問題詳情
12. 人類的道德,有來自於人的「同理心」者,如「己所不欲,勿施於人」即是。請問下列選項何者亦屬之?
(A)季文子相三君,妾不衣帛,馬不食粟,君子以為忠
(B)禹思天下有溺者,由己溺之也;稷思天下有飢者,由己飢之也
(C)居廟堂之高,則憂其民;處江湖之遠,則憂其君
(D)君子惡居下流,天下之惡皆歸焉。
(A)季文子相三君,妾不衣帛,馬不食粟,君子以為忠
(B)禹思天下有溺者,由己溺之也;稷思天下有飢者,由己飢之也
(C)居廟堂之高,則憂其民;處江湖之遠,則憂其君
(D)君子惡居下流,天下之惡皆歸焉。
參考答案
答案:B
難度:簡單0.857143
統計:A(0),B(18),C(1),D(0),E(0)
內容推薦
- 明朝人陳第所著的《東番記》內容節錄如下:「…冬,群鹿出,則約百十人即之,窮追既及,合圍衷之,鏢發命中,獲若丘陵,各社無不飽者。」上文在敘述台灣原住民的獵鹿活動。請問,台灣鹿製品的大量外銷,「最早」
- 【題組】小瑋出國旅遊時拍下右圖南北半球分界的照片,此照片的拍攝地點最有可能是?(A)甲 (B)乙 (C)丙 (D)丁
- 下列各組詞語,何者完全沒有錯別字? (A)斬將搴旗/蕞爾之地/瓦釜雷鳴 (B)秣馬厲兵/一傅眾修/春引秋蛇 (C)亡矢遺族/盱衡世局/磬竹難書 (D)心猿意馬/羸糧景從/私心自用。
- 《荀子.勸學》:「螣蛇無足而飛,梧鼠五技而窮。」言謂(A)勤能補拙(B)熟能生巧(C)技貴專精(D)多才多藝。
- 關於韓愈與古文運動,下列敘述何者正確? (A)出生於昌黎,故撰文常自稱昌黎韓愈,因諡號為文,故又自稱「韓文公」 (B)為古文運動之先驅,經友人柳宗元,門人李翱、皇甫湜等努力,古文於當時蔚為風氣
- 209旺報報導「位於青藏高原的青海湖面積不斷擴大,較10年前增加了108平方公里,是17年來最大。同樣位於青藏高原的可可西里,湖泊面積也在增加。阿里地區去年還發生罕見的大規模冰塌,約1
- 圖(一)是臺灣史上某時期的對外貿易圖。請問,這最有可能是那個時期的貿易情況? (A)西班牙人在東南亞的殖民經濟。(B)荷蘭人在台灣的進出口貿易。(C)鄭氏治台時期的海上貿易圈。(D)清領前期郊商與
- ( )金雨彬與同學在歷史課堂上進行討論,由下圖中討論的內容可推論其主題為何?(A)荷蘭人在臺灣傳教與教化原住民的情況 (B)西班牙人在臺灣的統治情況 (C)日本海盜在臺灣的活動 (D)漢人在臺灣
- 下列敘述錯誤的選項是: (A)古典小說中,能吸引中外學者紛紛研究,形成所謂「紅學」者,即《紅樓夢》一書 (B)《聊齋誌異》不但是李漁所謂的小說「四大奇書」之一,也是金聖嘆所稱「六才子書」之一
- 公民老師上課特別說明最近修改的「沒收」法律條文,如下圖所示。針對條文內容,請問下列敘述的相關概念,何者正確?(A)沒收違禁品是屬於主刑,是刑罰的一種。 (B)沒收違禁品屬於從刑,與褫奪公權相同性
內容推薦
- ( )在明末的海商兼海盜中,他曾大規模招募漢人來台灣開墾,奠定漢人在臺開墾的基礎。請問他指的是? (A)施琅 (B)沈有容 (C)鄭芝龍 (D)鄭成功。
- 「臺灣是一個地震頻繁的地區,地震常造成人們無辜喪生,使許多的家庭破碎。如果能預先測知地震發生的方位,也許可以減輕此種天災造成的傷害。」中國東漢時何人已經發明測知地震方位的儀器?(A)張機 (B)
- 下列有關〈馮諼客孟嘗君〉之敘述,何者錯誤? (A)「養士」為戰國時代特有之風氣,著名者號稱「戰國四公子」 (B)本文許多旁人的反應,烘托出馮諼的深謀遠慮以及孟嘗君的容人雅量 (C)本文對孟嘗君
- 下列成語皆與歷史人物有關,請選出配對正確的選項: (A)斷虀畫粥—歐陽脩 (B)一字千金—李斯(C)圖窮匕見—專諸(D)韋編三絕—孔子。
- 諸子百家之學,各有其特色。下列文句,何者屬於法家思想? (A)凡天下禍篡怨恨,可使毋起者,以相愛生也,是以仁者譽之 (B)人之有是四端也,猶其有四體也。有是四端而自謂不能者,自賊者也;謂其君不能
- 2008年的奧運會選擇在中國的政治中心舉辦。請問:該都市位於附圖(三)中何處?(A)甲 (B)乙 (C)丙 (D)丁。
- 「他總結前代的醫學經驗,將其整理後寫成《傷寒雜病論》一書,不但增加人民對各種疾病的認識與防治,也為中醫理論奠定重要的基礎,有『醫聖』之美稱。」上述指的應該是下列何人? (A)張衡(B)華佗 (C
