問題詳情
39. 下列何者非為光合作用時的參與要素?
(A)適當強度與色溫的光照條件
(B)氧氣
(C)水
(D)二氧化碳。
(A)適當強度與色溫的光照條件
(B)氧氣
(C)水
(D)二氧化碳。
參考答案
無參考答案
內容推薦
- 從事專業性工作,在與客戶約定時間應(A)自己方便就好,不必理會客戶的要求(B)能拖就拖,能改就改(C)保持彈性,任意調整(D)儘可能準時,依約定時間完成工作。
- 水產動物幼生的微粒子人工餌料之大小範圍為(A)5-300 微米(B)15-700 微米(C)20-1000 微米(D)10-500 微米。
- 海水單細胞綠藻(Nannochloropsis)一次分裂成(A)10 個(B)8 個(C)4 個(D)2 個 子細胞。
- 生物個體由小變大的過程,稱為(A)新陳代謝(B)生長(C)生殖(D)適應。
- 活魚暴露於空氣時以下何者為非?(A)血中氧含量減少(B)攝氧量減少(C)心臟跳動頻率減少(D)血中乳酸濃度減少。
- 為了節能與降低電費的需求,家電產品的正確選用應該如何?(A)設備沒有壞,還是堪用,繼續用,不會增加支出(B)選用高功率的產品效率較高(C)優先選用取得節能標章的產品(D)選用能效分級數字較高的
- 魚類最重要的調節浮力器官為(A)脂肪(B)減少肌肉與骨骼的比例(C)鰾(D)增加身體的含水量。
- 何者為世界上最大型的貝類?(A)硨渠(B)九孔(C)牡蠣(D)象拔蚌。
- 培養骨藻其種源以(A)粗長型(B)較細絲型(C)瘦長型(D)粗短型 較佳。
- 魚類之排泄器官為(A)肝臟(B)腎臟(C)胰臟(D)膽囊。
內容推薦
- 何者非水中磷酸鹽的來源?(A)排泄物(B)食物(C)屍體(D)空氣。
- 下列何者並非水生生物正常生理所需要的微量元素?(A)鐵(B)銅(C)碘(D)鉛。
- 浮頭、泛池等是由下列何者引起?(A)缺氧(B)動、植物敵害(C)侵襲性魚病(D)傳染性魚病。
- 九孔養殖目前主要餵食的餌料生物為(A)龍鬚菜(B)石蓴(C)石花菜(D)紫菜。
- 水蚤卵在 25℃孵化時間為(A)5-8 天(B)4-7 天(C)3-5 天(D)2-3 天。
- 硝化細菌生長約幾小時分裂增值一倍?(A)48-60(B)36-48(C)24-36(D)12-24。
- 下列何者不能視為減少銅毒的方法?(A)添加螯合劑(B)增加溶氧量(C)不用銅製水管(D)增加水質硬度。
- 水中生物依捕食與被捕食者之間的關係,形成直線單向的(A)食物塔(B)食物網(C)食物鏈(D)食物圈。
- 可藉由下列何者改善河川水質且兼具提供動植物良好棲地環境?(A)水庫(B)人工溼地(C)滯洪池(D)運動公園。
- 下列何者為海洋哺乳動物?(A)鯊魚(B)鯨魚(C)鱸魚(D)翻車魚。
- 多少 pH 值時,次氯酸毒性最強?(A)6(B)4(C)8(D)10。
- 哪一種藻類不適宜作為初期餌料生物投餵魚蝦貝苗?(A)矽藻(B)綠球藻(C)骨藻(D)甲藻。
- 事業招人承攬時,其承攬人就承攬部分負雇主之責任,原事業單位就職業災害補償部分之責任為何?(A)依工程性質決定責任(B)仍應與承攬人負連帶責任(C)視職業災害原因判定是否補償(D)依承攬契約決定責
- 一般魚卵孵化過程中最易感染(A)車輪蟲(B)水黴菌(C)舌杯蟲(D)白點蟲。
- 鱉之食性為何?(A)肉食性(B)雜食性(C)草食性(D)濾食性。
- 注水時,下列那種情況是正確的?(A)可直接沖灑底砂(B)應以平盤舖於砂層上來緩衝水流(C)水管折曲以減輕水流(D)使用強勢水流盡速完成注水。
- 根據「用戶用電設備裝置規則」,配電盤及配電箱箱體若採用鋼板其厚度應在(A)6(B)0(C)0(D)2 公厘以上。
- 鋁導線作張力壓接套管,於壓接前,導線之表面污銹先用鋼絲刷擦乾淨後應塗佈(A)黃油(B)鉻酸鋅糊(C)防氧保護油(D)機油。
- 有關再生能源的使用限制,下列何者敘述有誤?(A)需較大的土地面積(B)設置成本較高(C)不易受天氣影響(D)風力、太陽能屬間歇性能源,供應不穩定。
- 根據「用戶用電設備裝置規則」,使用鐵管或鋼管或接地銅棒做接地極時,應垂直釘沒於地面下至少為?(A)2(B)5(C)5(D)0 公尺。
- 下列何者會影響養殖水質之濁度?(A)氣壓(B)浮游生物量(C)水溫(D)溶氧量。
- 為保護水草所需微量元素不被氧化而沈澱,可(A)增加微量元素(B)降低溶氧量(C)添加二氧化碳(D)添加螯合劑。
- 運輸時加入活性碳不具以下何種效用?(A)過濾含氮廢物(B)吸附有色物質(C)增加溶氧量(D)吸附水中殘留氯。
- 於營造工地潮濕場所中使用電動機具,為防止感電危害,應於該電路設置何種安全裝置?(A)高容量保險絲(B)高感度高速型漏電斷路器(C)閉關箱(D)自動電擊防止裝置。
- 患有赤斑病的草魚同時又生水黴,其感染形式屬(A)二重感染(B)併發症(C)混合感染(D)單純感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