問題詳情

28有一本書這樣寫著:「17世紀世界的航海活動,是歐洲力量向全球擴張的重要階段,也是全球經濟網絡形成的第一步。在16世紀時,新大陸的白銀,已經透過西班牙的高桅船,不斷運來亞洲,購買亞洲的商品,分別從印度洋繞過非洲,或從中美地峽由陸路轉駁到墨西哥,運往歐洲換取原料。中國出產的絲綢、茶葉與瓷器,日本的各種工藝品,及從南洋出產的各種香料,均是大航道上的商品。中國與日本,都因大量白銀流入,而有長期的經濟繁榮。」根據以上敘述,下列哪個說法符合史實的發展? 
(A)航海活動展開時正值明朝,當時人口的壓力使得許多華人前往南洋移民經商,結果引起人口大量外移,帝國勢力因而衰頹下去 
(B)17世紀以後,中國貨幣採取銀銅雙本位的政策,可能與白銀流入中國有關 
(C)此時日本全面開放通商,藉由商人來日本貿易,許多西學輸入日本,是明治維新實施西化的基礎 
(D)西班牙、荷蘭、葡萄牙紛紛以南洋為中心,經營多角貿易,甚至到臺灣殖民,使臺灣邁入近代化的階段。

參考答案

答案:[無官方正解]
難度:適中0.5
統計:A(0),B(0),C(0),D(0),E(0)

內容推薦

內容推薦