- 「時間」是傳統文學的重要主題之一,作者藉由鮮明的時間意識來表現生命觀點。下列詩句,何者不具有這種主題: (A)人生得意須盡歡,莫使金樽空對月。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盡還復來 (B)生年不滿百,
- 「蓋將自其變者而觀之,則天地曾不能以一瞬;自其不變者而觀之,則物與我皆無盡也。」關於蘇軾寫作此句的觀點和意涵,可能受到下列哪一哲言的啟發? (A)中人以上,可以語上也;中人以下,不可以語上也
- 下列篇章皆為「貶謫文學」,其主旨說明何者有誤? (A)蘇軾〈赤壁賦〉藉「變」與「不變」之辯證,表現作者通達的人生觀 (B)柳宗元〈始得西山宴遊記〉記敘發現西山的經過,和登西山時物我兩忘的感受 (
- 東漢末年有一個人自稱賢良大師,他用符咒替人治病,以法術傳道,傳播「蒼天已死,黃天當立」的口號,鼓吹信眾反抗政府。請問:此事件為下列何者? (A)討伐匈奴 (B)楚漢相爭 (C)王莽篡漢 (D)黃
- 品萱查詢有關「張騫」的事蹟,想撰寫相關的歷史報告,下列哪則資料可以放入她的報告內容中?(A) 派兵攻打北匈奴,使北匈奴向西遷移(B)輔佐漢景帝稱霸,可說是一位賢能的大臣(C)推動變法改革,富國強
- 關於唐宋古文八大家,下列敘述何者正確:(A) 韓愈和柳宗元是中唐古文兩大名家,並稱「韓柳」;前者長於議論,寓言及山水遊記頗具特色,後者發揚儒家學說,排斥佛老 (B) 歐陽修為官清正,獎掖儒學,
- 說話或行文時,不直講本意,只用委婉閃爍的言詞,曲折地烘托或暗示出本意的修辭叫「婉曲」。下列何者使用此種手法? (A)齊王謂孟嘗君曰:「寡人不敢以先王之臣為臣」(B)孟嘗君謝曰:「文倦於事,憒於
- 下列「」內的字詞,何者包含「自謙」之意? (A)庶竭「駑鈍」,攘除姦凶(〈出師表〉) (B)弱冠弄柔翰,「卓犖」觀群書(〈詠史詩〉) (C)「陛下」亦宜自課(〈出師表〉) (D)臣本「布衣」,躬
- 現代政府或政黨會組織智庫,集合人才研究分析政治經濟議題,提供意見。這很類似中國某朝代的養士之風,請問是哪個時期?(A)商代 (B)西周 (C)春秋戰國時代(D)秦代。
- 《史記》和《漢書》都是中國歷史重要的史學著作,關於這兩本書的敘述,何者錯誤?(A)《史記》的作者是司馬遷;《漢書》是班固所著 (B)兩書都是紀傳體體例(C)《史記》從黃帝時期寫起;《漢書》則是撰
- 〈虬髯客傳〉為唐傳奇的名篇,無論人物刻劃或情節布局等技巧都已相當成熟,但在思想方面仍帶有封建時代的局限性,請問此一觀念最有可能的是: (A)紅拂夜奔 (B)君權神授 (C)虬髯贈金 (D)李靖
- 張潮《幽夢影》:「讀經宜冬,其神專也;讀史宜夏,其時久也;讀諸子宜秋,其致別也;讀諸集宜春,其機暢也。」依照這個原則,下列何者最適合在秋天閱讀? (A)《春秋》(B)《楚辭》(C)《山海經》(
- 詞,起源於晚唐,發展於五代,盛行於兩宋。關於歷代詞家,下列何者正確? (A)李商隱被譽為「百代詞祖」 (B)李白、李煜、李清照並稱為「詞家三李」 (C)馮延巳有「花間鼻祖」之稱 (D)南唐中主李
- 歷史老師在課堂上進行主題教學,本次擬以「張機」這個歷史人物為主題。請問:本次的主題應是下列何者?(A)天文曆法的發展 (B)造紙技術的進步 (C)傳統醫學的成就 (D)對外貿易的開拓
- 諸葛亮曾經對面臨的局勢作了分析,認為:「自從董卓以來,群雄並起,而當前大局,他已經擁有百萬之眾,挾天子以令諸侯,一時之間不容易與他爭鋒……」請問:上文諸葛亮提及的「他」是下列何者? (A) 劉裕
- 關於〈上樞密韓太尉書〉一文,作者為什麼要從「為文治學」落筆? (A)因為韓琦為唐宋八大家之一,深諳為文之道 (B)為發揚韓琦「氣在父兄不能以移子弟」的想法 (C)標新立異,期能在眾多干謁者中脫
- 〈出師表〉雖是人臣呈給君主之奏議,但文中諸葛亮以老臣兼師保之心,語語剴切,句句至誠。文中除「君臣語」外,亦有「父子語」。下列何者近於「父子語」? (A)陛下亦宜自課,以諮諏善道,察納雅言 (B
- 下列有關季節的描寫,何者正確? (A)「花褪殘紅青杏小,燕子飛時、綠水人家繞,枝上柳綿吹又少,天涯何處無芳草」是寫秋天的景致 (B)「葉上初陽乾宿雨,水面清圓,一一風荷舉」是寫春天的景致 (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