問題詳情
11. 有關輔導過程中運用同理心的描述,下列何者最正確?
(A)同理心太多會變成同情心,不能濫用
(B)同理心是針對當事人的口語內容反應
(C)同理心是能感同身受但並不迷失於其中
(D)同理心就是進入並停留在當事人的世界之中
(A)同理心太多會變成同情心,不能濫用
(B)同理心是針對當事人的口語內容反應
(C)同理心是能感同身受但並不迷失於其中
(D)同理心就是進入並停留在當事人的世界之中
參考答案
答案:C
難度:非常簡單0.941383
統計:A(104),B(196),C(6424),D(100),E(0) #
個人:尚未作答書單:111
內容推薦
- 輔導員接著說:「所以媽媽看到你功課表現不好覺得很不開心,而媽媽不開心也讓你感到很難過。」輔導員是運用下列何種技術?(A)面質 (B)反映 (C)澄清 (D)接納
- 下列何者不屬於「阿德勒諮商學派」所採用的治療方法?(A)私人邏輯(private logic) (B)早期回憶(early recollections)(C)家庭星座(family const
- 將兩個物件分別置於彈簧秤上,利用記號或刻度比出兩物件的輕重;這種重量比較方式屬於哪一種測量活動?(A)感覺比較(B)間接比較(C)直接比較(D) 個別單位比較
- 在國小分數教材中,有關「1 / 4 (四分之一)的意義」的不同表徵,下列哪一項是最晚學習的?
- 「掩耳盜鈴」的現象是屬於下列何種防衛機轉?(A)反向作用 (B)否認作用 (C)投射作用 (D)壓抑作用
- 輔導員:你看起來悶悶的,想跟我談談嗎?小華:我最近不想上學,因為媽媽知道上次我考不及格很不高興。輔導員:看來媽媽對你生氣是因為你成績不及格?小華:她沒有氣我,但她真的很不開心(小華一副快哭的樣子)。
- 下列何者最不可能是採用協同領導進行團體輔導的優點?(A)促進同儕督導 (B)強化團體的信任感(C)減輕領導者的負擔 (D)協助領導者注意成員的反應
- 國小五年級的小英經常未按時繳交作業。老師為了鼓勵她,當她準時繳交作業就當面稱讚,若每週都準時繳交還會贈送小禮物,小英很快就不再缺交作業。此種作法最符合下列何者?(A)現實治療 (B)完形治療 (
- 有關下列三個分數教材內容: 甲、認識等值分數 乙、能用通分作簡單異分母分數的比較與加減 丙、能用約分、擴分進行等值分數的換算 這些教材內容的安排先後次序,下列何者最為合適?(A)丙→甲→乙(B)
- 下列何者是解釋兒童心理測驗結果最適切的方式?(A)將測驗結果向兒童講述並公告周知(B)應特別對兒童強調測驗結果的有效性(C)參照指導手冊並一併呈現其他相關的訊息(D)直接以原始分數告知導師該兒
內容推薦
- 外公覺得十歲的小勝好像比爸爸聰明,他認為可能是因為下一代比上一代的擁有更多的學習刺激以及更好的營養和健康照顧,所以造成智力的提升。外公的想法符合下列何現象?(A)弗林效應(Flynn effe
- 小明將最喜歡的一張遊戲王卡放在桌上,不小心被三歲的弟弟撕破了,小明用拳頭大力搥了一下弟弟的背,弟弟痛得哇哇大哭,小明也哭著來跟媽媽告狀… 下列媽媽的回應中,何者是對小明同理心的反應?(A
- 下列何者最不屬於「象徵性增強物」?(A)記功 (B)嘉獎 (C)頒發獎狀 (D)累積點數
- 每當老師上課時叫小菁站起來回答問題,小菁就會出現不正常的重複、拖長或遲疑發音的口吃現象。下列何者最可能幫助小菁克服口吃的障礙?(A)指正小菁答話的方式 (B)為小菁創造輕鬆應答的情境(C)重複
- 有關統計圖的教材,下列何者是國小學生最早學習的統計圖?(A)直方圖(B)長條圖(C)折線圖(D)圓形圖
- 小典是個疑心重的人,看到別人竊竊私語,就以為別人都在講自己的壞話。根據貝克(A. Beck)的理論,小典的認知扭曲現象屬於下列何者?(A)個人化(personalization) (B)抽象化
- 媽媽對著小明說:「媽媽相信四年級的你是一個有能力的孩子,當你對弟弟很生氣的時候,除了用打的之外,一定還可以用別的方式。」媽媽的教養方式比較接近下列何種類型?(A)獨斷專權型 (B)民主威
