
- 二、題組:每題2分,答錯不倒扣下圖為臺灣人口演變的曲線表。下圖為臺灣人口演變的曲線表。1683年人口不升反降的原因為何? (A)施琅攻打臺灣時,因戰爭而死亡的人不少,使得臺灣人口減少 (
- 資料一:《臺灣通史‧貨殖列傳》中敘述一位人物:「○○,鳳山苓雅庄人。家貧,習刺舟(棹船)勤苦耐勞。數年積數十金,乃販米,與人交持以信,以是生意日大,設順和行於旗后,以經營之。」;資料二:同治二
- 閱讀下列史料:「客頭串同習水積匪,用溼漏小船收載,……比到岸,恐人知覺,遇有沙汕,輒趕騙離船,名曰『放生』。沙汕斷頭距岸尚遠,行至深處,全身陷入泥淖中,名曰『種竽』。或潮流適漲,隨波漂溺,名曰『
- 一、請試述下列名詞之意涵:(每小題 5 分,共 20 分)⑴基模(schema)
- 假設你身處光緒十八年(1892年)的臺灣,會有怎樣的經歷與見聞? (A)因劉銘傳的大力建設,臺灣成為當時最進步的省份。高雄人若要到省城探親可以直接搭乘縱貫線鐵路 (B)淡水港充斥著買賣茶葉、蔗糖
- 有一開墾單示:「……竊照臺灣荒地現奉憲行勸墾,章查上淡水大佳臘地方有荒埔壹所,東至雷厘、秀朗,西至八里分、干脰外,南至興直山腳內,北至大浪泵溝,四至無妨害民番地界。現在招佃開墾,合亟瀝情稟叩金批
- 王小明同學的祖先於康熙初年渡海來臺,上岸後,一直定居在今臺中地區,耕種維生。請問清領時期(1683~1895年)王同學先祖的戶籍先後曾隸屬於哪些縣? (甲)諸羅縣 (乙)鳳山縣 (丙)彰化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