問題詳情

請閱讀以下長文,並回答 23~24 題:    中國的父親,其實是不太容易讓人懂的。中國父子疏離的背後,其實也有一股濃情。但要看到這份濃情,就非得進入父親生命脈絡裡去理解不可。   影片裡偏遠那山中的兒子繼承了爸爸的職業,當一個鄉郵員(就是郵差),這個繼承,是有漸進意義的,絕不像片頭兒子所宣稱的「咱們家一定要有個國家幹部才行」這麼簡單。如果要理解這裡面的意涵,就必須去理解他的爸爸,這個退休的老鄉郵員,是一個怎樣的人。   長年陪伴老郵差送信的狗「老二」,依戀著老郵差,不肯跟那人的兒子走,於是爸爸拿著斗笠尾隨兒子出門,那狗隨即跟上。做父親的知道,漫漫旅途中,狗「老二」絕對是兒子的最佳嚮導、伴侶和朋友,兒子需要那狗去協助,完成這趟鄉郵,如同他以前一樣。    父親是沈默的,不知道怎麼跟兒子說話,卻可以很自然的跟那狗說話,說:「老二,跑慢一點,他還沒走慣呢!」兒子回應:「牠走牠的,我沒事。」父親藉由向狗說話,不但表達對兒子的體貼善意,也是藉機想跟兒子說話。此刻,狗「老二」儼然成了父子之間的溝通橋樑。   所有的關係,都是要回到脈絡去理解的。以前兒子經常望著父親離家去送信的背影,默默無語。如今父子兩人的關係在互動中變動著,修復著,依然沒有太多言語---   價值是很難教的,經常口頭的訓示並不能深植入心。那人透過這趟旅行,用自身的行動與實踐呈現給兒子作為一個鄉郵員的價值。對父親而言,郵差不只是一份餬口的工作,更是一個神聖、有意義的使命。儘管路難走,甚至走到腿痛風不得不退休,憨厚的老郵差依然無怨無悔,把這份工作視為是自己的天命。當兒子問老爸,有沒有被表揚過時,父親說:「村裡人給的表揚信,我沒有發,哪有給自己投遞表揚信的,再說,誰又表揚他們了?」。那老人不居功的含蓄溫和,著實叫人讚嘆,這樣的生命,肯定了自己身為一個郵差,也傳遞了博愛和同情,這是真實偉大的平凡。    父親沒看錯兒子,他其實是深知兒子的,這個兒子,溫厚如他。影片的尾聲,兒子奮力拉起郵包和那狗出發,那個動作,義無反顧,如同那人。這回,留在家裡守候,望著離去背影的人,換成是父親。他知道,他的生命已經有了傳承,不只是傳承一個職業,更是父親的理想、對人的關懷、對工作的熱愛與執著。有這麼棒的兒子來傳承他的志業與實踐,此刻的老郵差,該是不虛此生了。                                              (改寫網路文章:談「那山、那人、那狗」)
23.根據上文,下列何者並非作者的觀點?
(A)生命的歷程是關係變動的過程
(B)子承父業在中國是理所當然的
(C)價值是實踐來的,父親的身教大於言教
(D)背影的意義是漸行漸遠,也可以是愛的凝望。

參考答案

無參考答案

內容推薦

內容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