- 下列何者是神經元細胞本體的延伸構造,其主要功能為接收來自其他神經元的訊息?(A)髓鞘 (B)樹突 (C)軸突 (D)膠原細胞
- 政府教育政策可能會長期影響兒童學習的品質,此種影響最符合布朗芬布里納(U. Bronfenbrenner)生物生態系統觀點中何系統的影響?(A)外系統(exosystem) (B)中系統(me
- 進行「整數的分數倍」啟蒙教學時,下列哪一個最不可能是學生所需的先備知識?(A) 理解分數的意義(B) 理解乘法的意義(C) 認識兩數互質的意義(D) 分數是兩整數相除的結果
- 五年級的小美在班上成績優異,但自從一次國語月考考不好後,她就認為自己以後國語都會考不好。林老師引導小美覺察自己錯誤的想法,並教導她以客觀的想法取代。林老師所採用的是下列何種方法?(A)現實治療
- 學童之攻擊行為類型有何性別差異(4 分)?試列舉三項造成此性別差異的原因(6 分)。
- 林老師發現小德常常上課分心,老師還沒問完問題就搶著回答,常打斷同學的遊戲,而且易與同學發生衝突。小德的行為表現最符合下列何者的癥狀?(A)自閉症 (B)攻擊行為(C)社交焦慮性疾患 (D)注意力
- 有關兒童霸凌現象的論述,下列何者錯誤?(A)受霸凌者通常不願意告訴成人受到霸凌的事(B)旁觀者可能因為擔心受牽連而不願插手干涉(C)網路霸凌的威脅與傷害不若其他形式的霸凌嚴重(D)兒童突然不願
- 老師問一加法問題「桌上有5顆紅色彈珠和8顆綠色彈珠,合起來有幾顆彈珠?」。有位學生很快地回答「5加8等於13」;問該學生最可能使用哪一種解題策略?(A) 已知的加法事實(B) 一一點數,共數出1
- 王老師得知班上小政的爸媽有計畫地買木炭,準備全家燒炭自殺,小政怕被爸媽知道要求老師不要告訴別人。王老師應如何處理?(A)信守承諾,保持沈默 (B)輕鬆帶過,笑看童言(C)課堂公開,機會教育 (
- 何謂「復原力的兒童」(resilient children)(4 分)?試分別以復原力兒童的個人、家庭、家庭外環境系絡等三類特徵中,各列舉一項特徵(6 分)。
- 語句完成法與畫人測驗最常見於下列何種測驗?(A)興趣測驗 (B)人格測驗 (C)成就測驗 (D)性向測驗
- 研究發現,動物園內的動物與一般自然野生環境內成長的動物相比,其大腦神經網絡連結較少,這現象最符合下列何敘述?(A)神經網絡的發展與環境經驗有關(B)飼育環境會造成動物神經系統發育停滯(C)自然
- 根據溫納(B. Weiner)的歸因理論,下列哪一種說法是將考試成績不理想歸因於內在、可控制的因素?(A)這次的題目好難,我根本做不完(B)考前我沒有好好地複習,做好準備(C)考試那天我身體不舒
- 蔡老師這學期輔導三年級的小盛,他懷疑小盛患有亞斯伯格症。後來蔡老師在學校碰到張老師談到小盛,張老師便將小盛的狀況讓其他的家長知道。蔡老師透露小盛的訊息,違反了何項專業倫理原則?(A)保密 (B)
- 試從(1)文化對認知發展的影響(5 分),及(2)認知發展的源頭及促因(5 分)等兩方面比較維高斯基(L. S. Vygotsky)的社會文化論與皮亞傑(J. Piaget)的認知發展理論。
- 有關胼胝體(corpus callosum)的敘述,下列何者正確?(A)胼胝體掌控賀爾蒙的分泌(B)男孩的胼胝體大於女孩的胼胝體(C)胼胝體的大小與口語流暢能力有關(D)胼胝體的主要功能是控制
- 教師使用下列何種問題比較能引起學生精緻化學習?(A)這個概念的定義是什麼?(B)這四種答案哪一個才對?(C)想想看這個說法為什麼對?(D)課本介紹這個概念時,舉了什麼例子說明?
- 哥哥和弟弟一起到店裡買鮮乳跟雞蛋。兄弟兩人都擔心會忘記,所以弟弟嘴裡不停唸著:「牛奶、雞蛋、牛奶、雞蛋」。哥哥則想像把雞蛋打破,倒進牛奶的畫面。弟弟運用下列何種記憶策略?(A)串連(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